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勸你別打這主意

就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完善本市共有產權保障住房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出現後,大家對於這額外補充的住房新政很有興趣,有朋友認為這是政府在為當下低迷的房地產市場做烘托,也有朋友在說這是不是新的模式在摸索,問安迪這有沒有可能會給上海的房地產市場帶來變化,更多的是他們關心上海的房價會不會因此改觀,一掃當下的冰火兩重天,把冰凍的那一部分做些緩解。

關於市場積極性,答案是否定的。

對當下的上海房地產市場幾乎沒有任何影響,但依然要對上海這樣的政策點贊,這其實是一項老政策的延伸版本,之前只是針對上海本地老百姓的惠民措施,現在擴大了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員身上,算是真正的陽光普照,也是戶籍深化改革的另一種進步。

雖然北京和上海的戶口政策依舊沒有更多的讓步,對於普通的外來務工者來說,依舊還是保持著相對苛刻的高門檻,在全國大部分城市能做到自由遷徙的今天,他們還是高高在上。

政府也在做這方面的努力,即使是戶籍制度未放鬆的狀態下,也儘可能地提供便利和基礎福利給那些在城市生活很久,正常繳納社保,並保持良好信譽、認認真真工作的群體。

政策很好,猶如春風。

不會對市場產生影響,也不會改變太多現狀,主要的作用是給達標的外來朋友們多一個選擇的可能,或許有一些安慰的療效。

如果恰好作為外來務工的你,正好滿足了這一份准入,不管這個申請的過程多麼不易,想要的人多麼的多,競爭是如何的激烈,但依舊要建議你:遠離、放棄!

為了更好的發展和改變,為了長遠的目標和夢想。

在上海,勸你別打這主意


具體的條款和細則可以在上海政府官方網站查閱,聯合9個部門的通知可見這政策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繁瑣,也很嚴謹。

重點是進一步完善共有產權保障住房工作,為了滿足更多需要購買住房卻買不起商品房的普通家庭。

而在安迪這篇文章裡,主要是想來談一談准入條件和供後管理,告知大家為什麼儘量避免這樣的選擇,以及這裡面的限制和無奈。

在上海,勸你別打這主意


當不少朋友歡呼轉發這通知的時候,對於安迪來說第一件事情就是查看準入條件,看完以上5條不禁倒吸一口冷氣,這樣的條件不僅僅是嚴格,可以說是非常的苛刻。

第一感受是: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想要滿足申請上海共有產權保障住房,比上海目前的對外限購政策門檻還要高!

在本市無住房和已婚同限購政策一致。

持有《上海居住證》且積分達到標準分值,卻比限購政策嚴厲太多,目前居住證不難辦理,但要達到120分值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滿足,積分在上海會涉及到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同等福利。

限購政策中根本沒有這條。

在本市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或者個人所得稅5年,也比限購中的63個月滿足60個月嚴格很多。千萬別小看這3個月的空間,如果在換工作中上下家對接有誤差,就很難滿足連續!

符合本市共有產權保障住房收入和財產標準這條,如果前面4條你都滿足以後,還能符合這一條艱苦的紅線,那安迪可能要忍不住說:在上海你確實是太辛苦了!

畢竟這共有產權住房政策制定的初衷,就是為了改善城鎮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居住條件,是為了照顧上海中低收入群體,拋開所謂的那些非正常手段獲取這些住房的非法分子,這本質上是給予低收入者的基本保障,且還是有著諸多限制、沒有放量的安排。

在上海,勸你別打這主意


就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於7.2萬元這一條,估計很多在上海打拼的年輕人就無法滿足,至少是滿足了居住積分值且連續繳納社保5年的群體中,會超過這個收入。

而那些低於這個收入值的大部分人可能又沒有辦法滿足標準積分值,或有些收入不錯的朋友們並沒有很正規地連續繳納5年社保或有稅單。

且這裡面還有人均財產18萬元的要求,上海戶籍的認定方法是指擁有的一切資產,包含房產價值。並不清楚政府的細則如何劃分這個外來人口的財產認定,但如果也計算申請人在外地的住房價值,當下沒有在上海買房的外來朋友不少,但在老家或其他城市買房的卻很多。

又將如何滿足人均財產18萬的標準?簡單一點說,申請家庭依一家三口來計算,在外地擁有的房產價值不能超過54萬元。

是不是發現:難度好大!

在上海,勸你別打這主意


再來看看擁有後的管理規則,有時候真不得不佩服政策制定者的智慧,真是面面俱到無一遺漏且有理有據循序漸進。

第一條非常人性,作為共有產權的股東並不收取屬於他們一半的租金收益,直接給予購買人居住。前提是保證家庭自住即可,這就是我們聽到的付一半錢,得所有利的點。

如果這一生不想有太多,覺得沒有必要去折騰,就這麼簡簡單單地過日子,目標就是擁有一套保障型住房,有著50%的股權。

似乎,很有道理的樣子。

5年內這套房子基本上是不允許再次出讓的,如果在這些年裡生活在你身邊開了花,事業或工作上有了很好的起色,收入大幅度增加,想著有一點住房的變動和改善,那麼你要面對的束縛會多得不想去面對。

產權滿足5年後並同期在上海累計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5年,自有產權的那一部分可以轉讓給其他符合滿足購買共有產權的群體或由政府回購。

從字面上看,如果作為外來人口購買了這套共有產權房,在居住的時間裡必須同時不停歇繳納社保或個人所得稅,才有資格出售手中的50%份額?

沒有正當的工作單位連續繳納社保或個稅,5年後想動一動的可能沒有,完全不能動!

賣房也要繳納足夠年限社保的可能性以後會不會出現在普通商品房上?這可比一般的限售還要狠了!賣房人和買房人一起都提供足夠的社保或個稅單,想一想就能感覺到足夠的涼意。

最後一條供後管理更是赤裸裸的提醒,當你想著5年後滿足一切的轉讓條件,想要把自己50%的房產股份折現的時候,不管當時的房地產市場如何,周邊的房價是多麼激烈,也不要去計算這些年的漲幅可能,畢竟在這個再次轉讓產權的激動時刻,這些溢價和你半毛錢關係也沒有!

政府回購的價格為5年前的原銷售價!5年前的原價!五年前的原價!

當然,政府也考慮到了購買人資金使用成本,會加上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基準利率計算的利息一起返還。

正常狀態下上海5年後的房價會保持當下的市場狀態嗎?有沒有可能一分不漲甚至還有下跌的幅度存在,這便宜是不是來得有點太魔幻。

我們雖然在魔都,但相信這一點常識還有。

看到這裡,知道安迪為什麼要如此苦口婆心勸你別想這塊肉了嗎?不管是從限制的准入條件,到後續的再次轉讓,這都是一條極其艱苦路,是怎麼算怎麼不合算的路。

能滿足這些條件的朋友們,你們憑啥不去買普通商品房?為什麼不再努力一把!

首付款的壓力在任何想買房的時期都存在,這裡面要做的折騰總是很多,從舉家之力到親朋好友,從省吃儉用到捉襟見肘。

但,這房子最終完完全全屬於你。

在上海,勸你別打這主意


據兔博士APP上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天全市300萬以下的二手房源達41141套,首套購房者要支付的普通住宅首付款35%,105萬。

把老家或者其他城市的房子賣掉,首付款50%,150萬似乎並沒有那麼嚇人,尤其是這幾年有些二三線城市的房價大幅度增長後,能找到合適的下家出售套現,到上海置業的難度似乎並不大。

看看上面的數字,你會有多少不同的想法,有沒有一些尷尬和無奈。上海截止到2017年官方數據上海戶籍常住人口為1445.65萬人,外來戶籍常住為972.69萬人。

有些蛋糕,看看就行了。

千萬別為了所謂的便宜和容易,失去了真正的實惠和進取。

在上海,勸你別打這主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