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小故事的啟示:投資者需有一些企業家素養!

巴菲特小故事的啟示:投資者需有一些企業家素養!

很多人以為投資者就是那些坐在辦公室、交易大廳雙眼緊緊盯著閃爍交易屏幕的人們,也以為他們單憑令人頭大的複雜數據模型、大量數據與金錢購買的各式政商訊息就可以賺得盤滿缽滿、數錢數到手抽筋。

如果,你是這麼認為的,那就大錯特錯了。

不信,就聽聽巴菲特的投資小故事,看從中能得到些什麼有價值的啟思。

故事一:價值窪地買進桑伯恩地圖股票卻無法變現,巴菲特智入董事會促成管理層收購

巴菲特離開老師格雷厄姆與父親的證券投資公司自立門戶後,發現了一家日薄西山的地圖公司——桑伯恩。發現時,這家企業的股票價格已由原先每股大約 65 美元跌到了 45 美元。

謹遵導師格雷厄姆尋找價值窪地股票、股票價值遲早會迴歸的原則,巴菲特開始不斷買進這家公司的股票。

但,事與願違,股票價格遲遲不迴歸。

善於走訪調研的巴菲特很快發現這家公司被一群無所作為、傳統保守、擁有股權比例幾乎可忽略的董事所把控。

這些董事每年拿著絲毫不少的薪資,卻對大量優質投資項目熟視無睹,忽略股東利益,在 8 年中曾 5 次減少派發給股東的紅利,對股東、對公司盈利、對市值管理漠不關心。

尸位素餐,毫無建樹是他們最大的特點。

明白了這些實際情況,已買入大量流通股的巴菲特不得不通過系列操作成為企業的一名董事,一方面遊說管理層激活投資項目市場價值,另一方面聯合其他持不同意見的股東向公司施壓,最終在一年後促使公司妥協、啟動了管理層收購。

而收購給巴菲特的投資帶來了大約 50% 的利潤。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投資大師從來不是守株待兔能夠成就的,主動出擊,對症下藥,掃除障礙,才能賺的盤滿缽滿。而類似桑伯恩地圖公司這樣的事情,投資者如果對公司投資項目是否優秀、當下項目進展如何都一無所知,對公司內部那些不作為的董事經理不能形成解決方案促其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行動,一拖再拖下,無論毛算利潤多高的投資也會因高昂的時間、資金成本而變得浮誇。

投資者,不懂股東、董事、管理層關係,不知道如何在公司政治中把握主動權這些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基本素養,顯然是會束手無策的,也會影響年度投資評價與口碑。

故事二:控股登普斯特爾機械製造廠,證券化轉型後當豬賣掉大賺特賺

在投資家眼中,企業都是產品,是待價而沽的豬。

雖然後來者中國的匯源果汁沒能在股指高位的時候被賣成,但不代表巴菲特賣不掉。

1961年,巴菲特投資控股了一家當時已有 80 多年曆史的風車、農用機具製造商登普斯特爾機械製造廠。當時,由於風車製造業前景黯淡,這家企業已陷入滯銷、利潤下滑的窘境不能自拔。

控股後,巴菲特這個自我任命的董事長實在沒有太多精力去應付那些陽奉陰違的經理人,就在事後讓查理.芒格推薦的年輕人哈里.博特去大刀闊斧地實施變革,壓縮成本、關閉廠房、大幅削減存貨、優化資金配置並調撥給巴菲特用於投資,促使這家機械設備生產製造企業轉型成為了一家小而精幹、持有多元有價證券的新型企業。

1963 年,當巴菲特用 330 萬美元賣掉這家公司的時候,他為自己的合夥公司賺得了 230 萬美元的利潤,約合原來投資額的 3 倍,創造了投資奇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低價購買投資品很重要,而如果購買的投資品比如企業,不景氣,通過改革創新煥發其活力、增強盈利能力、利用企業閒置資金投資股票等有價證券,就可能化腐朽為神奇,獲取超額利潤。

收購企業、對企業內部問題了然於胸、選派能兵強將實施有利於投資的變革,這一系列動作背後,無不閃現著投資大師身上的企業家素養。

啟思

1. 不論做何種投資,想有好業績,想賺大錢,想創造投資奇蹟,坐在辦公室是不行的,走出去深入細緻地考察你所要投資的企業、行業、項目、產品,去尋找發現企業的優勢和弊病,權衡利弊後再決策,是基本方法。

2. 假如你覺得自己不幸投資了一個不好的企業,能儘快脫手有賺頭就不說了。如若不能,不妨看看自己能否在企業經營層面找到好的辦法來提高企業利潤效率,提振市場信心和預期,增加自身收益。

3. 投資控股企業,並不代表你已經掌控駕馭了它。無論從投資當豬賣還是長遠經營管理看,大刀闊斧的改革一般而言都無法迴避。只有用人恰當才能改革成功,改革成功才能獲得好收益。企業經營水平在根本上決定著投資成敗、投資收益的多寡。

(完結)

參考:《巴菲特傳》 羅傑.洛溫斯坦 著 蔣旭峰 王麗萍 譯 中信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