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健康扶贫精准发力拔穷根

昆明健康扶贫精准发力拔穷根

优质医疗资源送到村民家门口。昆明市卫生健康委供图

昆明信息港讯 (昆明日报 记者徐婕)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指导下,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积极与各部门对接协调,坚持高位推动,突出工作重点,强化保障措施,健康扶贫工程成效显著。截至2019年5月31日,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核准因病致贫返贫累计614户1754人;需大病集中救治18690人,已救治18630人,救治进度99.7%。

创新机制方便贫困群众

禄劝则黑村的钱启分,今年55岁,摔伤了手后住进禄劝忠爱医院外一科接受手术治疗。因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忠爱医院为她开通了“先诊疗后付费”、出院一站式结算的绿色通道。钱启分说,刚入院护士就来宣讲了健康扶贫政策,她只需负担不到10%的住院费用,这让她彻底放下顾虑安心养病。这要是在以前,她根本负担不起住院治疗费用,健康扶贫政策,为贫困家庭大大减轻了就医负担。

据了解,全市市级9家医院、14县(市)区县级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作为健康救助定点医疗机构,落实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机制,设立“贫困人口健康服务窗口”,开通绿色通道方便就诊。

贫困人口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免起付线,在县级医院签订先诊疗后付费协议后直接住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措施。医保报销和民政救助信息系统得到整合,实现患者信息共享,在定点医疗机构开放端口,建立起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东川区、寻甸县、禄劝县在窗口全面实现患者医疗费用一次性支付,已实现“三重保障”政策信息系统一次性结算。

“三个一批”助推农村健康

以往,“病倒一个、压垮一家”的事例频现。为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昆明市的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效果明显。

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昆明市对扶贫数据平台中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情况进行筛查,重点核查发病率高、费用高、影响生产生活能力的 93个病种,先后实施筛查后大病专项集中救治。2018年,大病集中救治率达99.2%,7类9种、9类15种和9类20种重大疾病均得到及时救治。

慢病签约服务一批。昆明市全面取消签约数量要求,优化家庭医生团队构成,聚焦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肺结核等重点慢病患者,定期分析家庭医生团队数量、团队签约居民数量、重点慢病履约数量等重点监测指标的整改动态数据,将“签而不为”居民逐步消减至零,切实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

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民政部门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救治对象加强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自付医疗费用超出10%的,由县级政府兜底保障,县级兜底保障资金由县区级卫生健康部门实施,对超支的医疗费用进行回溯清算。截至2018年4月25日,寻甸、禄劝、东川三个贫困县累计对医疗费用超标的79536人开展回补工作,累计投入回补资金3643.5527万元。

精准推进健康扶贫

截至2019年5月31日,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统计显示,昆明市已核准因病致贫返贫累计614户1754人;需大病集中救治18690人,已救治18630人,救治进度99.7%;2019年度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自付比例为8.6%,县域内救治率达到98.7%以上;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为76.26%,重点人群高血压患者签约率75.58%;糖尿病患者签约率为75.73人%;重性精神病患者签约率为62%;肺结核患者签约率为64.76%,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寻甸县175个村卫生室、禄劝县189个村卫生室、东川区148个村卫生室均已全面达标,其他非贫困县的26个贫困村卫生室也已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

2018年,市卫生健康委、扶贫办、财政局联合发通知并投入健康扶贫兜底保障市级补助资金1899.44万元,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人每年已补助30元的基础上,再增加30元,大幅度减轻了东川、寻甸、禄劝三个贫困县贫困人口就医负担。

全市14个县级人民医院全部达到《国家县级医院医疗服务基本标准》,均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全市各乡镇所在地的卫生院全部达标。寻甸县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 5.62张,每个村卫生室有3名乡村医生执业,每千名农村服务人口乡村医生数达到1名;禄劝县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 6.48张,每个村卫生室有2.37名乡村医生执业,每千名农村服务人口乡村医生数达到1名;东川区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 6.72张,平均每个村卫生室有2.35名乡村医生执业,每千名农村服务人口乡村医生数达到1.3名。

“16+16”促进城乡健康扶贫

目前,已有16家城市医院与寻甸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和16个乡镇卫生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建立起“16+16”帮扶机制,16家医院派出医疗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近300人次深入现场调研、指导工作,开展了业务技术带教培训,指导卫生院建立医疗管理核心制度,接收卫生院人员到城市医院考察学习和进修,派遣城市医院医务人员驻点帮扶。还派出管理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担任业务副院长,对卫生院检验设备进行调试校正,改进医院信息化系统应用模块,开展远程会诊和义诊服务,捐赠医疗设施设备,帮助部分卫生院建立急诊抢救室、手术室、中医和疼痛科门诊。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在医疗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能力和适宜技术应用、卫生院检验检测水平和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四个方面得到明显提升。

《昆明市贯彻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实施方案》规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门诊统筹中一般诊疗费由医保全额支付,普通门诊(包括28种疾病)医保报销80%(其中25类病报85%,14类慢病药品报销80%);在一、二、三级医院住院的合规费用,医保报销比例分别为95%、85%、80%;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实施零起付线;按50%比例降低大病报销起付线和提高支付限额;符合转诊转院规范的住院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到90%,个人年度支付的符合转诊转院规范的医疗费用不超过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省健康扶贫政策比较,一、二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为全省政策的上限值,三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达到80%;门诊报销80%的病种和住院报销的病种扩大到医保目录病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