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武则天杖杀的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壁画观赏

(如您收藏或转发,请点击一下“关注”,谢谢)

懿德太子李重润(682—701)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之孙。李重润于大足元年(701)与其妹永泰公主被武则天杖杀。李重润墓位于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的东南,是乾陵陪葬墓之一,在今乾县县城西北约3公里。下图是李重润墓结构示意图:

被武则天杖杀的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壁画观赏

陵园南北长256.5、东西宽214米,主要遗存分为地面和地下两个部分。地面封土堆南北长56.7米、东西宽55米、高17.92米。该墓发掘始于1971年7月。下图是墓中壁画,据推测是李重润本人像:

被武则天杖杀的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壁画观赏

该墓的墓道、天井、过洞、甬道及墓室内部都绘有壁画,总面积近400平方米,其中较为完整的有四十多幅。

被武则天杖杀的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壁画观赏

甬道及墓室壁面绘伎乐等宫廷生活画面:

被武则天杖杀的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壁画观赏

墓室壁面绘持物宫女,真是珠圆玉润,丰满动人:

被武则天杖杀的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壁画观赏

由于按太子规格及帝陵制度绘制,因而壁画内容宏富,场面壮观,着重表现李重润生前政治上的显赫地位和生活上的奢华,题材有仪仗队、青龙、白虎、城墙、阙楼、伎乐、男侍、僮仆、宫女、畋猎、驯兽、饲禽和各种异彩缤纷的花饰图案等。

被武则天杖杀的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壁画观赏

墓道最里边的墓门

被武则天杖杀的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壁画观赏

李重润墓墓道及东壁壁画(壁画为后世拙劣的临摹品)

李重润墓中刚出土后壁画的状态和色泽是这样的:画面色彩生动艳丽,仿佛新作。

被武则天杖杀的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壁画观赏

而该壁画转移至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后,壁画现状是这样的:色彩暗淡,毫无生气。

被武则天杖杀的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壁画观赏

李重润墓壁画主要体现主人的地位和埋葬规制,以宏大的“仪卫图”,“阙楼图”为代表。下图是李重润墓中阙楼图和仪仗队列图:

被武则天杖杀的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壁画观赏

墓道东西两壁亦以青龙,白虎图起首,以北、向下的位置,两壁以山峦树木为背景,各绘制一幅阙楼仪仗图,阙为三出形制。阙楼的一侧与城墙相连,墙内是由骑马卫队,步行卫队和车队组成的大批仪仗队列。

被武则天杖杀的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壁画观赏

李重润生前虽不能尽享荣华富贵,死后却按天子之礼埋葬,其尊宠无以复加,这主要体现在其墓葬所绘的巨型仪卫图上,图中庞大的仪仗队列由骑马卫队、步行卫队和车队组成,总人数超过200 人,反映了懿德太子“号墓为陵”后的特殊身份。

被武则天杖杀的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壁画观赏

阙楼图位于仪卫图之前。此阙一个母阙,两个子阙,为三出阙,超越了太子使用二出阙的标准,属帝王等级。此图中阙楼不仅出檐远,斗拱比例大,显得高大雄伟,而且直线用直尺和木枝画出,更增添了阙楼的厚重感,施以红色,加之主要连接点为金铜饰件,给人以热烈奔放和金碧辉煌的感觉。反映了皇家建筑的豪华气派和懿德太子生前的显赫地位。

被武则天杖杀的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壁画观赏

李重润墓墓道西壁阙楼图中的远山背景

阙楼之后的山峦逶迤纵横,山石层层,草木分布其间。线条犀利坚实,以颜色的浓淡变化来表现山石的明暗远近,山峦因而显出突兀和挺拔。下图是李重润墓墓道西壁阙楼图细部之一:

被武则天杖杀的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壁画观赏

李重润墓墓道西东壁阙楼图:

被武则天杖杀的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壁画观赏

高大宏伟的三出阙楼夹门而建,自下而上由墩台,平座、屋身、屋顶组成。其屋顶为庑殿式,上有鸱尾,出檐深远。翼角翘起,出檐深远。屋身面阔、进深各三间,大门居中,两边为直棂窗,四周有回廊。柱头斗拱为五铺作双抄偷心造,补间铺作为三个人字拱,斗拱比例硕大。

被武则天杖杀的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壁画观赏

李重润墓墓道西壁阙楼图细部

平座分单钩阑和平座斗拱两部分,平座上有阑额和由额,三个人字拱承托,下有替木,栏杆的接点贴金。墩台为砖、石包土结构,中间为长方砖砌成,周围由石头包砌,饰以忍冬蔓草花纹,并有明显的收分。下图阙楼图平坐细部,可看出木结构交接点外包裹有金铜饰件:

被武则天杖杀的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壁画观赏

西壁阙楼图与东壁的阙楼图虽同为三出阙,但形状略有不同,局部装饰也有些细小差异。从残留的长达0.8米的线条来看,绘者是用界尺和木枝或毛笔起稿绘制出阙楼。两幅珍贵的初唐界画中的建筑外观结构,以至每一构件的交接点,都依比例描绘了出来,这为研究唐代的建筑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将此阙楼图(706)与西安大雁塔门楣雕刻佛殿图(701—704)分析和对比,可知这一时期建筑的基本特征,如椽与飞椽长度近乎相等,因而整个屋檐出檐深远;柱与柱之间施阑额与由额,两额之间施短柱;外檐柱子柱头上均有明显的卷杀等等,而大雁塔门楣刻石不见平坐栏杆,李重润墓阙楼图是初唐一盛唐时期平坐栏杆建筑的具体形象。

被武则天杖杀的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壁画观赏

唐大雁塔西门门楣石线刻拓片

根据李重润墓中的阙楼图复原的大明宫含元殿阙楼示意图:

被武则天杖杀的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壁画观赏

因为李重润墓是以天子之制的“号墓为陵”,李重润墓中阙楼图,多半是唐大明宫含元殿前双阙的模仿记录,因此,对唐前期高级别建筑的基本特征,以及唐代建筑的发展过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被武则天杖杀的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葬壁画观赏

墓葬于1972年发掘清理完毕,墓室中壁画都已揭取,异地保存于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库房,原墓葬中以部分临摹品代替。

(如您收藏或转发,请点击一下“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