洛川东关小学校长鲁利平:用心做教育 努力让人民满意

在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的教育战线,洛川东关小学校长鲁利平的办学成绩声名远播。一个普通的小学校长为什么会受到社会各界一致赞誉,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洛川东关小学校长鲁利平:用心做教育 努力让人民满意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东关小学校长鲁利平

鲁利平,男,现年47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他是一个面容消瘦,言语不多的中年汉子。就是这样一个沉稳质朴的教育工作者,扎根农村教育26年,担任农村校长11年,创造了把洛川两所偏远乡镇中心小学在不同时段“转危为安”的“惊人成绩”。担任东关小学校长一个学期来,依然坚守扑下身子做真教育的理念,收获了累累果实。

他言语不多,但思路清晰。在办学过程中,他不但能掌握教育规律“看准病”,更能抓住本质,开出办好教育的良方。自担任校长以来,他敢闯、真抓、实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07年8月至2013年7月任菩堤乡中心小学校长,在全县农村小学生源锐减的背景下,该校学生由2007年的93人增加至2013年的286名,学区内95%以上的学生都能在本校就读,并且使这所全县最偏僻、质量最落后的的学校教育质量跨入全县前列。

2013年8月始任杨舒中心小学校长,当时杨舒中心小学学生流失率达60%,在校学生192名,教学质量全县倒数,在他和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至2017年在校学生达到704名,学生净增512名,教育教学质量也跨入了全县乡镇学校前列。

2014年至2017年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县优秀校长,2015年被评为陕西省校本研修先进个人。学校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校足球队连续两次获得全县小学男子甲组亚军,杨舒中心小学为县级文明校园、全县教科研和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师德建设先进单位,2016至2017年全县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2015年10月全县学校管理现场会在杨舒中小召开,多所兄弟学校来校学习。

2018年9月,他被延安市政府授予“十佳优秀校园长”光荣称号,光荣担任洛川县东关小学校长。

东关小学是洛川县知名小学,办学历史悠久,生源充足,教师业务素质及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由于家长对教育期望值更高,他认为,东关小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校长的职责就是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他将基于此构建学校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形成全校上下认识一致,方向一致,行动一致的管理链条。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凝聚新的发展动力,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他想在任期内,将东关小学创建成一所“学校有灵魂、教师有思想、学生有智慧、家长有信心”的延安市示范小学。五年的目标分解和阶段性规划为:第一年规划部署,第二年创新发展,第三年质量提升,第四年特色创建,第五年品牌形成。

为了达成工作目标,他采取多种措施。一是建构具有“领导力+执行力”的班子团队,提高管理效能;二是实施“养成+展示+唤醒”的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三是实施“规范+特色+创新”的教学模式,正本清源,增效减负;四建设“精神+专业”的教师团队,保障学校快速发展;五是拓宽“教育+互联网”渠道,建造“智慧校园”。

扎根农村教育十几年,走进县城学校仅仅一个学期,他都是成绩显著,因此,笔者不得不把随后较长时间与他的交流与一些走访的思考做一简单的呈现。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而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农村基础教育就是核心所在。

菩堤乡中心小学是全县最偏僻的乡镇中心小学之一,在全县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的大趋势下,2007年在校学生仅有93名,校舍破旧不堪。8月,鲁利平被聘为学校校长,面对办学困境,他知难而进,带领14名临时代课教师和11名老教师种花、栽树、铺路,改善学校办学环境,走村入户向有学生的家长宣传、承诺招生,采取寄宿制和半寄宿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解决本乡孩子们的上学困难。坚持狠抓校本研修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突出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升学生素养,经过6年的努力,2013年在校学生增长至286名,净增193名,本乡95%以上的适龄儿童都能在菩堤乡中心小学就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县小学前列。

在菩堤乡中心小学成功的办学思路,引起了多方关注。2013年8月他被聘为杨舒中心小学校长。期待或是等待他的应该是沉甸甸的一个词:责任担当。

杨舒中心小学地处洛川县中塬的大乡杨舒街,60%的小学适龄儿童都被老庙镇的民办学校招走,学生流失严重,家长负担增加。2013年7月,在校学生仅有192名,被聘为杨舒中心小学校长后,面对杨舒中心小学的办学困难,他把“塑造杨小崭新形象,赢得家长信任支持”作为突破口,8月14担任校长,25日就要开学,他带领班子成员,一边组织工队刷新校舍,一边进村悬挂条幅,张贴标语,逢集赶会,入户向家长承诺,用真诚和班子成员办好杨舒中小的决心打动家长,功夫不负有心人,8月25日开学,学生报到人数223名,学生盲目外转的现象得到了遏制。初到杨舒中心小学的第一个寒暑假,他继续带领全体教师深入在外乡上学的学生家庭,动员学生回乡上学。2014年秋季学生报到人数331名,随后学校转移工作重心,扎实推进以教师队伍建设和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实干兴校工程”,以增效减负,用心做真教育为指向的“质量提升工程”,以教育培养和提升家长素质为主要内容的“携手育人工程”,五年来,在上级的大力指导支持和全校师生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学校质量跨入乡镇小学前列,2017年秋季开学报到704人,较2013年新增512名。本乡90%以上的适龄儿童都能在杨舒中心小学就读,和在外上学相比较,每生每年可节约8000元,全乡回流学生每年节约总资金约400余万元,这不仅是经济效益,更是最大的教育扶贫。社会认可,群众满意,学校成为全县名校,多个乡镇学校来校学习交流。

菩堤和杨舒两所生源流失严重的中心小学走出了办学困境,成为全县名校,正是他有仁爱之心,有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履行了一个教育者应有的责任担当。

如何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变成具体行动,让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成为可操作的教育行为,各地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认为这里的人,不仅指学生,其实还包括教师,“立德树人”一定要实现成就教师、成长学生、发展学校的目标,这种协调发展的教育观让人耳目一新。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他对教师说“我们教孩子六年,要为孩子想60年,不能重教书轻育人,重分数轻能力,必须真正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他坚信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础,针对新任教师和老教师为主,缺乏中年骨干教师的农村校情,确定并狠抓了以师德研修、学科研修、教育教学能力研修、学校特色发展课题研修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修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近年来,培养出了省级教学能手2名,市级教学能手、教学新秀5名,县级教学能手20多名。

——突显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办学特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社会和生活即课堂。鲁利平一直践行着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七届校长论坛,他五次上台专题交流,其中《更新理念谋发展、真抓实干提质量》《做实小事、做好细节、让教育回归生活》《农村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起与会专家和同仁的一致好评。

——矢志不移抓学生的八大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宁肯不要分数,也要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编印《好习惯成就好人生》《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安全伴我行》校本教材,坚持近10年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活动,开展由“书香校园”到“书香家庭”创建活动,两个市级科研课题《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提高农村小学预习效率》的研究、实践及顺利结题,带动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实现了特色强校。有8名学生被评为延安市十佳少年和优秀学生,16名学生获得县级奖励。学校足球、舞蹈、礼仪、书法、绘画、讲解团、秦腔社团等30多个学生社团,坚持开展活动促进学生素质提升。

洛川东关小学校长鲁利平:用心做教育 努力让人民满意

洛川东关小学秦腔社团学生参加陕西“百名少儿吼秦腔”活动

坚持把服务当地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的重要功能,通过引导、培训和带动提升家长素质来推动学校发展,是他办好学校的一项“独门绝技”。

新时代,家委会建设已经从家教知识培训、携手育人转化为“提升家长文明素养、引领教化社会文明风尚形成”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阶段。因此,他率先开始学校教育职能由“注重学生教育”向“注重学生教育和家长教育并重”的转变。

一是做好家委会和家长学校工作,通过设立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体验学校工作,分年级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多年来召开了各种形式的家长会100余场,更新了家长的教子观念,提升了家长素质。

二是于2016年寒假启动坚持开展“亲子携手共创书香家庭”活动,“小手牵大手参与创建文明洛川、美丽东小”活动,提升了家长文明的素养。

三是结合洛川苹果文化进校园活动,倡导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周末认领苹果树,参与果园管理,引领家长提升务果水平。这些家长携手共进活动,大大促进了学校发展,2017年暑假杨舒学校搬迁,600多名家长自发来校帮助,冬季下雪,家长总是会及时自发来校帮助清理积雪,助推学校发展。2018年“朵朵鲜花送老师,声声问候暖师心”庆祝教师节活动、“小手拉大手,创卫路上一起走”活动、“书香伴我行”演讲比赛、“喜迎国庆,童心向党”体操比赛、“小小手抄报、大大爱国情”手抄报比赛、“红歌大家唱”歌咏比赛等,更好地培养了学生昂扬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