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大改革後,面臨的是壯年失業還是安享晚年?

早在2018年,關於社保改革的文件就已經陸陸續續登臺,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

《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明確社保改革路線圖,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社保徵收主體變更,二是社保費率調整,三是社保險種改革。

社保大改革後,面臨的是壯年失業還是安享晚年?

接下來,讓小編為您一一解讀“社保改革”~

社保大改革後,面臨的是壯年失業還是安享晚年?

改革解讀一:社保徵收主體變更

社保統一由稅務局徵收,是否意味著企業將要大幅度裁員來減少社保的支出?

社保大改革後,面臨的是壯年失業還是安享晚年?

《改革方案》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社保的徵收主體的變更為何會影響企業用人,甚至有可能帶來“大裁員”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社會保險費用的徵繳流程。一般來說,企業按照國家規定的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等五大社會保險費繳費比例申報,例如,基本養老保險費繳費比例28%,其中,企業20%,職工工資中扣除8%。而企業的繳費基數是職工實發工資的總和,其構成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工資和年終獎等。例如,100個員工的實發工資總和為100萬,那麼最後企業需要為他們繳納的保險費就是100萬x20%=20萬(除少見的不繳、少繳情況之外)。

社保大改革後,面臨的是壯年失業還是安享晚年?

在改革之前,由於社保的徵收部門有兩個:社保部門和稅務部門。並且實際上,為了降低用工成本,不少企業都不會按照我們的實際拿到手的月平均工資來繳納社保,也就是說交個稅和交社保的基數是不一樣的。改革以後,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反而起到強制徵收的作用,本質上是有利於規範企業的繳費行為,也能夠有效阻擊企業漏繳、少繳社保的問題。

但是,全額繳納高費率的社保費,對於不少中小企業而言,是一記不小的打擊。以上海2018年單位和個人五險一金繳納比例為例:

社保大改革後,面臨的是壯年失業還是安享晚年?

比如某人月薪10000元,嚴格按照上面的比例來繳納社保,如果不計算個稅,那麼最後到手的工資是10000-10000*17.5%=8250元;

企業更慘,需要承擔的費用合計10000+10000*38.2%=13820元,相當於每發10000塊工資企業需要多承擔3820元。

這對於很多人來講覺得不划算,工資看起來不少但實際到手的就捉襟見肘啦,企業更不樂意,明明10000塊的薪水,反倒多承擔幾千塊。在社保改革之前,也就是社保和個稅分開收的時候,稅務部門不知道員工實際工資,企業也可以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向社保部門為員工繳稅,但改革以後,這些都不可能了——別說加班福利、升職加薪,就怕壯年失業,成了個無業遊民。

社保大改革後,面臨的是壯年失業還是安享晚年?

然而,也有很多人持中立意見,認為正是國家考慮到企業繳納社保的不易,所以實施了“社保費率下調”的改革,所以企業是否會承受更大的用人壓力,還需要且走且看。

改革解讀二:社保費率調整

養老保險繳存比例降至16%,養老金提高是否意味著可以安享晚年?

社保大改革後,面臨的是壯年失業還是安享晚年?

根據報告以及最新的消息,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地可降至16%;養老金擬按平均約5%的幅度提高。

報告顯示,目前北京、湖南、甘肅、寧夏、重慶、四川、貴州、江蘇、安徽、江西、新疆、山西、上海、天津、湖北、廣西、河南、海南和雲南等19個省份宣佈下調企業養老保險費率,其中上海從21%降至20%,其餘省份由20%下調到19%。此外,兩會中確定降低企業色社保繳費負擔,不得自行對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

另外,《關於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明確:提高養老保障水平。從2019年1月1日起,按平均約5%的幅度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

社保大改革後,面臨的是壯年失業還是安享晚年?

政策一出,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歡呼。單看養老保險費用降低,養老金提高固然是一件大好事。

但是這次改革,還有一個政策,就是“延遲退休年齡”,其中男性提高到65歲相應的女性提高到60歲。

這樣做將會多收五年養老保險少發五年養老金。而且許多人認為養老保險只需要繳納15年便可以停止,其實15年只是一個繳納底線,實際上,如果超過15年,則繳費年限越長退休金就越多。那麼考慮個體繳納社保的老人,大都是城市裡的老居民,以前有口糧,後來口糧取消,下崗等政策養老金基本都是自己繳納的,這個時候,對於個人繳納的這批人而言,延遲退休帶來的壓力會大大增加。

而企業的職員也需要多承擔幾年的養老保險,雖然影響不大,但考慮到老人的身體狀況,延遲退休確實讓一批人感到了身處晚年的壓力!

最後,社保大改革事關每個人,而對於改革之後會否面臨“壯年失業”,還是能幸福地“安享晚年”,都需要視情況而定論。但一個成熟法治的社會,離不開標準和規則!

——人民理賠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