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1919中国:新文化思潮与“五四”运动4.冤家!北大

1916~1919中国:新文化思潮与“五四”运动

1916~1919中国:新文化思潮与“五四”运动4.冤家!北大

1916~1919中国:新文化思潮与“五四”运动4.登场了

4.冤家!北大

李树泽/文

一切在紧锣密鼓中进行着,伴着秋声中的蝉鸣,1917年的北京大学孕生着中国文化与思想的走向转折时期的希望,一种体现中国精神已经开始震撼千年华夏文化的厚重岩层,在破坏与建设的摸索中冲荡着走在文化前沿的国人。

四处招募北大中的蔡元培,继这年春天的陈独秀、刘师培、章士钊、吴稚辉、李石曾、汪兆铭、辜鸿铭、周作人的到来后,胡适也在这年的秋天,来到北京大学。胡适夏天回到上海后,恰缝张勋复辟把北京搞得沸沸扬扬的那段日子,本想回国后先到北京的他只好经上海回到了安徽绩溪上庄的老家。

1916~1919中国:新文化思潮与“五四”运动4.冤家!北大

胡适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回安徽绩溪上庄的老家了

胡适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回安徽绩溪上庄的老家了,回家后,胡适的母亲说起家里给早在他几年前给他订亲的媳妇江东秀,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虽与美国女郎韦莲司(Edith Williams)、中国才女陈衡哲(莎菲)前后有过恋爱之事,但胡适尊人子孝道礼,还是答应了家母为其订下的这门亲事。几天后胡适去了江东秀家一趟,二十七岁的他很想见她一面。由于此时旧家风俗的原因,距胡适老家绩溪上庄四十里外身在江村娘家的江冬秀,碍于没有成亲的礼俗躲在蚊帐里硬是没有出来。

胡适在绩溪上庄住过一段日子后,便开始北上。1917年9月胡适走进了让他思谋着有些心神不安的北京大学。

蔡元培在和陈独秀几次招呼催促胡适的情形下,等来站到自己眼前身穿竹布长衫的胡适的。见到胡适,蔡元培松口气,仰天长吁了一声。蔡元培说:你总算到了!

1916~1919中国:新文化思潮与“五四”运动4.冤家!北大

蔡元培松口气,仰天长吁了一声。蔡元培说:你总算到了!

蔡元培在等待胡适,这在此时的北京大学已为众知。蔡元培到北大后,重组校评议会以及评议员选举之事曾说过多次,但迟迟没有进行,大家知道先生这是在等胡适。胡适来北大当天,从蔡元培和书信来往的一年多的陈独秀的言谈举止中,也能感到他们对自己的器重。这天他在校长室,当着引荐了自己而此时又陪同自己前来向蔡元培报到的陈独秀,向面前的蔡元培鞠躬,他感动中发自内心的说道:“实在太感谢先生的知遇之恩,适之一定不负您的厚望!”

是夜,由蔡元培做东,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等一干人来到北大附近的六味斋,蔡元培幽默地说着“北大卯字号的三只兔子聚齐了”,兴奋中他这个老兔子要请客!。此时的胡适还不知道,蔡元培赴任北大后的“卯字号”格局,已是响当当!“卯字号”里老兔子有蔡元培,大兔子有陈独秀、朱希祖,同辈的小兔子除他胡适外,已有刘半农、刘文典了。

1916~1919中国:新文化思潮与“五四”运动4.冤家!北大

蔡元培赴任北大后的“卯字号”格局,已是响当当!

留美回国的胡适到北大后,蔡元培多闻胡适的“演讲”声名,就让胡适在演讲中走到了北大人面前。时北大礼堂里挤满了黑压压的人,有许多是刚考进北大充满对北大还很好奇的新生,有蔡元培在北大辞退了一批不称职者之后的留任教师,有刚刚接到蔡元培大红聘书不久的新老师,此刻,他们正等待着蔡元培请来的留美博士胡适之的登场。

胡适踌躇满志中动情地用英文吟着荷马“如今我们已回来了,你们请看分晓吧!”的诗句,

登上演讲台,他重点阐述了他的关于大学建设方面的见解,即大学要保留高级文化人才,创造新文化。他还提出要用西方现代大学的模式来改造北大,把北大办成现代国际著名大学的设想。他说道:

记得还在1915年1月,我就和竺可桢谈过创办国内著名大学的强烈愿望,以后又和英文教师亚舟谈到中国无著名大学的耻辱。我在当天的日记中大发感叹地写道,‘吾他日能见中国有一国家大学可比此邦之哈佛,英国之剑桥、牛津,德国之柏林,法国之巴黎,吾死瞑目矣’。第二天我仍觉意犹未尽,又在日记上写道,‘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无博物馆,无美术馆,乃可耻耳!’今天,我终于回来 我以为今日要造国家不亡,首在树人。树人之道,端在教育。我胡适之今天郑重宣布,回国后别无奢望,但求以一张苦口,一支秃笔,献身于北大迈向世界著名大学的进程……

台下响起了掌声,随着着不够热烈的掌声落下,却从听众场上很纯正的英语,接着又变成了法语,胡适听得明白,台下此时显得特别的声音是针对他的,他一字一句的拒绝着刚才简短的话语:胡先生留了七年学,可刚才的英语说得实在不地道。记住,在英国那是下等人的发音!

1916~1919中国:新文化思潮与“五四”运动4.冤家!北大

让胡适初到北大就倍尝尴尬之味的老人,是时下在北平学界颇有些行止怪异的辜鸿铭

台上的胡适有些怔了一下,他瞟了一眼台下说罢此言正正襟危坐着显得颇有几分随意自得的那位老者,在前排黄侃、刘师培、陈汉章、崔适、马幼渔、马叙伦、章士钊、黄节等一大批国学大家的注视之下,红着脸低头走下台来。

让胡适初到北大就倍尝尴尬之味的老人,是时下在北平学界颇有些行止怪异的辜鸿铭,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字汤生。1857年7月18日生于南洋,一生有着“ 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传奇经历。辜鸿铭少年时期就已熟练掌握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出洋留学考取英国爱丁堡大学,期间得到爱丁堡大学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并获得文学硕士。后考取德国莱比锡大学,从事文学、哲学研究。辜鸿铭学成于莱比锡大学40年后,当林语堂再来莱比锡大学做学生时,辜鸿铭的著作已是学校指定的必读书了。辜鸿铭回国后,辜鸿铭与张之洞青萍结缘,沆瀣契合,以其出色的智慧和外交才华,协助张之洞创办名闻全球的汉阳铁厂和兵工厂等洋务。

辜鸿铭留洋海外十四年,但他回国后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地道的捍卫者,外国人嘲笑他以跪拜礼叩拜祖先,他反唇相讥道: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的香味了吗?辜鸿铭以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在轮船上用纯正的德语挖苦一群德国人。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鸿铭并发出邀请,在辜鸿铭的置之不理中,毛姆只好自己登门拜访。辜对毛姆却说:你们以为我们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就要非来不可吗?毛姆来中国后因辜鸿铭这番话,在学界一时成为笑谈。

1916~1919中国:新文化思潮与“五四”运动4.冤家!北大

胡适因演讲遭遇“尴尬”后,又受到了同仁的一些调侃和挖苦

胡适因演讲遭遇“尴尬”后,又受到了同仁的一些调侃和挖苦。先是黄侃挖苦胡适“‘黄蝴蝶’诗写好,招呼着要同仁日后干脆称胡适为‘黄蝴蝶’!,还说:“胡适,胡适之,该叫往哪里走?北大教师休息室里,黄侃说到兴起,当着北大的许多教授说道:我今天当你忽视的面要给文言文说一句好话,譬如,如果你家里来电报,说你父亲死了,叫你赶快回家奔丧,看这白话文多啰嗦呀?如换成文言,只需四个字,‘父亡速归’。哈哈哈!”

黄侃说着,那天让胡适遭遇演讲尴尬的辜鸿铭,在椅子里傲气十足地吸足烟、喝罢茶后,出声了,他古怪地盯了胡适一眼,又用英语说道:“你不该狂!我读过你用英文写的文章。”言罢,放佛仍不解气,又摇着头用中文说道:“如果哪天我有兴趣见你,你可来府上看看我用英文写的《尊王篇》和《春秋大义》,也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维多利亚时代的文风。”

胡适率性狂为,但在压力和藐视面前,却自有一股向上反弹的性格,但他在仔细认真的备课日子里,北大校园里的黄侃逢课必在学生面前大骂一通胡适之胡博士后才言归正传,胡适没有气馁,他在因“白话文”招之而来让坚守国学为中国文化人正统的学究们的许多不解中,开始调整自己在北大立足并迎头一击的思路。胡适正在这种情形下,完成了日后为其奠定中国现代文化学人地位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著作的。

1916~1919中国:新文化思潮与“五四”运动4.冤家!北大

来北大原本想讲授欧洲文学的周作人

来北大原本想讲授欧洲文学的周作人,因为来时学校已有人担任这门功课的日常教学,蔡元培以中途不好换人为由相告,于是周作人在北京大学刚刚成立的国史编纂处做过几个月的分管英、日文资料的编纂员后,也在这年秋天与胡适前后登上了北京大学的讲台,和胡适一样,来北大也当即遭遇到来自同人中学长们的“藐视”, 周作人后来对初来北大的这段时光心存不快,并形成他的半生怨结。当时同为北大教员的刘半农、胡适等就很看他不起,又时常明嘲暗讽,使他不安于位,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有求助于大哥周树人的合作。于是他在教课之余先进行草拟,晚上待大哥修正字句之后,再来誊正并起草。经过一年的光阴,计草成希腊文学要略一卷,罗马文学一卷,欧洲中古至18世纪文学一卷,合成一册《欧洲文学史》后作为北京大学丛书之三,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样,周作人在北大立足的第一部学术著作也出炉了。

北京大学的文化学人阵营,由当时的新派和国学坚守派组成,新派多以激进者、小字辈新生力量组成,时校园内的国学坚守派人物多资历老道,著作与声名相当的饱学之士构成。如辜鸿铭、刘师培、黄侃黄季刚等。国学坚守派中的人物坚守中国地道的国学正统,以多年在国学精粹中的攀援与建树构架文人精神,但又因为自身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学人成长历程,他们多为学,而贯之东西,他们因前瞻之识,而担当中华正统文化之大义,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国人和中国文化遭受蔑视的岁月中,在他们不朽的文人路上,保持着他们心目中中国文化挺立与坚强的魅力。

辜鸿铭早在1901至1905间,就分五次发表《中国札记》,向世界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他1909年的英文著本《中国的牛津运动》(德文译本名《为中国反对欧洲观念而辩护:批判论文》)出版后,在欧洲尤其是德国产生巨大的影响,被一些大学哲学系、列为必读参考书,而1915年出版的《春秋大义》即有名的《中国人的精神》,又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灵丹,并毫不留情地对西方文明的展开尖锐、深刻的批判,给在正进行“一战”的德国引起巨大轰并动。后来,拖着一头乱蓬蓬辨子的辜鸿铭,在北大的讲台上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狂傲的北大学生闻听此言,一片静默。辜鸿铭还对北大的学生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

1916~1919中国:新文化思潮与“五四”运动4.冤家!北大

黄侃与刘师培都有着的“疯人”雅号,他们同为章太炎的弟子

黄侃与刘师培都有着的“疯人”雅号,他们同为章太炎的弟子,又与章太炎一起成为当时民国学问界鼎鼎有名的“三大疯人”。刘师培提倡“三不生活方式”即衣履不要整洁、不要洗脸、也不要理发。是位卓立不尔的文疯子!黄侃早年因与一代宗师王闿运初遇得其夸赞后的“你老先生尚且不通,更何况你的儿子!”厥词而得“疯名”,后到日本留学遇章太炎一楼上下住过半年,竟未相识,一日,楼上的黄侃内急,临窗撒尿却浇了窗下夜读的章太炎一头,两人在引经据典的大骂声中,相互惺惺相惜而成为相知,三年后,黄侃给章太炎先生磕了三个响头,并结为师生之谊。章太炎曾在黄侃磕头相拜之际,夸赞刘师培并意欲让其拜在该人名下,黄侃给章太炎磕头行拜师礼后,称大其一岁的刘师培为尊师数年后,还是用红纸封了十块的大洋拜师礼,让刘师培端坐于正厅的太师椅子上,自己跪拜下去。

处于新旧文化之交的北大学人,无疑是不朽的,新与旧,对于他们来说,又是血肉相连、筋脉相依的。他们行止怪异的旧态举止,他们急先锋一样的沸腾热血,他们因为整个民族和整个社会与理想着的心仪文化境界距离上的落差,可能因为固守坚持的自尊,而在急切中有着这样那样的刻薄,但他们无论站在新旧的那一个立场上,他们始终都保守着他们心底的那个自己。

身居绍兴会馆宅院滕花馆内补树书屋的周树人,自二弟周作人到北大以及给北大设计了校徽后的日子里,似乎门上的北大客人多了起来,在1917与1918年相交的日子里,在他与二弟周作人栖身的补树书屋里,有关北大、有关中国文化文言与白话的话题,因为一个个性情十足的北大人的介入,让鲁迅思考中有了一种新的感动。

1916~1919中国:新文化思潮与“五四”运动4.冤家!北大

凡门上必会和周树人说些《新青年》的文章之事

自二弟周作人这年春末来北京进北大后,钱玄同前往周家兄弟居住的绍兴会馆的脚步勤了起来。《新青年》随陈独秀进北大也迁到了北京,钱玄同十分敬重陈独秀的胆识,也十分看好此刻把胡适捧得正红的《新青年》。因为《新青年》在北平学人中所散发的朝气和活力,他想起言语刻薄、并时常睁着一双冷眼的周作人,这样,他作为周家弟兄的门上常客,凡门上必会和周树人说些《新青年》的文章之事,时间长了,他开始动员周树人为《新青年》写稿。

钱玄同,浙江湖州人,原名钱夏,字中季,号德潜,又号疑古,改名玄同为近来之事。此时,在北京大学预科讲授文学音韵,钱玄同因为与周树人有浙江同乡、且又多年混在北平私交情分,加上年龄小周树人几岁多年来形成的甘为“兄弟”的交往姿态,与周树人说起话来自然随意、率真。

钱玄同几次让周树人写稿的念叨,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兴趣,周树人听了,常常摸着唇髭呵呵呵呵一笑了之。后来,周树人给钱玄同说过这样的话,以示对当今社会的理解,也表明了自己深感绝望的心态: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1916~1919中国:新文化思潮与“五四”运动4.冤家!北大

钱玄同看着周树人,说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钱玄同听了不以为然又感到惋惜,他感到此时的周树人因为“铁屋”之下的绝望,在盛年的人生独居生活中麻木和颓废像毒菌在她的脉管中扩散着已深重,他已经感觉到眼前的这个让自己对其才情与人品生有几分敬重的周树人,似乎在决然中要让自已的灵魂让游离于肉身,他想起有一段时间周树人的床下曾放着一把利匕。

钱玄同看着周树人,说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但是┅┅”

周树人欲与其辩解,嘴张了张,却是一阵沉默。

时光在钱玄同与把时下中国比做“铁屋”的周树人的你来我往中,迎来到了1918年的时光,期间,钱玄同没有停下向周树人为《新青年》写稿的反复游说,这年一月,在由于《新青年》成为北大同仁刊物,并轮到钱玄同“坐庄”编刊的情形下,周树人为不失与钱玄同私交意在帮钱玄同老弟一把之下,答应为《新青年》写篇文章。

钱玄同听了,自是欣喜,但写些什么呢?


1916~1919中国:新文化思潮与“五四”运动4.冤家!北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