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吸烟经济学:健康、风险与希望

文︱老佛@佛系戒烟。《戒烟这点事儿》专栏作者,戒烟三年的“前老烟枪”。宣传戒烟,推广戒烟方法,用亲身经历总结的经验和科学知识帮助更多朋友成功戒烟。关注老佛,回归健康生活!

原创文章,今日头条首发,转载请获授权!

穷人的吸烟经济学:健康、风险与希望

前几天老佛看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人要有钱了,该怎么花?

要说这个问题也没那么复杂,按照德云社郭老板的说法,有钱了就应该是这么造:美好的一天应该从大肠刺身开始,外加胡同口来两套煎饼果子,吃一套我扔一套;吃饱喝足就是烟了,左手红塔山右手玉溪一边点两根,吧嗒吧嗒就图个“混合型”口感。

有钱就这么任性。

穷人的吸烟经济学:健康、风险与希望

在这里老佛声明,纯属段子,切莫真造,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特别是香烟,别说有钱了,没钱更不能这么吸。为啥?是因为对于咱们普通百姓穷苦大众来说,吸烟带来的伤害更大,要远大于“有钱人”。

吸烟有害,穷人更受伤?

说到这里有朋友表示,吸烟有害健康这个道理我懂,但为啥人穷更受伤?难道人有钱了就百毒不侵、金刚不坏了,吸烟伤害就小一些了?老佛这不科学吧?

其实也不是说有钱人就金刚不坏之身,主要是跟吸烟的成本有关。是的你没有看错,对于烟民来说,“过烟瘾”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健康成本,一个是经济成本。

穷人的吸烟经济学:健康、风险与希望

首先是健康成本。正如老佛在专栏里反复提到的,长期吸烟主要对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这是吸烟付出的健康代价。

目前吸烟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民众最大的“健康杀手”,每年导致超过100万人死亡,杀伤力是交通事故死亡(年约九万人)加上艾滋病死亡(1.8万人)人数总和的将近十倍。吸烟致人死亡的武器主要包括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在内的三类慢性疾病和肺癌、食道癌、胃癌在内的三类恶性肿瘤。

穷人的吸烟经济学:健康、风险与希望

吸烟导致的六大疾病,图片来源:我国烟草所致疾病负担研究

具体到每个人身上,由于体质、环境、遗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非所有人一定会得癌症,但大多数长期吸烟的老烟民都无法避免罹患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的慢性疾病。

从生理层面来看,穷人也好富人也罢,大家在生理层面没什么不同,吸烟付出的健康代价是一样的。

其次是经济成本。这里主要是购买香烟的花费,以及由于吸烟导致疾病产生的治疗费用。和富人相比,吸烟给低收入群体带来的巨大伤害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

穷人的吸烟经济学:健康、风险与希望

穷人的吸烟经济学

吸烟的经济成本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购买香烟的费用,以及由于吸烟致病所产生的医疗费用。

首先,购买香烟的消费挤占了低收入人群原本并不宽裕的生活费支出。

根据2013年中国部分城市的吸烟状况统计数据显示,烟民日常的香烟购买费用中位数达到了10元/包的水平。如果按照大部分烟民每天一包的吸烟量计算,月购买香烟的花费达到了300元。

穷人的吸烟经济学:健康、风险与希望

▲机制卷烟的价格和相对收入价格统计。图片来源:2013~2014中国部分城市成人烟草调查报告

穷人本身收入水平较低,如果要再分出一部分用于购买香烟这些成瘾性消费品,那么相应的用在食物、教育、医疗的花费就会减少。

对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300元或许仅仅意味着一顿饭或者一两件衣服。但是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300元足以成为他们改变贫困状态的重要途径:例如给子女增加教育方面的投入,能够让他们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从而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发展机会,从而摆脱贫困;积极治疗尚处在轻微阶段的疾病,阻断发展成重大疾病导致高额医疗费用的可能性;甚至是每月投入三四十元参与消费型大病医疗保险,都可以大大降低因为家庭成员生病而发生致贫返贫的风险。

穷人的吸烟经济学:健康、风险与希望

其次,患病后昂贵的治疗费用给病人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压力。

长期吸烟的情况下,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患病率很高。无论是慢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还是恶性肿瘤(肺癌、食道癌、胃癌),都会产生昂贵的治疗费用。

穷人的吸烟经济学:健康、风险与希望

根据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2013全国范围内的单次住院治疗费用已经达到了8350元,而额外的护理费用、长期服药费用等等都给患者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虽然得益于近些年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普及,我们大部分国民都能够获得基本的医疗保险保障,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医疗保险并不能将全部治疗费用涵盖其中。

来自2013年的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显示,在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中,低收入人群中仍有超过22%的人未住院治疗;其中未住院治疗的首要原因是经济原因无法承担医疗费用(13.9%)。

穷人的吸烟经济学:健康、风险与希望

穷人的吸烟经济学:健康、风险与希望

▲需住院未住院情况统计,图片来源: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

相对于富裕阶层常常拥有健全的医疗保险保障,罹患疾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用多种医疗手段和资源来救治,低收入阶层常常无法负担癌症等重大疾病带来的高额医疗费用,不得不因为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过早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这实际上加剧人群间的不平等。

穷人的吸烟经济学:健康、风险与希望

第三,无力挣脱因贫困的怪圈。

一般来说烟民都是家里的成年男性,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作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一旦患病就无法正常工作,让家庭失去基本收入来源,家人可能也要停止上班或上学来照顾患者。根据统计显示,在2014年由吸烟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达到了767万人年,平均每例减少寿命15年,也就是说烟民比非烟民平均寿命缩短15年。主要劳动力的丧失无疑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家庭和家人常常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家庭成员罹患重大疾病的时候,人们往往举全家之力尽力救治,这进一步加剧了低收入家庭因病致贫的风险。

穷人的吸烟经济学:健康、风险与希望

目前在我国,有9.2%的农村家庭因病致贫。当家庭种出现慢性病人时因病致贫的几率是无慢病患者家庭的2倍。相对富裕阶层,因病致贫使得很多低收入家庭不得不放弃未来发展机会(例如子女中断学业)来应对目前困境,这使得他们陷入贫困的怪圈,难以通过子女教育获得更好就业机会的方式摆脱贫困的状况。

控烟政策最主要的受益群体。

目前我们国家制定烟草控制政策,基本是按照世卫组织mpower烟草控制框架来进行的。主要方法包括监测烟草使用、保护人们免受吸烟危害、提供戒烟帮助、警示烟草危害、禁止烟草广告促销以及提高烟税等。提高烟税是其中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穷人的吸烟经济学:健康、风险与希望

▲不同控烟措施对比,数据来源:健康中国2030控烟的必由之路

由于低收入人群和青少年群体对价格更敏感,随着香烟售价的提高,不少人就会出于成本的考量而退出吸烟行列,从而降低群体的整体吸烟率。同时由于烟税的提高,政府税收不会受到大幅影响,降低了政府推行控烟政策的阻力。

根据数学模型测算,如果当前的香烟售价提高50%,政府增加约660亿美元收入,同时随着更多人退出吸烟行列,未来五十年里将保护超过两千万人因病过早死亡,超过1300万人免于因病致贫的局面。相比较高收入群体,贫困人口将是烟草控制政策的最大获益者。

穷人的吸烟经济学:健康、风险与希望

写在最后

国家控烟政策是从群体的层面进行吸烟率的整体削减,这种方式对个人而言更像是“非自愿地”、“不得已地”。

对我们每个人,特别是低收入群体而言,必须真正认识到,吸烟是一个非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不需要香烟也能够过得很好,吸烟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更是对家庭不负责任,吸烟是可以戒除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摆脱烟瘾的陷阱,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真正有利于改善家庭经济、提高生活质量的花费中,比如子女教育、营养开支、医疗保险等等,生活才会越过越好。


参考文献:

1. 中国无法承受的代价-烟草流行给中国造成的健康、经济和社会损失。世界卫生组织,2017.

2. 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2013.

3.姜垣, 刘黎香, 杨焱, et al. 健康中国2030控烟的必由之路[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8, v.26;No.174(04):5-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