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遷都邯鄲背後的原因

戰國初期,趙國全境東北與東胡和燕國接界,東與中山及齊國接界,南與衛、魏、韓三國交錯接界,北與樓煩、林胡接界,西與韓、魏兩國交錯接界。國都在晉陽(今太原),前425年遷中牟(今鶴壁),前386年趙敬侯遷到邯鄲。

趙國遷都邯鄲背後的原因

趙國的政治中心位於山西太原,佔據著汾水谷地,然而隨著戰國諸雄的爭霸戰爭持續進行,趙國毅然放棄了太原,將都城東移,最後定鼎邯鄲。

邯鄲作為趙國的都城長達百餘年,為什麼選擇邯鄲呢?

趙國遷都邯鄲背後的原因

趙國最開始定都晉陽,是為了面對趙氏在晉國內部的對手,經過滅範氏、中行氏、智氏之後,趙氏的領土大幅度擴大。之後趙氏加入了諸侯兼併的戰爭,這時鬥爭重心已經向中原開始靠攏,這樣晉陽的地理位置就已經不在適合作為趙都了,需要一個靠近中原,便於發展,地理位置優越的地方作為新趙都,這樣遷都到中牟然後到邯鄲,成為趙國發展必要的選擇。

邯鄲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早在攻滅範氏、中行氏的時候,趙氏已經開始經營邯鄲了。 邯鄲地處要道,北通燕、涿,南有鄭、衛。背靠太行山,南臨漳河水,鄰接魏、齊,地理位置極其重要,交通發達,是逐鹿中原,爭霸天下的極其理想的根據地。 在趙敬侯遷都邯鄲後,開始著力於擴張領土。

趙國經過趙襄子、趙獻侯,趙烈侯幾代的發展後,已經有了角逐天下的實力,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東方大國。趙敬侯藉助幾代人發展起來的趙國,開始了向中原跟北方(中山)地區的擴張。

趙國遷都邯鄲背後的原因

趙氏政治核心區從相對封閉的太原盆地遷移到太行山東麓,再沿太行山東麓向北遷移。這既是遠離秦國的舉動,也標誌著逐漸強大的趙國開始涉足中原的爭鬥,將注意力放到了中原地帶,參與領土擴張和兼併戰爭。

趙國遷都邯鄲的直接原因因為內亂。趙敬侯即位時,公子朝叛亂,中牟遭到破壞。於是趙敬侯將都城遷往邯鄲。 當然,更深層的原因是,趙國經過幾代君主多年經營,到趙敬侯時期,已發展成為一個東方強國,準備進取中原,爭衡天下,但趙國西面的秦此時是秦獻公在位,已經開始了東進攻擊魏國的一系列軍事行動,遷都邯鄲,也遠離了秦國的威脅。

邯鄲位於太行山東麓的南北大道上,向北可以到達燕國,向南可以到達鄭國、衛國、魏國等地。在此基礎上,邯鄲周圍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優勢,促使邯鄲成為北方的軍事重鎮。

趙國遷都邯鄲背後的原因

趙國之所以遷離中牟,定都邯鄲,不是因為害怕秦國,而是因為戰國初期的魏國不斷向周邊擴張,從而給趙國南邊的疆域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

戰國初期魏國對趙國形成了完全的戰略壓制,還越過趙國邊境奪取中山,讓趙國如芒刺在背,所以趙國選擇了地理位置上相對易守難攻的邯鄲作為都城。邯鄲作為趙國遷都的新址,既是為了更好的發展,也是因為早期魏國太過強盛導致的。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關注作者,本文不盡之處請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