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天津人最耐吃的酱菜——玉川居酱菜

春夏之际,人容易乏累胃口不佳。每当这个时候,吃点爽口的酱菜胃口便打开了。

要说这酱菜啊,最有名气的要数北京的六必居了。但在天津人眼中,最好吃的酱菜还是本地品牌——玉川居。

“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天津人最耐吃的酱菜——玉川居酱菜

有民间谚语称“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足见玉川居酱菜的“江湖地位”。天津玉川居酱菜厂始创于1920年,创始人张玉安为天津宁河县人。

“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天津人最耐吃的酱菜——玉川居酱菜

1920年张玉安在天津市河西区东楼玉川居大街5号开设了玉川居酱园三间门面,以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经营模式打开了天津酱菜的市场。张玉安加工制作的酱菜质优价廉,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因而,酱菜产销逐步扩大,后成为以经营酱菜为主的酱园。

“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天津人最耐吃的酱菜——玉川居酱菜

玉川居酱园开业初期,东楼一带地处荒郊野外,人烟稀少。后米随着搬来住户的逐渐增多,店铺相继建立,形成了居民的小集聚区。当时命名街道里巷时,玉川居已颇有名气,故街道定名,玉川居酱园前店所在处命名为玉川居大街,玉川居后厂所在处命名为玉川居后街,说明当时的玉川居酱园已有较高的知名度。

“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天津人最耐吃的酱菜——玉川居酱菜

玉川居酱菜原料主要选用以运河水浇灌,质地脆嫩口甜的静海菜。这种选料的传统原则始终坚持不变,从而保障了原料的优质化。

没有好面酱就酱不出好酱菜。玉川居制作酱菜所需辅料面酱、豆酱、五香粉等,坚持自行加工制作,做到了真材实料,品质优良。玉川居自行制作的面酱、豆酱,全部采用天然发酵,面酱发酵周期3~4个月,豆酱的发酵周期为6个月以上。采用天然温度发酵的豆酱香味浓郁绵长,鲜口大,色泽为酱红色和酱褐色,有光泽;天然发酵的面酱具有红褐色,有光泽,酱香浓郁,甜鲜口大等特色。

“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天津人最耐吃的酱菜——玉川居酱菜

玉川居的产品有酱黄瓜、酱小菜、酱罗卜、酱地环、五香菜、韭菜花、佛手菜、水大头、春不老、酱八宝菜、酱什锦、酱子萝、酱磨茄、竹叶青、酱黑菜、雪里红、辣萝卜条、辣萝卜皮、天然面酱、蒜茸辣酱、番茄酱、涮羊肉调枓等60多个品种,2006年被国家商务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之称。

“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天津人最耐吃的酱菜——玉川居酱菜

“玉川居”酱制的甜酱包瓜,是在小香瓜在根部开一个小口,把里边瓜子挖出腌制,并将桃仁、青丝、瓜条、花生仁、芝麻、姜丝、桂花、瓜子仁等十几种小料,装入香瓜内,用线捆好,再入布袋,在面酱中酱制一个月。其特点是外皮黑红光亮,内心金黄色,口脆、味浓香、咸甜适口,具有独特风味。用刀切开,五花八层,非常美观,是酱菜中的珍品。

“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天津人最耐吃的酱菜——玉川居酱菜

“玉川居”制作的五香大头菜,坚持在每年霜降芥菜大量上市时,把购进的芥菜洗净,用18°C盐水浸泡一周,携出晾干入缸封存,待转年将封存的芥菜开口,加五香粉(花椒、大料、桂皮、白芷、山奈等磨面配制),合层加盐,然后盖泥封存,让其自然发酵,当年中秋节期间开缸销售。此时经年的大头菜色呈金黄,口感软脆,香味浓厚。

“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天津人最耐吃的酱菜——玉川居酱菜

“口感脆嫩,咸甜鲜适,酱香浓郁”是“玉川居”酱菜独有的风味特色。多年来独特的酱香风味特色得以继承,发展和完善,严苛的选材,品控成就了玉川居的传奇。

“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天津人最耐吃的酱菜——玉川居酱菜

百泽全域旅游,专业天津地接旅行社

优惠的景区门票、演出门票

关注我们!随机送粉丝福利哦~

咱们明天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