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胃热、食积等6种胃病,治疗原则就一个字,你知道吗

中医上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从这句话就不难看出,胃对于人体的作用有多大。而胃疼、胃胀、胃反酸......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被这些胃病折磨过吧?今天就告诉大家,胃寒、胃热、食积等胃病的治疗原则其实就一个字。

胃寒、胃热、食积等6种胃病,治疗原则就一个字,你知道吗

中医上讲“胃以降为和”。也就是说,胃气下降,就调和了,就顺了。如果不降,胃气上逆,胃酸就上反,吃饭就没胃口,就生病了。

所以胃病的治疗很简单,其关键就是一个“降”字,下面为大家讲解6种常见胃病的用药。

1.胃气上逆的用药

大部分胃病患者中都存在胃气上逆的情况。胃液是酸性的,胆汁是碱性的。因而胃气下降后,在肠道酸碱正好中和。如果胃气上逆,胃酸就会腐蚀食道,引起食道炎,再向上反流,损伤咽喉,导致咽炎,很多顽固性的咽炎,通过降胃气就能治好。

所以降胃气非常重要,常用药有竹茹、枇杷叶、代赭石、生姜、枳实、沉香、旋覆花、半夏等,凡是能降气的,基本上都可以使用。

胃寒、胃热、食积等6种胃病,治疗原则就一个字,你知道吗

2.胃寒的用药

为什么会出现胃寒,中医上讲“独阴不生,孤阳不长”,之所以会寒,不就是胃中无火吗?

那么如何生“火”呢?五行理论中讲“虚则补其母”,火能生土,即心火生胃土,也就是说,补充心火,心火足就能让胃火旺。

因而使用桂枝、肉桂、附子、薤白、干姜等温心阳的药物,胃火就有了,胃腐熟水谷的功能就会得到恢复。

胃寒、胃热、食积等6种胃病,治疗原则就一个字,你知道吗

3.胃热的用药

胃热也就是说胃火过旺,水火相济才能阴阳平衡,那么如何平衡呢?很简单,吃点清胃火的药就可以了,比如:石膏、知母、黄连、黄芩、芦根等。

4.胃阴不足的用药

如果长期胃火过重,必然会伤及阴分,就好像烧锅炉一样,长时间地烧,锅里的水也会被烧干,同样的道理,长期胃火重必然会导致胃阴的亏虚。所以对于胃火重的久病患者,就要养胃阴了。养胃阴的药物有石斛、麦冬、花粉、玉竹、芦根、乌梅、沙参、生地等。

胃寒、胃热、食积等6种胃病,治疗原则就一个字,你知道吗

5.寒热错杂证的用药

临床中胃病的情况有时并非上述这么单一,单纯胃寒和单纯胃热是非常少的。大部分病人都是寒热错杂的情况,只是寒热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比如胃中有热,肠道有寒,这样容易形成胃的上半部分有热,下半部分有寒,形成热错杂证,用药时则需要寒热搭配,效果才好。

如黄芩、黄连配干姜,或者金果榄配干姜等,半夏泻心汤就是治疗寒热错杂型胃病的经典方剂。

胃寒、胃热、食积等6种胃病,治疗原则就一个字,你知道吗

6.食积的用药

胃病还有一些情况,比如食积,同样影响了胃的和降,病情轻的可以采用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莱菔子来消导,病情较重的可以采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槟榔、二丑等来攻下,恢复其和降功能。

胃病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气滞血瘀、痰湿阻滞等,但是调理胃病的关键只有一个,那就是“胃以降为和”,只有真正的理解了这句话,才真正的了解了调理胃病的核心。你知道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