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有“毒”?真的!清洗後再焯水可安全放心食用

香椿有“毒”?真的!清洗后再焯水可安全放心食用

香椿是季節性蔬菜,春季最受人們青睞。可你是否知道,香嫩可口的香椿卻有對人有害的“毒素”?香椿炒雞蛋這道家常菜,一旦操作不當會致人中毒?

昨日,華商報記者邀請西安營養學會通過實驗,為你解開香椿的“毒”。

>>新聞鏈接

吃了盤香椿炒蛋 老人多器官衰竭

近日有媒體報道,重慶75歲的餘老先生突然出現發抖、發冷症狀,而且還上吐下瀉。緊急送醫後,被診斷為食物中毒引發肝臟、腎臟等多器官衰竭,險些丟掉性命,而“罪魁禍首”竟是一盤香椿炒蛋。

原來,前一天晚餐時,家人在香椿樹上摘了半斤香椿芽,做了香椿炒蛋,餘老先生覺得特別好吃,一口氣吃掉了五分之四。

>>專家解析

香椿含極高的亞硝酸鹽

大量食用或致急性中毒

香嫩可口的香椿為何會導致食物中毒器官衰竭呢?昨日,華商報記者採訪了西安營養學會專家張嫿。

張嫿告訴記者:“香椿本身含有亞硝酸鹽。大量食用香椿後,大量的亞硝酸鹽與人體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導致高鐵血紅蛋白含量上升。因高鐵血紅蛋白不能與氧結合,這時人就會缺氧,臨床症狀表現為口唇、指甲發紺,皮膚出現紫斑等,嚴重可致死。亞硝酸鹽中毒通常體現為頭痛、頭暈、無力、胸悶、氣短、心悸、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及口唇、指甲、全身皮膚、黏膜紫紺等。嚴重中毒者可昏迷、抽搐、呼吸麻痺等。一次性攝入亞硝酸鹽量過大,對一些機體抗氧化水平差的人來說可能會導致急性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為了滿足口福,我們可以利用植物特性和亞硝酸鹽的理化性質,經過處理後再食用。”張嫿說。

>>實驗

怎麼食用香椿更安全

■實驗地點:西安營養學會生活實驗室

■實驗人員:西安營養學會理事張嫿、張旭(顧問:西安營養學會會長王勇健)

■實驗原理:食品中的亞硝酸鹽與顯色劑反應生成有色化合物,若實驗結果呈現紫紅色說明樣本中含有亞硝酸鹽,與色階卡對比,顏色越深則樣本中亞硝酸鹽含量越高

■實驗樣本:市場購買香椿樣本1、樣本2,採摘香椿樣本3

■實驗步驟:

分別取香椿樣本嫩葉、老葉進行研磨。

將研磨後的嫩葉、老葉各取1g分別放入試管中,各加入10ml蒸餾水,混勻。

用取樣管各吸取1ml樣液分別滴入到2個比色管中。

分別加入試劑1混勻,靜置5分鐘;加入試劑2混勻,靜置10分鐘,然後與比色卡進行對比。

按照上述方法依次對其他樣本進行取樣檢測。

■實驗結果:

一、未經處理的香椿含亞硝酸鹽超高

樣本1:枝葉新鮮,有濃郁的香椿味,未經過任何清洗。按步驟進行試驗後,無論是嫩葉還是老葉的試管滴入試劑2的瞬間,原本較為透明的液體瞬間變紫,輕搖數下後液體呈深紫色,還未靜置10分鐘,顏色就已經超出了比色卡的最深色。靜置10分鐘後,顏色呈黑紫色,接近於桑葚的顏色。

實驗人員說:“樣本1無論是嫩葉還是老葉,自身的亞硝酸鹽含量都很高,直接大量食用未經任何處理的香椿有極大的中毒風險。”

二、簡單清洗過的香椿仍含極高亞硝酸鹽

樣本2:枝幹較多,香味撲鼻,經過簡單的清洗。按步驟進行試驗後,嫩葉和老葉的試管滴入試劑2的瞬間顏色變紫,混勻靜置10分鐘後,嫩葉和老葉的顏色均超過比色卡的最深色。對比發現,嫩葉試管液的顏色明顯淺於老葉的試管液顏色。此外,樣本香椿2的試管液顏色也明顯淺於樣本1的試管液顏色。

“從實驗可以看出,香椿嫩葉所含的亞硝酸鹽比老葉低一些。樣本2實驗結果顏色比樣本1的顏色較淺,說明亞硝酸鹽的含量比樣本1低。由於樣本2清洗過,可能是清洗使亞硝酸鹽含量降低。即便如此,樣本2的亞硝酸鹽含量依然很高。”

三、剛從樹上摘下來的香椿亞硝酸鹽含量極高

樣本3:在城南某小區的香椿樹上現摘,未經過任何處理。結果和實驗一幾乎相同。無論是嫩葉還是老葉,其試管液顏色都超出了比色卡的最深色。

實驗人員稱:“現摘的香椿同樣含有超高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要在320℃才能夠分解,而一般食用油的煙點在180℃,爆炒烹飪很難將亞硝酸鹽分解。但因為香椿中富含的維生素C能緩解亞硝酸鹽在體內的毒性,再加上攝入量不同、個體差異等原因,並不是每個人吃了香椿就會立刻中毒。”

四、香椿焯水後能除掉大部分亞硝酸鹽

實驗人員對樣本1切段後仔細清洗,然後放入開水中焯水30秒撈出,再按步驟進行試驗。香椿葉試管滴入試劑2後顏色並無明顯變化,在混勻靜置10分鐘後才呈現淡紫色。經過比色卡對比,稀釋了10倍的樣本中亞硝酸鹽含量僅為0.25mg/kg。

實驗人員說:“亞硝酸鹽易溶於水,切後仔細清洗並焯水,就能除掉香椿大部分的亞硝酸鹽,經過這種方式處理後就可安全放心食用。”

>>知道一下

日常還有哪些食物有“毒”?

“香椿除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E外,還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元素,如鈣、磷、鉀、鈉、鎂、鐵、鋅、硒、銅、錳等。”西安營養學會的專家稱,“食用香椿時應先清洗再焯水,這樣對人體是較為安全的。”

張嫿說:“日常應減少亞硝酸鹽和亞硝基化合物的攝入,多吃新鮮蔬菜和肉類。此外,應低溫保存食物,以減少亞硝酸鹽生成;儘量少吃醃臘製品、腸等;不喝隔夜水。”

張嫿還提醒,日常中除了香椿,還有一些食材自身含有“毒素”,要經過處理才能放心食用:

(1)含氰苷類植物:氰苷類化合物在木薯的塊根、苦杏仁、苦桃仁中含量較高,這種化合物可水解產生劇毒的氰氫酸,對健康危害較大。因此,不要生吃各種苦味果仁和木薯,也不能食用炒過的。

預防:苦果仁須用清水充分浸泡後再敞鍋蒸煮,使氫氰酸揮發掉後再食用。木薯必須去皮後加水浸泡3天以上,再敞鍋蒸煮,熟後再置清水中浸泡40小時後食用。

(2)未成熟和發芽的馬鈴薯:馬鈴薯中含有毒性成分龍葵素,可引起溶血,並對運動中樞及呼吸中樞有麻痺作用。成熟的馬鈴薯龍葵素含量很少,每100g僅含5-10mg毒素。而未成熟或發芽的馬鈴薯每100g龍葵素含量可達30-60mg,嚴重的甚至達400mg以上。大量食用未成熟或發芽馬鈴薯會引起急性中毒。

預防:避免食用未成熟(青紫皮)及發芽的馬鈴薯。少量發芽馬鈴薯應深挖去發芽部分後浸泡30分鐘以上,再加水煮透,可加些米醋促使其毒素分解,倒去湯汁再食用。

(3)鮮黃花菜:鮮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鹼,經腸道吸收後可在體內轉變成有毒的二秋水仙鹼,引起食物中毒,秋水仙鹼可溶解於水。

預防:食用鮮黃花菜前應用水浸泡或用開水浸燙,然後棄水炒煮食用。

(4)未熟的四季豆:生的四季豆中含皂苷和血細胞凝集素,對人體消化道具有強烈的刺激性,並對紅細胞有溶解或凝集作用。如果烹調時加熱不徹底,其中的毒素未被破壞,食用後就會引起中毒。

預防:徹底炒熟就能避免四季豆中毒。 華商報記者 謝濤 攝影 趙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