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的厚黑学:只有脸皮厚、心肝黑才能成就大事?

汉高祖刘邦在攻克咸阳、灭亡秦国之后,有两名楚国降臣来投靠,为后来消灭项羽埋下了伏笔。这两人便是

陈平韩信,一文一武。 用兵诡诈,陈平擅长阴谋;用兵者功高震主而被忌,阴谋者反覆无常却受宠;前者遭遇“狡兔死、走狗烹”,后者却在险难的环境中屹立不倒。在汉初名臣里,陈平的才能高超而人品低劣,却能够在高祖杀功臣时独善其身、在吕后剪除诸刘时步步高升、在文帝光复汉室后又得以善终,陈平的官场厚黑学功夫,可谓近乎极致。

陈平的厚黑学:只有脸皮厚、心肝黑才能成就大事?

汉初明相陈平(?-前178年)

陈平的脸皮不可谓不厚

精通厚黑学的人都知道,这门学术的精髓在于“脸皮厚,心肝黑”,所谓“我有面,我自厚之;我有心,我自黑之,取之裕如,无待于外。”而陈平就是厚黑式的人物。

《史记·陈丞相世家》说陈平小时候家里贫穷,但他很喜欢读书,哥哥也很疼爱他,他从不下地耕田,而是到各处去游学,寄生在长兄的家里。陈平长得高大帅气,人们常嘲笑他说:“贫何食而肥若是?”嫂子也很鄙视他,说:“有叔如此,不如无有。”结果哥哥听到后,竟然为了陈平而休了自己的妻子。这事后来可能被传言成了陈平跟嫂子偷情,所以周勃和灌婴才对刘邦说“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

陈平好吃懒做的恶名传遍乡里,而且他又是眼高手低之人,所以娶妻成了大问题,据说是“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直到后来他才娶了个五次改嫁的富家女,成日借丈人家的财富来度日,其

脸皮不可谓不厚。

陈胜起兵的时候,陈平前去投靠魏王咎。可能是品行受人诟病,他很快就被谗言所陷害,只得背魏投楚,跟随项羽一起入关破秦。在汉军还定三秦后,陈平帮助项羽击降殷王,项羽封他为都尉。不料殷地很快就被刘邦夺取了,陈平怕被项羽追究守土之责,竟然封金挂印、投靠了敌人。这样,陈平在短短的几年内,先后投靠魏、楚和汉,可谓是“三姓家奴”了。政敌也常常攻击陈平的忠诚度,说他是“反覆乱臣”。在汉朝内部,陈平也是反覆投靠各种势力派别。高祖在位的时他忠于高祖,却在捉樊哙时留有一手;吕后称制时他赞成分封诸吕,却又怀有异心,暗结周勃;吕后驾崩后他又与大臣共诛吕,迎立文帝。其为人反复无常,见利忘义,只求保身自存而已。

陈平的引荐人魏无知也知道其人品行低劣,所以在回答刘邦的质问时,只是说:“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在纷纷乱世里,陈平的才能正是刘邦所需要的,而他的品行不可不必追究。况且刘邦自己也曾推子女坠车、请分其父一杯羹,无德之甚,尾生、孝己的品行对他又有意义呢?

当陈平自己去向刘邦解释时,他又显露出了厚颜的一面,对自己的反覆毫不隐晦,干脆说谁能用我、我就追随谁;对受贿的事实他也不做辩解,反而说“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资。”面对如此厚脸皮之人,恐怕刘邦也会自叹不如。

陈平的厚黑学:只有脸皮厚、心肝黑才能成就大事?

厚黑学三境界

陈平出了什么奇计使匈奴自愿解围?

汉高祖七年,冒顿单于引匈奴军攻打太原,刘邦亲自率军迎敌。冒顿假装败走,诱汉兵深入。刘邦追击冒顿至平城,汉人的步兵尚未赶到,冒顿趁机纵四十万骑兵把刘邦围困在白登山上。在七天里,汉军内外不得相救,粮饷几乎耗尽。陈平便给刘邦出了一计,让他厚结冒顿的妻子阏氏。阏氏被说动后,便转向冒顿说:

“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王亦有神,单于察之。”

冒顿当时正怀疑韩王信心怀二心,怕他跟汉兵通谋,又被阏氏说动,这才解围一角,让刘邦得以逃生。白登之围的危机之所以能够解除,陈平的计谋十分关键,然而陈平究竟是怎么说动阏氏的呢?《史记》把这件事写成了一个谜,说:

“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莫得闻。”

后来我们才在桓谭《新论》的残篇中发现一点材料。桓谭是两汉之交的人,当有人问他陈平为高帝解白登之围究竟出了什么计策时,他回答说:“

此策乃反薄陋拙恶,故隐而不泄。”认为陈平的计策虽然解了围,但是有伤国体,让人羞于谈论,所以才“隐而不泄”。桓谭说在刘邦被围七天后,眼见情况危急,陈平便秘密对阏氏说:为了解救汉高帝,汉朝已经派人在国中搜寻美女,准备进献给冒顿单于以求放条生路。如果美女送到了单于身边,阏氏就会因此而失宠,还不如放高帝离去,这里汉人也就不会送美女来了。阏氏本是嫉妒心强的妇人,所以才积极劝冒顿解围,使刘邦得以脱身。

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么陈平的计策也太过于厚脸皮了。他利用妇人的心理弱点来达到目的,而置国家尊严于不顾,堂堂大汉天子居然需要通过进献美女来解除军事困境,而不是浴血奋战、以身殉国,宜乎“其计秘,世莫得闻”也。

陈平的厚黑学:只有脸皮厚、心肝黑才能成就大事?

白登之围——汉帝国的耻辱

陈平的心肝不可谓不黑

精通厚黑学者,除了脸皮要厚外,心肝还得更黑。

在楚汉对峙时,陈平曾以万斤黄金行离间于楚国,但战局还不见好转。楚军强攻荥阳,汉军绝粮,陈平便采取了极其黑心的做法——他命两千名女子披上甲兵,趁夜出东门,诱使楚兵四面攻击。然后自己跟刘邦率二十余骑从西门逃去,牺牲掉了这二千名女子的性命。

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还历数了陈平历次黑心的表现,说“陈平,小人也。”韩信帮助刘邦夺取天下,第二年就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被人诬告谋反。作为当朝大臣,陈平不是弥缝君臣间隙,而是依顺刘邦猜忌的心理,继续挑拨离间。

他先是问刘邦:“人之上书言信反,有知之乎?”

刘邦回答:“未有。”

陈平又问:“信知之乎?”

刘邦又答:“不知。”

话已至此,应当继续提醒刘邦无凭无据的流言不足信,不要妄生嫌疑、猜忌臣下。没想到陈平却向刘邦暗示韩信的威胁,说天下精兵尽在于楚、陛下身边的大将都不如韩信会用兵,所以韩信是个大威胁,而要想铲除这个威胁,就得用阴谋。在陈平的唆使下,刘邦最终以游云梦之名,绳缚了韩信,并且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贬他为淮阴侯。而陈平也在韩信的倒台中获得了利益,与刘邦剖符定封,成为户牖侯。

陈平的官场保身之术

正因为精通厚黑之术,使得陈平成了汉初官场的不倒翁。在晚年,刘邦连 、萧何都不信任,却仍还是宠信陈平。临终托孤之前,还不忘叮嘱吕后要重用他。

陈平在刘邦和吕后之间也善于揣时附势,刘邦曾命陈平和周勃在军中斩杀樊哙。陈平心里盘算着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又是刘邦的故人,自己如果奉命把他杀了,一方面要得罪于吕后、另一方面如果刘邦反悔,自己免不了要背锅。于是他只把樊哙抓住,送往长安,让刘邦自己处置,自己不卷入刘邦和吕后之间的矛盾。不料在运送樊哙的路上,刘邦病死了,陈平惧怕吕须的谗言,连夜回长安奔丧,并请求宿位宫中,获得了吕后的信任。

在曹参死后,陈平与王陵共为丞相。吕后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的意见,受到他坚决反对;左丞相陈平却趁机迎合吕后,说:“今太后称制,王诸吕,无所不可。”因此得以取代王陵的位置,晋升为右丞相。

陈平的厚黑学:只有脸皮厚、心肝黑才能成就大事?

在吕后称制的末年,“陈平患诸吕,力不能制,恐祸及己。”便听从陆贾的建议,私下交结周勃,在吕后驾崩后,共同推翻了诸吕。文帝继位后,陈平故意让周勃做右丞相,说自己的功劳不如周勃。这其实也是厚黑之术,他把最大的功劳给了周勃,就是把周勃顶在前面,避免自己因功高被猜忌。而且他知道周勃是将才,不适合做宰相,以后右丞相的位置还是会回到自己的手中。

结果周勃果然不堪重任,主动请求谢兵免相,自此“陈平专为一丞相”,这种以退为进的做法就是《老子》说的“将欲取之,必故予之。”太史公说陈平“本好黄帝、老子之术”,可以说陈平把黄老的阴谋巧诈发挥了出来,但他也有自知之明,他没有“阳假仁义之名,阴行厚黑之实”,而是坦率地说:

“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

陈平以阴谋厚黑之术在险恶纷乱的政治环境中得以保全终身,但却因阴谋的名声而累及子孙,他的封国传到曾孙的时候就被取消了。阴谋厚黑之术毕竟不是正道,用到极致自然可以免祸保身,但如果才能不足,那便《周易》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