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声之:民国时期的河南地方武装----镇嵩军始末


历史回声之:民国时期的河南地方武装----镇嵩军始末

此稿一部分材料,是范龙章先生回忆讲述的,都是他亲身经历和亲自听到的刘镇华的淡话(范曾任镇嵩军团长、旅长、师长等职),一部分材料是张钫先生提供的。张曾几次亲自调停过镇嵩军与国民二军的斗争以及镇嵩军的内部矛盾。关于憨、胡战争部分,卢明卿先生作了一些补充(卢曾任憨玉琨部团长 》。关于第八段的末一部分,张轸先生作了一些补充(张曾任刘镇华的参谋长)。

1、 由"刀客"变为军队

在辛亥革命的前几年间,豫西有王天纵与关老九两个大"刀客"(即土匪)。他们同在嵩县羊山"架杆,聚众五、六百人。王、关二人是盟兄弟。王勇敢善成,是神枪手多关足智多谋,善于拉拢。王的起家得关老九运用联络之力甚大。王声名大于关,而实力则不及关。张治公是王的"二架",憨玉琨、柴云升是关的"二架"。两杆经常合作,后王对关猜忌,怕关取而代之,即派张治公将关暗杀。两杆由王统一领导。但憨、柴因与关至好,恨王为人毒辣,不讲义气,内部遂发生矛盾,即种下后来憨、张间不肯合作的根子。

王等所率"刀客",纪律较好,不准调戏妇女。专用飘页子(即写信)的办法向地主要钱,对一般农民并不普遍劫夺,因此,老百姓也不害怕。他们打仗善用埋伏和"围门封"(即严密包围 》 两种战法,每战必胜。清总兵谢宝胜率军剿办数年,屡吃败仗。有一次谢军迫击至伊阳县彭坡镇,王天纵在小山坡上遥见谢骑马在前,王即大声说:"谢军门!我因你为人很好,所以刀下留情,否则,早把你打死了。"谢大声问:"何以见得,你能把我打死?"王说:"请你把马鞭举起。"谢应声举鞭,王一枪将鞭打断。因此,谢颇为感动,从此对王部不再用力追剿了。

辛亥武昌起义后,王等受革命影响,于十月间率众下羊山去攻打洛阳。附近各县有些青年,自带马匹刀枪,臂缠白布为记,随王去打洛阳。在这之前,反清知识分子石又骞、蒋我山、刘镇华等早与王等有联系。在包围洛妇时,因憨、柴两人与王、张二人间有矛盾,指挥不能统一,行动不一致,攻打洛阳的计划就没有实现。嗣经刘镇华等从中调停,晓以利害,王、张、憨、柴四人遂率所部共计三千余人,马五百余匹,枪两千六百多支,经卢氏、雒南出泰峪关到潼关,加入张钫所统率的秦陇复汉军(亦称东征军)。当时张钫任王天纵为东征军先锋官,张治公,憨玉混、柴云升分任标统。王、张与憨、柴间的矛盾,经张钫、刘镇华、杨效斋、刘悴轩等居间调停,都表示愿意合作,共同东征。在张茅战役中,王天纵、张治公部损失甚重,所部仅余二百余人。王与张钫在指挥上意见不一致,且王不甘心久居张下,又怕憨、柴两人乘机报复,遂生离去之心。当东征军败退雒南、商州时,王即离开张钫,将残部带到南阳交给马文德率领,自己往见黎元洪。后来黎转荐给袁世凯。在东征时,张治公与王天纵亦有裂痕,当王赴南阳时,张则回嵩县宜阳一带招兵千余人,又回到潼关。民国成立后,实行裁兵,憨、柴、张三部三千余人,枪约七百支,均在编余之列。张访为了不侠影响地方治安,向袁世凯保荐,以刘镇华为统领兼陕汝道尹,将这三部分集中潼关,改编成军,因豫西以嵩山著名,故称镇嵩军。下分三标一营:第一标分统柴云升,第二标分统张治公,第三标分统憨玉琨(系马标),炮兵营长武衍周。每标设教练官一人(即副标)兼参谋长。镇嵩军成立时,袁世凯并未批准,因此粮饷无着,几乎不能生存。当时豫西匪势甚炽,赵倜、周符麟两部全力进剿,未能剿平,经张凤翎、张钫与河南督军张镇芳协商,将镇嵩军开回豫西剿匪,并由河南供给军饷。张镇芳当时也少感到需要镇嵩军(以下简称嵩军)来豫剿匪,才接受嵩军开回豫西的意见。

历史回声之:民国时期的河南地方武装----镇嵩军始末

镇嵩军


2、 回豫剿匪,谋求生存
一九一二年嵩军开回豫西,因成立不久,军饷装备,均极困难,赵倜、周符麟等仍视嵩军是"刀客",并准备消灭它。嵩军处境十分艰危。
嵩军回豫的任务是剿匪,但嵩军成立不到一年,官兵和当地土匪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还很亲近;张、憨、柴等人临去参加东征军时,都各留一部分人在豫西拉"杆子"。这些杆头与他们有的是亲兄弟,有的是亲戚,有的是共同"膛过"的患难弟兄。这就是说嵩军本身的"刀客皮"还未蜕掉,就要去杀自己的"亲人",如没有改变的决心,是难以下手的。刘镇华和张治公、憨玉琨、柴云升等,为了巩固自己现有的地位,只有一面忍气吞声与张镇芳、赵倜、周符麟等逢迎拉拢,一面下狠心剿匪。为了表示真心剿匪,张治公把他的叔伯兄弟杀了,受到张镇芳的表扬,说他能大义灭亲。见张得到表扬,憨玉琨也把他的亲兄弟杀了,柴云升把他的"二架杆"李永魁骗去也杀了。当时著名土匪如沈心宽、洪登料、赵得胜等都被他们剿灭了。他们一面剿,一面收抚,收住的也多数数枪毙了,在剿匪中,嵩军杀了有三千多人。伊川、洛宁、嵩县、伊阳(今汝阳县)、卢氏、宜阳一带的土匪很快到平了。就这样蜕掉"刀客皮"取得了生存条件。

一九一三年白朗起事,毅军和嵩军迫剿。因白朗部队行动迅速,纪律较好,战法巧妙,远征数省,官军不能抵御。后来,白朗在宝丰、临汝交界处阵亡,有人把白朗的埋葬处向镇嵩军告密,刘镇华派人割了白朗的头并捏造击毙白朗经过,向袁世凯冒功邀奖。袁赏银十万两,刘镇华晋级中将。从此刘镇华得到袁的信任,而嵩军也算第一步站住脚步了。
刘镇华在政治上是朝秦暮楚,惟利是图。只要对他有利,谁也可以出卖。他出卖民党,参加了进步党。当袁窃国后,国民党发起二次革命时,黄兴派杨体锐、于光造为代表,持黄密信,由南京到豫陕联络刘镇华和张凤翔、张钫反袁。杨、于两人到河南见刘镇华交了信件,转往陕西时,刘派人跟踪到灵宝将他们杀了,(编者按:据《 河南文史资料 》第七辑刊载之秦鼎新作《 二次革命前后十余年间的回忆 》,杨体锐是被刘镇华在河南孟津县逮捕,解到开封杀害的。)把原信密报袁世凯。后张钫于袁称帝前,曾派丁同声持信联络刘镇华、陈树藩共同反袁,刘得信后,亦将原函密报袁世凯。当张钫到开封策动反袁时,袁密令赵倜将张押送北京。后经雷震春、张镇芳之营救,于袁死后,张始得释放。后丁同声于赴陕途中,到潼关时,刘镇华密令严小全将丁杀了。袁死后,刘镇华很快又与段祺瑞拉上关系,加入了安福系。

一九一二年嵩军回豫到一九一八年这一段,由于刘镇华阴险狠毒,冒功取信,卖友求荣,善于逢迎,嵩军算是站住脚了,武器与人员也有些扩充,但并未有大的发展。
3、 离军入陕,援助陈树藩
一九一七年冬,当胡景翼、杨虎城、郭坚、樊钟秀等部困攻。……
4、 胡憨之战,嵩军大败
……
5、 陕灵战役,嵩军大捷
……
6、嵩军败退到河南,被迫投冯
……

7、 嵩军与直鲁联军作战,内部又起分化

……
8,嵩军脱冯投阎,脱阎冯投蒋
……
历史回声之:民国时期的河南地方武装----镇嵩军始末

刘镇华

历史回声之:民国时期的河南地方武装----镇嵩军始末

文史资料

索要原件,请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