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眾傳媒擴張未見成效,一季度扣非淨利下降近9成


分眾傳媒擴張未見成效,一季度扣非淨利下降近9成


4月24日盤後,分眾傳媒(002027. SZ)披露2018年年報及2019年一季報。

急速擴張 業績卻無法增長

年報顯示,2018年分眾傳媒實現營業收入145.51億元,同比增長21.12%,淨利潤58.23億元,同比下滑3.03%。

但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母淨利潤為50.3億元,同比增長僅為3.6%。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大,政府補助為8.5億元。

分眾傳媒2018年費用率為19.8%,合計費用為28.8億元,同比上升20.2%。銷售費用為23.3億元,同比上升16.7%;管理費用為4.1億元,同比上升36.6%;財務費用為-9365.5萬元,同比上升27%;研發費用為2.3億元,同比上升2.1%。

值得注意的是,分眾傳媒營業成本激增50%,為49.2億元,高於營業收入的增長速度。

就此年報中解釋稱,由於媒體資源點位快速擴張,成本費用大幅上升。

截至2018年末,分眾傳媒自營電梯電視媒體由2017年末的30.8萬臺大幅提升至72.4萬臺,增幅134.6%。自營電梯海報媒體點位由2017年末的約121.0萬個提升至 2018 年末的媒體點位193.8萬個,增幅達60.2%。

分眾傳媒擴張未見成效,一季度扣非淨利下降近9成

上圖數據為其媒體點位增長的具體情況,可以看出,分眾傳媒正在大力增加在三四線城市的廣告投放。

擴張卻未帶來相應的業績增長。

2018年,新潮傳媒頻頻向分眾傳媒宣戰,其創始人張繼學曾表示,將在未來5年內投入100億元,打破行業壟斷,把行業利潤降到15%-25%。

多少受競爭者新潮傳媒的影響,為進一步搶佔市場份額,分眾傳媒開始快速擴張點位,大面積鋪設新廣告位。隨之而來的資源租金、設備折舊、人工成本以及其他的運營維護成本等,讓其投入成本大幅度增加。

從業務結構來看,樓宇媒體仍是分眾傳媒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2018年為120.8億元,營收佔比83%。其次是影院媒體和其他媒體。

值得注意的是,分眾傳媒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年末淨額為50.20億元,較2017年末上升 62.5%,佔其總資產比重為26.39%。

應收賬款暴漲或許與分眾傳媒的客戶構成有關。

有業內人士指出,分眾傳媒是互聯網燒錢時代的受益者,其樓宇媒體用戶群大多為P2P、O2O目標用戶群,風口褪去後,後者已經沒有餘力再進行大筆的市場投放。

一季度持續惡化 扣非淨利下降89.17%

更加嚴重的是,分眾傳媒的2019年一季報顯示一切呈持續惡化趨勢。

2019年一季報顯示,實現營業收入26.11億元,同比下降11.78%,的淨利潤3.40億元,同比下降71.81%。而其扣非淨利潤僅為1.16億元,同比下降89.17%。

另外,分眾傳媒預計2019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40億-11.00億元,同比下降67.12%-77.88%。

2019年第一季度,分眾傳媒的營業成本約16.5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約9.19億元增加約7.38億元,增幅80.24%。

分眾傳媒管理層曾宣佈,要“覆蓋500城、500萬終端、5億新中等收入群體”。

但激進擴張及行業下滑將持續影響公司業績,分眾傳媒稱2019年第二季度業績也將受其拖累。

有調研結果顯示,諸如瑞幸咖啡、瓜子二手車、快手、美團、抖音、攜程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出於預算因素、產品週期因素、上市節奏因素等原因,投放明顯減少。

一季度分眾傳媒也加強了快速消費品、生活服務類客戶的開發,有市場人士稱,國內經濟整體呈低迷趨勢,作為樓宇廣告巨頭的分眾傳媒在這樣的特殊時期大張旗鼓的擴張,存在風險。

二級市場萎靡 阿里浮虧30%

分眾傳媒在二級市場的表現更加萎靡。

分眾傳媒於2005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在2011年遭遇了做空之後沒多久啟動私有化,2015年12月借殼“七喜控股”成功迴歸A股。

在迴歸A股的初期,分眾傳媒受到了資本的追捧,股價一路上漲至18.15元/股,市值超千億,成為了中國傳媒第一股。

此後業績亮眼,但投資者卻沒有更多信心與耐心。2017年分眾傳媒的公司股東就已經合計減持13.25億股,總共套現的金額達到了151.95億元,其也獲得了A股“減持王”稱號。

2018年7月,阿里巴巴斥資150億元人民幣戰略入股了分眾傳媒以及其控股方。年報顯示,雙方將致力於共同探索新零售大趨勢下數字營銷的模式創新。

此次交易也分為三個部分:一是通過協議轉讓Power Star及Glossy City共5.28%的股份給阿里,其交易金額為76.7億;二是通過間接受讓,阿里將會持有Gio2 Cayman和Giovanna Cayman一共2.71%的公司股份,交易金額為5.94億美元;三是通過增資的方式,阿里將通過持有控股方MMHL10%的股份來間接取得分眾傳媒約2.33%的權益份額,交易金額5.11億美元。

如此利好,分眾傳媒股價也迎來一波利好,股價達到10元-11元區間。

但好景不長,股價最低時為4.97元/股。截至4月24日收盤,分眾傳媒報收7.03元/股,依舊低於阿里的收購價位。按照此前阿里受讓價格10元/股進行粗略計算,虧損仍近30%。

在當今人們都選擇低頭看手機的情況下,主營業務單一的分眾傳媒,在新潮傳媒近乎自毀性的競爭攻勢下,所謂的護城河是否依舊堅固,也要畫一個問號了。

如何博取明天,單靠逆市擴張就足夠嗎?不過,分眾傳媒仍有百億閒置資金用於理財及投資,還足夠撐過冬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