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引領我們走進商業化生活

物聯網引領我們走進商業化生活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廣泛應用,傳統的商業環境和商業規則被徹底顛覆。物聯網企業的成敗不僅在於物聯網技術,還取決於它是否有有效的商業模式。要了解物聯網企業的商業模式是否有效,首先要弄清楚物聯網產品和傳統產品的區別:智能互聯與產品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聯結的。

產品的聯結形式主要有3種:一對一,一件單獨的產品通過接口或交互界面與用戶、製造商或其他產品聯結;一對多,一箇中央系統與多件產品進行持續性或週期性的聯結;多對多,多個產品與其他類型的產品或外部數據源聯結。

產品聯結有兩個目的:信息可以在產品、運行系統、製造商和用戶之間聯通;通過聯結,產品的某些功能可以脫離物理裝置,在所謂的“產品”雲中存在。智能互聯產品不但能重塑一個行業內部的競爭生態,更能擴展行業本身的範圍。

物聯網引領我們走進商業化生活

除了產品自身,擴展後的行業競爭邊界將包含一系列相關產品,這些產品組合到一起能滿足更廣泛的潛在需求。單一產品的功能會通過相關產品得到優化。因此,行業的競爭基礎將從單一產品的功能轉向產品系統的性能,而單獨公司只是系統中的一個參與者。

不僅如此,行業邊界還會繼續擴展,從產品系統進化到包含子系統的產品體系不同的產品系統和外部信息組合到一起,並相互協調,從而整體優化,就像智能建築、智能家居甚至是智慧城市。

智能互聯產品帶來的網絡效應對不同行業的影響也各不相同,但大趨勢已日漸清晰。首先,行業進人壁全的提高,加上早期積累數據帶來的先發優勢,很多行業將進人入行業整合期。其次,在邊界快速擴張的行業業整合的壓力會更大。單一產品製造商很難與多產品公司抗衡,因為後者可以通過系統優化產品性能。

物聯網引領我們走進商業化生活

最後,一些強大的新進入者會湧現,他們不受傳統產品定義和竟爭方式的限制,也沒有高利潤的傳統產品需要保護因此他們能發揮智能互聯產品的全部優勢,創造更多價值。一些新進人者甚至將採用“無產品”戰略,打造聯結產品的系統將成為他們的核心優勢,而非產品本身。

智能互聯產品還會重新定義行業邊界。智能互聯產品不但會影響公司的競爭,更會擴展至整個行業的邊界。競爭的焦點會從獨立的產品,到包含相關產品的系統,再到連接各個子系統的體系。例如,一家拖拉機制造商可能要在整個衣業機械領域內競爭。

當我們身邊各種各樣的智能硬件通過互聯網延伸組合成為物聯網之後,它們不僅僅在功能上成為經濟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時它們還串聯起了很多其他相關聯的產業併為其注人新的活力。物聯網與各種產業的配合將會為我們提供許多從前只有科幻電影裡面才有的產品與服務。

物聯網引領我們走進商業化生活

物聯網在當今形勢下已經成為每個企業繞不開的一個主題,消費級產品、工業級產品、商業化產品和基礎設施產品的同時湧現已經將物聯網從一個學術命題變成了觸手可及的商業主題。也就是說,物聯網將會像互聯網一樣劇烈衝擊整個商業世界,而且這一勢頭已經初有端倪,並將快速在我們的生活中展開來。

但是,如果物聯網產品沒有創造足夠的經濟價值,那也就沒有人會為這個熱門的概念買單了。在商業化應用過程中,我們應當仔細衡量連接設備帶來的收益和前後端多投人的物聯網化改造成本。

物聯網引領我們走進商業化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