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文化 王乐斌:非遗文化——汾阳地秧歌

“汾阳地秧歌”是流传在山西省汾阳市、孝义市一带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分为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演唱为主的“文场地秧歌”。

汾阳位于北方游牧部落与中原民族交锋地带,素有“秦晋旱码头”之称,历史悠久。人民尚武习文,文化包容兼汇,唐代五律诗鼻祖宋之问、宋代名将狄青均诞生在汾阳这块土地上。

汾阳武场地秧歌,演员角色造型独特,其舞蹈形式由武术动作和势法演变而来,表演套路丰富,变化多端,主要有开场大阵、二龙出水、蛇褪皮、蒜辫子、单勾心、十字花、三十六连勾、两条龙双引等。

吕梁文化 王乐斌:非遗文化——汾阳地秧歌

“汾阳地秧歌”历史久远,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研究黄河流域农耕文化,探究当地人民娱神崇祀等民俗活动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汾阳地秧歌载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2006年,评定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汾阳市还荣膺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历史渊源

汾阳地秧歌起源考证甚难,根据全国地方秧歌的起源推测,至少在唐代之前即应有其雏形,明清之时日趋成熟盛行。

由于地秧歌是民间相沿成俗的“下里巴人”的“把戏”,难登大雅之堂,因而不被官方与文人士大夫重视和关注,所以鲜有专门的历史文献记载。

吕梁文化 王乐斌:非遗文化——汾阳地秧歌

汾阳地秧歌在当地民间有几种比较大的传说:

一是唐代宫廷舞变种之说,流传于汾阳栗家庄一带的村庄。唐代名将汾阳王郭子仪从长安城带过来的一种宫廷娱乐形式。

二是歌颂梁山好汉之说。传说北宋末年,河北猎户田虎占据汾州、平阳、潞安等五州五十六县,在汾阳起造宫殿,设文武官员,冒称晋王,与北宋分庭抗礼,宋江、卢俊义等梁山好汉曾来汾平乱。汾阳人民仰慕梁山好汉的侠义,于是在当地流传的秧歌中加进了许多歌颂梁山好汉的内容,演员的角色造型、服饰、道具均与梁山英雄好汉挂起勾来,磕棒小生是武松的化身,腰鼓花脸是时迁的扮相,小锣女子是孙二娘的装束。

三是祭神禳瘟之说。汾阳地处黄土高原,十年九旱,易遭虫灾祸害。每年人们都要举行专门的活动,祈神求雨,禳除虫灾。这些酬神赛享的活动,都离不开地秧歌:明代嘉靖年间,邑人孔天胤在《谢郡侯张公祷雨辄应》中写道:“笙鼓水龙喧社处,儿童竹马跃城阴。”清光绪年间,邑人曹树谷,《汾酒曲八首》在描写汾酒新酿上市时写道:“最是新酿成熟时,蓬蓬铁鼓赛郎神。”这两处的“鼓”,代指的就是当地人祈雨酬神必不可少的地秧歌。清光绪年间,邑人白星炜《汾俗竹枝词》中写道:“绿阴深处听秧歌,金井银床此地多。”

清康熙《汾阳县志》载:立春先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于东郊。里人行户装渔樵耕读,伶人为抵角诸戏剧,充十二行,各执事前导。结彩为楼,城关乡镇老幼男女皆聚观焉。至立春日,官吏各执彩杖,击土牛者三,谓之鞭春,以示劝农意,造小春牛送缙绅家,谓送春。在这一年一度官府举办的重大祈福活动中,汾阳地秧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情渲染着春天到来时人们祈盼五谷丰登的喜悦心情。

吕梁文化 王乐斌:非遗文化——汾阳地秧歌

过去,汾阳在遭受虫灾袭击,村民们捣着秧歌,将灭杀的蝗虫等尸体送入田间瘗埋。因而汾阳地秧歌演员的脸谱,常常绘有蝎子、蜘蛛、蜈蚣、蛇、蟾蜍等“五毒”的图案。

初时的地秧歌,人们只是围成圆圈敲打锣鼓,大家把这叫做“捣秧歌”。之后逐渐增加了一些舞蹈动作和场面,在宽阔场地上边打边舞,人们又把这叫做“掏场子”。为了进一步表达人们喜悦的心情,在敲打一会儿之后就停下来,让歌手即兴编唱几句带有恭贺新喜内容的“四六句子”(歌词),然后接着再敲打。随着地秧歌逐步成熟,有的地方把唱曲儿的装扮成一男一女两个丑角,或头上插朵小花,或翻穿皮袄,也有的拿把扇子作为歌手的标记。不管走到谁家门口,都要停下来唱几句“四六句子”,这叫做“打过街板”。由于唱的都是些恭贺喜庆、滑稽诙谐的词句,因此,家家户户为图吉利,都要厚备烟茶糖酒来酬谢。人们习惯地称此为“排街”。当时把这些唱曲儿的歌手称之为“蠢厮儿”、“蠢女子”。

随着历史的发展,“四六句子”这种简单的唱法,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于是,运用流传在民间的传说和传奇故事编成的秧歌小戏就应运而生了,形成了汾阳地秧歌的另一分支“文场地秧歌”。演唱者表演,舞蹈者围在周围,一面为歌手拍打节奏,一面维持秩序。既而,在有舞台的地方就全部登上舞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