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卡的技術發展史

1 中國的重卡技術來源於國外40年前的技術

1983年,中國與奧地利斯太爾普赫公司達成協議,引進了斯太爾91系列整車技術,隨同斯太爾進入中國的還有WD615發動機、採埃孚變速箱和斯太爾車橋。

而斯太爾91系列卡車,是1978年開發成功的,迄今整整40年。

中國重卡的技術發展史


發動機使用的是著名的斯太爾直列6缸直噴水冷WD615發動機,排量9.726升,馬力覆蓋範圍從220馬力到375馬力,扭矩覆蓋從635N·m到1400N·m,WD615動力完全符合當時中國的運輸需要,也使得斯太爾成為當紅明星。

中國重卡的技術發展史


斯太爾並不是一個獨立註冊的商標,而是作為一種車型在多家公司生產製造。1984年,中國重型汽車聯營公司成立,下屬的汽車製造廠有:濟南汽車製造廠、陝西汽車製造廠和重慶汽車製造廠,這三個製造廠均被授權生產製造斯太爾卡車和車橋。

從中國重型汽車製造廠分離出來的濟南汽車製造廠依舊叫中國重汽,陝西汽車製造廠成為了之後的陝汽重卡,重慶汽車製造廠也成為了上汽紅巖,在這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斯太爾成為了這些公司的旗艦產品。

中國重卡的技術發展史


2 內蒙一機引進的德國奔馳NG80卡車製造技術

奔馳NG系列卡車是奔馳公司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生產的一款重型卡車,在德國本土生產的時間段為1973-1988年。

NG是德語“Neuen Generation”取其兩個單詞的頭字母組成的車名,意為“新一代”,除載貨車底盤(B)及牽引車車輛型號(S)以外,其它車型前有字母有標註車輛用途,其中K=Kipper(自卸車底盤),A=Allrad(全路況底盤)AK= Allradkipper (全路況自卸車底盤)F=Feuerwehr(消防車底盤)。

中國重卡的技術發展史


與中國重汽引進的奧地利斯太爾技術相比,奔馳NG系列重卡更加成熟。70年代進口的奔馳NG73系列在我國的軍用和民用卡車用戶的口碑都相當不錯。奔馳NG系列在全世界使用都非常廣泛。

NG80無論從技術水平還是製造工藝等方面都處在世界領先水平。以其整車底盤車架為例,其不等寬、變截面、邊梁式魚肚型結構車架,是奔馳獨有的車架技術,採用有限元優化結構設計手段,在減輕重量、縮小體積的同時,大大提高了車架的抗彎強度、扭轉彈性和承受非對稱循環交變衝擊載荷的能力。使奔馳卡車在惡劣環境下的工作和生存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尤其是在戰時條件下的後勤運輸保障方面更加顯得得心應手。

中國重卡的技術發展史


經過與奔馳公司四年的艱難談判,1988年9月,在國家領導人李鵬的見證下,戴姆勒-奔馳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項目合作簽約儀式。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計劃引進奔馳NG80重型卡車製造工藝和技術,並且雙方還簽訂了技術支援合同,合約期為十年。該項目的製造任務下派給了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下轄的內蒙古第一機械製造廠。

中國重卡的技術發展史


當時斯太爾技術已經進入中國,採埃孚變速箱和WD615系列發動機成為國內比較成熟的技術。這些技術完全滿足了國產化奔馳的需求,無需再重新引進奔馳卡車的OM402動力系統和採埃孚的變速箱系統,也給投資減少了大量的成本。

雖說整車的裝配和製造技術已經成功引進了,但當時國內還沒有汽車生產設備能夠滿足奔馳NG80卡車的生產技術要求,為此中方投資了12億元從國外購買了先進的車架和駕駛室生產設備。

中國重卡的技術發展史


1996年,由內蒙古第一機械製造廠下屬的汽車製造廠正式命名北方奔馳重型汽車有限公司,而戴姆勒-奔馳與北方奔馳十年的合約期很快到期,2002年雙方終止了合作。

中國重卡的技術發展史


3 陝汽引進德國MAN卡車製造技術

進入新千年之後,陝汽和德國MAN公司進行全面技術合作,在引用德國MAN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優化改進。2003年9月19日,陝汽德龍F2000批量下線。陝汽的第三代產品也逐步登上歷史舞臺。通過不斷改進和完善技術專利,形成了L3000、M3000、F3000、X3000等系列產品,實現了市場需求的全面覆蓋。

中國重卡的技術發展史


早在2003年4月舉行的上海國際車展上,陝汽就已經成功牽手德國MAN公司,引進了MAN的F2000技術。在當時國內遍地斯太爾和日本卡車的運輸市場,一輛來自“德國”的卡車會顯得十分扎眼。

中國重卡的技術發展史


陝汽德龍F2000和陝汽奧龍S2000共同使用了濰柴生產的斯太爾動力,發動機功率覆蓋了169-331KW,排放標準達到歐Ⅱ,與發動機匹配的是法士特變速箱以及漢德斯太爾後橋。

4 今天風光無限的一汽解放和二汽東風,當年算不上重卡

2000年到2005年,這個階段的一汽解放正處於產品結構調整期,從第三代產品——解放柴油平頭車,到第四代產品——長頭拉煤王和加強型工程自卸車,再到第五代產品——奧威、悍威、大威等系列準重型車,解放遲遲沒有能推出自己真正意義的重型車平臺,解放的重卡銷售增長率和市場份額均在逐年大幅下降。

中國重卡的技術發展史


2000-2005年,一汽解放重卡銷量從48810輛增長到55970輛,五年總增長僅14.67%,增幅在六大老牌重卡企業中排名最低。

2000-2005年,一汽解放重卡市場份額從58.90%降低到23.78%,五年總下降35.12個百分點,降幅在六大老牌重卡企業中排名遙遙領先。

中國重卡的技術發展史


2007年7月15日,完全由一汽自主研發、歷經6年精心打造的解放J6正式下線投放市場。這是一汽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和里程碑意義的產品,它標誌一汽卡車產品結構調整的基本完成,由中型、準重型走向重型化的新時代。

解放J6不斷完善產品平臺和技術升級,2010年先後推出J6P11L機和J6平地板、J6牽引、J6自卸、J6載貨全系列新車型。經過多年的持續產品結構調整,解放目前終於形成以重型車為主導的產品結構,重型車佔解放總銷量比例達到70%以上。厚積薄發,解放在2009、2010兩年連續實現重型車銷量行業第一,重拾“十五”初期的輝煌。

中國重卡的技術發展史


2005-2010年,解放重卡銷量從55970輛增長到230671輛,五年總增長312.13%,增幅在第一陣營企業中排名第二。

2005-2010年,解放重卡市場份額從23.78%下降至22.67%,五年微降1.11個百分點,降幅在第一陣營企業中遠低於東風;五年裡解放市場份額排名從前三年的第2進入後兩年的第1,再次穩居行業第1陣營榜首。

中國重卡的技術發展史


可以說,2010年之後的解放,才真正實現了重型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