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胃热,胃炎各种胃病,调理方向其实就这一个!

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胃不好,胃病反复发作,随着医学的进步,中医在医疗界的地位也逐渐得到了认可。中医里的很多说法以及养生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胃是关乎到人的饮食的器官,所以如何养胃也就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中医里关于养胃也并非一概而论,养胃之前,还需要分清胃的寒与热。那么如何才能分清自己是“胃寒”,还是“胃热”呢?

胃寒,胃热,胃炎各种胃病,调理方向其实就这一个!

一,什么是胃寒和胃热?

胃阴虚证

胃中阴液不足,虚热内生,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和阴虚证候。

胃热证

胃中实火内炽,胃气失和,气血壅滞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胃脘灼痛,口渴,便秘和里热炽盛的证候。

二,什么引起胃寒和胃热?

胃寒,胃热,胃炎各种胃病,调理方向其实就这一个!

多由饮食习惯引起,胃寒患者平时喜欢生冷食物,饮食不规律,经常生冷不计,冷热不挑,时间长了就会引起胃寒;而平素的饮食习惯是偏向于辛辣食物,就会导致胃火旺,时间长了就会引起胃热。

三,从身体表现上就可以区分

1、饮食喜好

胃寒患者喜热饮、热食;而胃热患者喜冷,喜寒

2、看舌苔

胃寒患者舌苔白滑,边有齿痕;而胃热患者舌红苔黄或舌红少苔

3、观脉象

胃寒患者脉沉迟;胃热患者脉滑数或者细数

4、口气

胃寒患者口中无明显气味;而胃热患者口中异味明显

5、看疼痛情况

胃寒患者胃痛伴有胃部寒凉感,腹痛,腹泻;胃热患者胃隐痛,胀气,便秘

胃寒患者得温痛减,得寒加重,胃热患者喜凉喜寒,遇热加重。

6、根据大小便情况来区分

胃寒的人一般表现出大便溏稀的情况,也就是

大便不成形,而小便主要是清长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胃寒的人消化东西比较慢容易导致大便不成形的情况。胃热的人大便比较干燥,小便黄热。胃热的人在大便上的主要症状,也是和胃寒的人有所区别的。因为胃热的人可能表现出上火的症状,大便就会出现干燥的情况,小便也会又黄又热。

四,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和调理呢?

胃寒,胃热,胃炎各种胃病,调理方向其实就这一个!

中医上的胃寒和胃热的症状其实在症状表现上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毕竟是胃部的两种相反的情况。那么在区分清楚胃寒和胃热的基础上,中医也有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一,胃寒的人,一般采用滋阴养胃,降火和中的原则,平时要少吃生冷的食物,多吃糯米、羊肉之类的温性食物,早上也可以喝一杯红糖姜茶,进行养胃。

二,胃热的人,应采用清胃泻热,降逆和中的原则平时少吃辛辣等食物,多吃山药、莲子这类养胃祛湿的食物,西红柿、油麦菜等平时也可以经常吃。

其实按照中医来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生活起居要规律,饮食定时定量,常八分饱;胃病,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调理好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多注意饮食细节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