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實現業務與IT的融合

隨著互聯網+轉型的不斷推進,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和廣泛雲化成為IT發展的“新常態”,只關注IT基礎設施、系統與應用軟件的穩定性與性能狀況的傳統運維手段,越來越難以滿足企業業務高速發展的需求。

互聯網+時代的業務運維是IT運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產物,是運維管理在雲計算、大數據技術推動下的必然結果。業務運維是以用戶體驗為核心,以業務價值為導向,嚴格遵循業務運維監控指標體系和業務運維考評規範。

通過梳理業務系統、支撐系統和管理系統的業務流程,對業務數據和IT性能進行大數據採集、整理和關聯分析並實時映射到全局業務拓撲圖上,藉助數據可視化工具呈現出來,從而幫助管理者在紛繁複雜的業務數據和IT性能數據中找到業務規劃和企業發展的方向,實現應用性能的持續提升和業務的高速增長。

以互聯網成熟度最高的電商行業為例,當IT系統發生故障,通過瀏覽器、手機應用訪問電商平臺的廣大用戶會第一時間得到業務不可用的報錯信息,傳統IT面向技術和基礎架構的運維模式由於缺乏對業務系統的深入瞭解。

在接到運營部門反饋的業務故障投訴後,需要對各種關聯繫統的網絡、應用、數據庫、主機進行逐一排查,故障處置週期長、效率低,對業務造成嚴重影響。

因此,互聯網+業務與IT的融合首先要求企業轉變傳統運維模式,在對基礎架構和系統的運行質量進行主動式運維監控的同時,從真實用戶體驗的視角出發對業務系統的實際支撐環節進行關聯和透視,並以此為基礎構建起企業業務運維支撐平臺。

企业如何实现业务与IT的融合

業務運維支撐平臺的構建要從業務系統、業務管理和IT支撐三個維度入手,對所有IT系統進行有效梳理。

  • 業務系統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基礎,也是業務數據產生的源頭,從功能上覆蓋企業的營銷規劃、銷售管理、客戶管理等,具體包括ERP系統、交易系統、訂單系統、支付系統、物流系統、供應鏈系統、CRM系統等;

  • 業務管理解決企業內部人員、績效問題的組織系統,包括業務流程、業務結果、業務效率和業務評價等;

  • IT支撐則不但要覆蓋傳統IT運維IT基礎設施監控,還要包括針對網絡、應用端主動監控和應用性能管理的相關產品模塊;

這三個維度的系統和數據構成了業務運維的三維立體模型,並根據業務指標與用戶體驗指標建立起基於業務質量的動態監控指標體系,形成相應的S-KPI、KQI,為後期業務運維建立指標基礎。

企业如何实现业务与IT的融合

運維部門把業務系統、業務管理和IT支撐服務模塊遵循三維模型映射到底層應用拓撲,再從業務流程環節對設備、平臺、雲資源、應用/服務、外部API進行梳理和關聯,得到業務拓撲的分層邏輯架構視圖,通過基於用戶行為的端到端全棧性能問題定位、基於全球分佈式網絡的用戶體驗主動感知、基於雲端壓力測試平臺的業務容量規劃系統具對不同數據源的業務數據和性能數據進行實時採集、處理、預測和關聯分析。

最後,把業務指標數據、性能指標數據和趨勢分析、預測數據在業務運維大屏上進行實時展示。

  • 運維人員可以業務視角開展系統運維工作,第一時間發現業務性能瓶頸,快速準確的定位問題,提升業務和系統性能綜合管理能力;

  • 運營人員能夠實時瞭解前端用戶體驗、後端業務系統與底層基礎設施架構之間的關聯關係,正確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 企業管理者能夠根據數據分析報表進行準確的商務決策,從容應對快速變化用戶需求和激烈的市場競爭。

業務運維在企業的落地,能夠基於大數據技術對現有IT系統進行快速而高效的信息整合,圍繞用戶體驗和業務價值實現用戶、產品、業務環節之間實時交互和有效交流,讓生產、經營和管理的網絡化和扁平化成為現實,為企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轉型打下堅實的基礎。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眾號:imciow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