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謊是什麼心理?

錦繡140348203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明確孩子的年齡段,不同階段的孩子,說話的心理動機是不同的。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證明,2歲左右的孩子開始會說謊,這時候大腦的發育漸趨完善,孩子才具備說謊的生理能力,所以,在這個階段,第一次發現孩子說謊,說明孩子正變得聰明,大腦正在迅速發育,此時父母的態度,最好是漠視,不強化不鼓勵,孩子發現說謊沒得到關注,也就沒意思了。

2歲以後,不同年齡段孩子說謊,也是有不同的原因的,這裡就不具體分析了,否則得寫一本書了


我是張曼老師,資深心理諮詢師,大學心理學專業講師。請關注我。更多教育、心理學優質知識推送給您。

同時歡迎您點贊轉發。您的點贊轉發,都是在幫助他人,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有什麼問題可以給我發評論,也可以發私信跟我交流。


張曼心理工作室


孩子說謊,有以下幾種心理:

第一種逃避的心理。如果孩子做錯了事,通過說謊,達到逃避懲罰的目的。存在這種心理的孩子,需要增強一些勇於承擔責任的能力。

第二種自卑的心理。通過說謊,來掩飾自己的缺點、弱項,讓大家覺得他與眾不同,很了不起。存在這種心理的孩子,需要增強一些勇於面對現實的能力。

第三種自我保護的心理。遇到某些事情,很害怕。通過說謊,實現免於被傷害的目的。

但不管出於何種目的,說謊的本身是一種自我防禦,自我防禦是人的一種本能。所以,不僅小孩子會說謊,大人也會說謊。


鳳凰令的心理驛站


每一個行為背後都隱藏著一個動機,而這個動機後面有一個心理需求。一個孩子說謊,說明他有什麼想要得到而正常途徑不能得到的。

首先,一個人的性格特質在四五歲的時候,基本已經形成。一個說謊的孩子,必然在一個封閉權威型的家庭長大。他從小成長的環境就是服從父母的安排,他不被允許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他通過和家人的互動以及觀察家人之間的互動,他學會了隱藏自己真正的想法,而說出一些家長喜歡聽的契合,家長心裡的話。所以這是一個不懂得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孩子,也是一個自己知道自己不能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孩子。他知道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會惹怒父母或者說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他不得不去迎合父母說出違心的話。就是說這是一個沒有自我的孩子,是一個值得讓人心疼的孩子。

而他自幼兒時期的這種習性,一直會延續下來,久而久之,說謊成了他的一種習慣。只要是能得到他想要的,而且他也不認為說謊有什麼錯,因為那是自小就習得的。已經成為了他的一種生存模式,甚至會延續到成年以後。

其次,一個說謊的孩子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關注。這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在他很小的時候,三歲以前和母體連接建立的不好,就是說三歲以前他的母親沒有給他足夠的撫摸擁抱陪伴愛護。或者說很小的時候就有母親教給其他的扶養人(比如爺爺奶奶),而一個人最大的安全感首先是來自於母親,其次是重要的這個撫養人。他的內心總覺得自己是不重要的,被拋棄的,當他說謊的時候,你會來關注他,甚至於打罵他。他的潛意識裡認為他很成功的把你吸引了過來 他很高興,即使你打了,他也很高興。他高興不是因為捱打,而是因為你的注意力都在他的身上。

最後,父母從來沒有給過孩子足夠的尊重和重視。沒有和孩子平等的談過心,也沒有給過孩子自由,表達自己的機會。或者說孩子想要的,說出來之後從來沒有得到過你的支持。他是一個被壓制的孩子,他不知道如何正確的表達自己的需要,也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是父母應該反思的地方!

又或者家長教育方式有問題,孩子犯了錯,無論大小總是會去責打,甚至於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這樣的家庭孩子是不敢說實話的,只有說謊,騙過家長自己才安全。比如考試不及格會撒謊,比如打碎了東西會撒謊等等。人就是在不斷的錯誤當中學習和成長的,做家長的應該要允許孩子犯錯誤,孩子犯了錯誤就事論事,不要去否定孩子整個人。

舉例:

你怎麼這麼笨一個杯子都拿不好?

對不起媽媽,我不是故意打碎的。

我看你就是故意的,你總是這麼笨手笨腳的

換個說法:

這個杯子是你打碎的嗎?

對不起媽媽,我不是故意打碎的。

我沒說是你故意打碎的,有沒有傷到哪裡?你自己打碎的,你要負責把這裡清理乾淨哦!

好的媽媽。

下次拿杯子的時候,如果一隻手拿不穩,可以用兩隻手拿,好嗎?

我記住了媽媽。

這兩種說法,將會教育出兩種不同的孩子。

第一種方法之下的孩子,下一次打碎杯子,不會再承認是自己乾的,會盡力的去推脫。第二種方法之下的孩子,下一次打碎了會主動地承認錯誤,並且清理現場,下次會盡量的避免。

所以說一個說謊的孩子背後隱藏的是父母的問題。


正弦說事


對於小孩子說謊,與大人說話可能不同,他們並不是有意識地欺騙父母,而是出於一些心理原因,當寶寶說謊的時候,父母不要急於發脾氣,而是要走進他的內心,搞清楚他為什麼說謊,從而對症下藥採取辦法,幫助寶寶承認錯誤並自覺改正,寶寶說謊有哪些心理原因呢?

一、想贏得大人的注意

孩子的世界裡除了自己就是父母,在與父母的相處過程中,他們會明白怎樣贏得父母的關注。

二、為了逃避責任

有些寶寶有時候為了逃避責任而說謊。比方說寶寶把花瓶打碎了,害怕爸爸媽媽的責罵,他就說是被小貓給碰碎了。

三、模仿行為

孩子的天性就是模仿,他們模仿的對象主要是父母,如果父母當著寶寶的面說謊,寶寶也會模仿大人的言行,很快就會學會了說謊。

我是侯媽,多平臺簽約作者,歡迎你能關注我,每天給大家分享教育內容,培養優秀孩子。


侯媽家庭教育


回想了一下自己撒謊的經歷。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已經明確,不管認不認,這事兒都會被處罰,於是只能硬著頭皮抗:



有一次,去撿雞蛋🥚,高高興興交給媽媽,卻被發現雞蛋有裂痕。媽媽執意說是我不小心弄破的,可是明明很小心,但我又說不出為什麼會破,一番爭論之後,眼看就要捱揍了。好吧,那就說是自己摔了一跤吧,可還是捱揍了😂

還有一種心理:自己做的事,自己認為並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知道,以大人的思維,那肯定就是不對的,怕挨批評,就撒謊圓過去:



有一次,給父親送飯,偏偏沒有選擇最近的路,而是走另一條遠一些的路,只是因為那條路邊的野花多一些,好看。但是因為耽擱了時間,怕捱罵,就撒謊說自己腳踢到石頭上走不快,還得假裝腳疼的樣子。(小時候赤腳很正常,沒被識破😜)

總結下來兩點:不要總對孩子說“不對”,而要經常告訴他什麼是“對”;要關注他行為方式背後的思維方式,孩子的思維方式,很多時候比我們更有創造力,不要讓這份創造力夭折。


教育新聞人中的吃貨


僅個人觀點。說謊往往是為了達到自己的一些目的而採取的一種手段。而這些目的有時是心理需求,有時是物質需求。我自己總結了一些如下:

  1. 滿足虛榮心。就像武俠電視劇裡常說的一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小孩也是會存在攀比心,當實際條件達不到讓別人稱讚自己的時候,這個時候就需要一些別的手段來達到,謊言對於孩子來說可能是最簡單直接的辦法來彌補這條件的不足。比如別的小夥伴都都買了一個漂亮的文具盒,而你卻因為父母的原因買不了,這時就可能出現欺騙的手段,比如老師讓買某些書,老師讓交10元,回家和父母說20元之類的方法而留下多餘的買文具盒。

  2. 逃避責任。這個個人認為是比較主要的原因。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犯很多錯誤,俗話說的好吃一塹長一智,也是說了吃虧是成長中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吃虧一般伴隨的都是犯錯,只是小孩犯得錯不是很大而已。但是孩子這時候還不成熟,很容易存在著逃避心理,比如打碎了家裡的杯子,怕被責罵,不敢讓父母知道,這時候就很容易出現孩子謊稱這杯子不是我打碎的,或是說不知道怎麼碎的,或是編造一個他們看似很好地藉口使打碎杯子的這件事安置在別人身上。

  3. 建立良好的人脈關係。曾經看過一本書,書中闡明每個能把人際關係處理的很完美的人,說謊能力都很強,他們有需要迎合對方需求能力,哪怕是對手的需求。而孩子中也是存在交際花交際草之類的,謊言往往能使他們在同學間混的遊刃有餘。


皓哥那點兒話


孩子一般情況下大多數都會說謊,因為,兒童時期正是孩子從童真想象,向現實過度的一個時期。

兒童時期孩子充滿了想象,有的時候把想象當成了現實,在大人們看來就是謊言。

孩子說謊到底是什麼心理,其實有時候與大人有關。大人在孩子面前說謊,孩子就記住了,孩子就跟著說謊。所以,大人一定不能在孩子面前說謊,該承諾的就承諾,不能承諾的就拒絕,千萬不能給孩子說謊。

孩子說謊到底是什麼心理,孩子多半時候也不是有意說謊。比如說在外面受了委屈,家長不但沒有安慰而且還批評了孩子。比如說孩子不小心損壞了東西,家長沒有看孩子受傷沒有而是直接打罵孩子。這樣一來,孩子對家長沒有了信任感,為了保護自己,就開始說謊。

要解決孩子說謊的心理,家長首先要讓孩子把想象和現實分開,幫助孩子改變說謊的心理。家長要處處關心孩子,該寬容的時候就寬容,該安慰的時候就安慰,取得孩子的信任感,才能改變孩子說謊的心理。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關心孩子的成長是全民族的責任和義務。





源清流淨靳


“孩子說謊是什麼心理”

不知道這裡所指的孩子是多大,學齡前兒童(3到6歲)?該階段的孩子會因為思維、自己的認知水平侷限,包括判斷力等,說出的話和事實不符的情況,比如:某個東西他沒有,可他渴望得到,就和別人說這個東西他已經有了,聽著吹牛似的,家長都會說這孩子睜著眼睛說瞎話啊,這其實屬於無意說謊,該階段的孩子會習慣將想象和現實混合的啊。



但家長或其他監護人,還是不要對孩子這樣的言論去嚴厲指責的好,可以引導他怎麼樣去正確的表達。



除了無意說謊,肯定還有有意說謊,但孩子的有意說謊,無非是這兩種目的驅使:避免受到傷害、討人讚賞、誇獎;

那避害來說,顧名思義,避免自己本身受到說實話的傷害,很常見的例子就是小學一篇課文,說有個孩子去姑媽家做客,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經過一番心理掙扎,孩子坦誠了錯誤並得到了姑媽的諒解,孩子的心理期待也沒受到傷害;



但若是孩子承認錯誤後還是得到了苛責甚至捱打,再發生這樣的情況,孩子一定會千方百計的使自己脫離,避免這種可能會發生的傷害,其實這和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的關聯性。為避免這樣有意說謊的發生,還是應該立即指出,講明利害,但要注意方式方法,畢竟,就算是成年人,心理期待落空,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再來說說討誇獎、讚賞,無非就是把好的一面放大化呈現出來,希望得到表揚讚賞,可即便如此,還是應該指正出來,免得孩子認為,說謊會讓我嚐到甜頭。



說了這麼多,最後還是不得不感慨一下,孩子的教育,真的是一門大學問!

(圖片均來自網絡搜索)


小希Helen


一般來說,孩子的“謊言”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無意識地模仿成人;

2、成人有意的“教唆”;

3、為了逃避批評、打罵,而又未被發覺,就等於“獎勵”了謊言;

4、為討別人喜歡而說謊;

5、將嚮往的事當做已發生的事來說;

6、由於對他人的不信任,而有意編造謊言。

  憑心而論,在成人的人際交往中也不時會有“謊言”,不守信用,不履行合同;遲到、早退、不守時;誇誇其談、不著邊際;阿諛逢迎,故意說出違心的話;婚外偷情,欺騙配偶;虛假廣告,偽劣商品;更不用說坑蒙拐騙、違法犯罪。這是社會的現實,也許是人際關係中“包裝自我”的需要所決定的吧。比起成人的“大謊言”,孩子只是童言無忌,情有可原。

  為了教孩子做一個真誠正直的人,家長應善待孩子的“謊言”,並且,要與孩子實話實說。客觀分析社會現實,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這包括四個方面的含義:

  1、應獎賞孩子的真話,即使孩子犯了錯誤,只要說了真話,就應肯定他的做人之道,並引導他不斷地完善自己,承認孩子是在犯錯誤中成長。

  2、不用打罵、懲罰、斥責等消極方式對待孩子,可避免孩子以謊言來應付成人,以保護自己;要與孩子成為朋友,建立相互信任關係。

  3、如果是因家長的原因造成孩子說謊,家長應檢討自己,進行自我批評,並對孩子做出合理的解釋。

  4、教孩子認識和適應社會,在當今多元化的環境中,更要學會適應多樣化的人際關係,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是人際交往所必需的語言技巧與策略,但決非謊言。所以,所謂“謊言”的標準,也會隨時代而變化,但待人處事要有自己的科學原則和做人準則。


聽說吧心理諮詢


孩子本質上一定不想撒謊的,因為我們知道撒謊是會付出代價的,比如他會緊張,不自然,心跳,更嚴重的可能會出現精神問題,但是冒著這末大的風險他還是會撒謊,一定是沒有更好對策和解決辦法才去那麼做,長期以來形成了這樣一種生活策略,以應對生活中的困難,所以發現孩子如果出現了這方面的問題,要先了解孩子所遇到的生活困難,幫助正確解決,改正撒謊這個不良習慣,讓孩子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