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内丘县的“杏汤”已被入非物质文化名录

邢台内丘县的“杏汤”已被入非物质文化名录
邢台内丘县的“杏汤”已被入非物质文化名录
邢台内丘县的“杏汤”已被入非物质文化名录
邢台内丘县的“杏汤”已被入非物质文化名录

内丘杏汤是流行于内丘县獐獏乡及周边村落的一种烹饪技艺,是招待亲朋好友的一道美味佳肴。具体配料有野杏仁、大豆、红豆、绿豆、土豆、麦仁、玉米糁、花生米、红薯、南瓜、豆角以及各种时令蔬菜和干菜(蔓菁条、白萝卜条等)等近二十种食材熬制而成,被录入非物质文化名录。

具体制作过程主要分为九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采杏;第二道工序是选杏核,要选择隔年的优质杏核备用,第三道工序是取仁;第四道工序是碾碎;第五道工序是备菜,将各种搭配食材,洗净、切好备用,将各种干菜用水泡起来,将土豆、南瓜、红薯、豆角等都切成小块;第六道工序是扬汤,这是熬制杏汤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农家铁锅中盛适量的凉开水,把碾碎的野杏仁倒入锅中,灶间加火,等水温热以后,就开始用瓢不停地淘扬,这个过程需要近两个小时,反复淘扬300—400次,并且要控制好火候,不能让汤沸腾,因为野杏仁是有毒的,在这个过程中野杏仁的毒性和苦味,会随着水蒸气而挥发出去,等到锅中的汤散发出浓浓的甜味时,就停止淘扬;第七道工序是下料,把不易煮熟的大豆、红豆、绿豆、麦仁、玉米糁、土豆块、红薯块放入锅中熬制,同时放入适量盐,慢火熬制二十分钟左右,再放入泡制好的蔓菁条、白萝卜条、南瓜块、豆角等;第八道工序是熬制,一锅杏汤大约需要熬制3—4个小时为宜,期间需要适时搅动,避免糊锅;第九道工序是出锅,熄火前,撒一层翠绿的碎香菜末,这样一锅热气腾腾的杏汤就做好了。

杏汤具有营养丰富、香味独特之特点,是一种老少皆宜的粥食,堪称山区群众智慧的结晶。其主要价值有:1、杏汤配料的多样性,足见民间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2、杏汤作为地方特色小吃,其制作工艺有上百年的历史传承。3、杏汤具有较好的养生作用,能够润肺健胃、补虚润肠、强身健体。4、杏汤弘扬了内丘悠久璀璨历史,展现了农耕民族饮食的创造力。(内丘县岭头村 赵建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