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科專家指出:忌“發物”講究多,因病種、病程而異!

現如今,人們的物質生活非常豐富,雞鴨魚肉都是日常飲食。但家中有人生病時,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遠離很多美食,動不動就會說忌葷腥、忌“發物”。然而,什麼是“發物”,到底該不該忌,這裡面的講究非常多。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霍炳傑指出,有一些患者,尤其是腫瘤患者,談發物色變,寧可買上千元一斤的補氣補血藥吃,也不願在炒菜中加一丁點兒葷腥。這其實大可不必,因為中西醫理論上,忌發物分病種、病程等不同情況,絕非一概而論。

中醫科專家指出:忌“發物”講究多,因病種、病程而異!

惡性腫瘤患者不要盲目忌“發物”

“發物”是指富於營養或有刺激性容易使瘡癤或某些疾病發生變化的食物,如羊肉、魚蝦等。《漢語大詞典》認為,發物指有刺激性容易長瘡癤或引起某些病變的食物,如梭子蟹、蝦等。

每一位惡性腫瘤患者的確診,對他們的家庭來說都是天大的事情。在陪伴照料的同時,飲食搭配也變得小心翼翼。每日在門診,都可以看到一些患者吃一大堆補氣補血藥,名曰“升白細胞”“升血小板”,在飲食上躲避牛羊肉、魚蝦等發物,整日清淡飲食,少鹽少油,小米粥配白菜葉,反而精神越來越差,血常規各項指標只降不升。這與飲食過於清淡,盲目忌發物有關。

霍炳傑表示,“發物”不要盲目忌食,過度禁食不利於患者基本營養的保障和疾病的康復。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7年8月發佈的《惡性腫瘤患者膳食指導原則》第四條明確了,要適當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疔、瘡、癰等患者不必終身忌發物

中醫認為,在發病期間需要忌食發物的病證包括瘡瘍、皮膚病、咳嗽、哮喘等。因為“發物”為動風生痰助火或動風發癢之品,它們能誘發舊病,加重新病,故疔、瘡、癰、潰瘍及溼疹患者,尤其是證屬實熱證的患者應當禁忌。

霍炳傑表示,結合現代醫學的觀點,“發物”加重或引發的多為過敏性疾病。而且,上述患者也不是要終身忌發物,癰、疽、疔、癤的急性期或邪氣旺盛的階段,要忌口。但在這些疾病的穩定階段,無需忌口,中西醫相關文獻也沒有此類記載。

■專家提醒:發物加重病情的原因有三

“發物”之所以會導致舊病復發或加重病情,歸納起來有三種可能性。霍炳傑表示,大家對此多加了解,也會對“發物”的禁忌有明確的認識。

原因一:某些動物性食品中含有某些激素,會促使人體內的部分機能亢進或代謝紊亂,如糖皮質類固醇超過生理劑量時可以誘發感染擴散、潰瘍出血、癲癇發作等,引起舊病復發。

原因二:某些食物所含的異性蛋白成為過敏源,引起變態反應性疾病復發。如海魚蝦蟹往往引起皮膚過敏者蕁麻疹、溼疹、神經性皮炎、膿皰瘡、牛皮癬等頑固性皮膚病的發作。

原因三:一些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如酒類、蔥蒜等辛辣刺激性食品對炎性感染病灶,極易引起炎症擴散、疔毒走黃。這就是熱證、實證在急性期忌吃辛辣刺激性“發物”的道理。

■名詞解釋:發物

發物是容易長瘡癤或引起某些病變的食物。這種釋義多見於綜合性詞典中,例如《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大詞典》、《當代漢語詞典》等。《現代漢語詞典》認為,發物指富於營養或有刺激性容易使瘡癤或某些疾病發生變化的食物,如羊肉、魚蝦等。《漢語大詞典》認為,發物指有刺激性容易長瘡癤或引起某些病變的食物,如梭子蟹、蝦……

溯求發物的來源,對《中華醫典》約600餘部,共2億餘字的中醫古籍進行檢索分析,發現“發物”一詞出現自明代,被諸家所認同,成熟於清代,為各家廣泛使用。

中醫認為,在發病期間需要忌食發物的病證包括瘡瘍、皮膚病、咳嗽、哮喘等。發物為動風生痰助火或動風發癢之品,它們能誘發舊病,加重新病,故疔、瘡、癰、潰瘍及溼疹患者,尤其是證屬實熱證的患者應當禁忌。結合現代醫學的觀點認為,發物加重或引發的多為過敏性疾病。

本文專家

中醫科專家指出:忌“發物”講究多,因病種、病程而異!

霍炳傑

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學博士,河北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精研經典,博採眾方,識練結合,師從著名中西醫結合腫瘤專家劉亞嫻教授,著名中醫臨床大家,國醫大師李士懋教授,著名中醫腎病專家檀金川教授,臨床從事中西醫結合內科工作,目前已主持完成國家自然基金課題一項,榮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兩項,河北省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六項,榮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首屆中西醫結合優秀青年貢獻獎,榮獲石家莊市委組織部授予“石家莊市青年拔尖人才”,年門診量兩萬八千餘人次。

中醫科專家指出:忌“發物”講究多,因病種、病程而異!


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本頭條號文章部分來源於互聯網,出於傳遞更多的信息,僅供學習參考之用。因此,對文中陳述、觀點斷定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正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供給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