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清方言串亲戚

新年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家庭团聚,充满祥和,喜庆。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早早的就生火煮饺子,放鞭炮。吃完饺子最重要的事就是拜年,你看大街上一群群,一伙伙串门子拜年的人们,碰见人们都拱拱手相互说几句拜年的话,好不热闹。


永清方言串亲戚



大年初二串亲戚访朋友们就开始了。现在的交通工具都是轿车据多。很少有摩托车之类的,随手带些礼品盒,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也有不拿礼物,见长辈给个红包,然后找个饭店吃顿饭,有的亲戚多,不吃饭,多串几家,你来我往。生活提高了,花点儿钱也就不算什么了。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不行了,在我的记忆中小孩子总是盼着过年,穿件新衣,吃点儿好的。那个时候生产队里都养几头猪,等到过年杀了把肉分给各家。在那个年代生活条件差,都希望自己分到膘肥的肉。这样可以把肉膘耗点儿油,剩下的肉再炖。也有的人家买一些老改肉,因为条件太差,亲戚又多,不招待不合适,招待又没钱买更多的肉。


永清方言串亲戚



那个时候礼品不像现在这么丰富,买二斤曹糕装一个果匣盒,或买二斤糕点用猫头纸打包,顶上放一张画签,管这叫蒲包。再拎两瓶酒,一般人从初二开始串亲戚,那也是很热闹的。没有汽车,都是骑自行车拉家带口的。

招待客人炒几个菜炖一小锅肉。都是先让客人吃,等客人吃饱了自家人再吃,有的客人不好意思吃太多,就把剩下的菜存放好准备接待再来的客人。老改肉很难炖烂,再来客人放上一些白菜粉条再炖。收下的礼品舍不得吃留着自己串亲戚拿着,不用花钱买。一锅老改肉到最后不知招待几拨客人,一个果匣串多少亲戚。直果匣盒破损,也就不再用了,老改肉也炖烂自己吃了。

虽说有一番苦涩,但那时不管吃好吃赖,人情味还是很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