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短,氣不夠用,用經方有效

小 編 導 讀

呼吸急促,感覺氣不夠用,氣短不能相續,這在中醫上屬於短氣病。何故引起短氣病?王三虎教授認為病因主要是兩個方面。如何解決它?王三虎教授選擇用經方來幫助患者。短氣病,用經方,看名家王三虎的辨治之妙。

氣短,氣不夠用,用經方有效


我對短氣病的病因、病機、辨證論治有獨到見解,並取得了良好療效。我認為短氣病是因發汗不徹及飲水偏多而致肺氣不宣、微飲停留引起,臨床分為發汗不徹、肺失宣發,肺氣閉塞、微飲停留,微飲停留、氣機不暢,中陽不足、微飲不化,先天陽微、氣化不利五型論治,還要在辨病的基礎上進行辨證論治。

其實,最早診治的這個病例我就親臨其境。劉女士,55歲,陝西蒲城人。自述哮喘3年,遍求中西醫無效。2010年5月初,託親戚到我家求治。其人形體偏瘦,精神如常,述說病情經過細緻入微、滔滔不絕,我耐著性子聽了後說,“你只覺短氣,怎麼就成哮喘了呢?你只讓人家教授給你平喘藥,難怪無效。摸其脈弦,觀其苔薄,這是短氣病。《金匱要略》專門講了胸痺心痛短氣病,這幾個病是並列的,有鑑別診斷意義。張仲景用了兩個方劑,但在臨床上一下定不了是以上焦肺氣失於敷布,還是中焦氣機不利、痰飲微停,乃中上二焦同治,方用茯苓杏仁甘草湯和橘枳薑湯合方:茯苓20克,杏仁15克,炙甘草6克,橘皮12克,枳實12克,生薑12克。6劑,每日1劑,水煎服。6月初,患者專程到我家,我急切地問,你吃了藥咋樣?她說,6副藥吃完就好了。你看,一點事沒有。我反問,病已痊癒,找我何干?她說,以前買的貴重止喘藥咋處理?我笑謂,不是我讓買的。

氣短,氣不夠用,用經方有效

在這以後我以這種方法治療了好幾例患者。如:黎先生,男性,53歲,廣西柳州人,2014年5月17日初診。自述二十餘年來反覆發作性短氣不足以息,胸悶異常,神疲乏力,必須躺下休息一天才如平常。初時兩月發一次,而後愈發頻繁,至今年5天發作1次。曾行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心臟彩超等檢查,均未見有何異常。服炙甘草湯、生脈散等不見效,大劑量的四逆湯有副反應,繼而又服了瓜蔞薤白半夏湯,均無效驗。其妻建議找我另闢蹊徑。據症診為短氣病。證屬肺氣閉鬱,稍有微飲,以上中二焦同治為法,方用茯苓杏仁甘草湯合橘枳薑湯:茯苓30克,杏仁12克,炙甘草6克,橘紅15克,炒枳實15克,生薑15克。5劑,水沖服,日1劑。第二次來訴仍有發作一次,但症狀減輕,當時正在看電視,仍可堅持看完節目,不必躺下休息,約2小時後稍緩解,原方加旋覆花12克,茜草12克,蘇木12克,龍血竭6克。第三次來時加水蛭9克。至第六次診訴已8日未發。再連續服藥月餘,至今未見覆發。

在臨床經驗的基礎上,我還進行了理論歸納。我認為,短氣病的病因有二,一是發汗不徹,《傷寒論》48條說得很明確,“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梁華龍通過對文獻研究認為,汗出不徹、肺氣閉鬱,故而出現了短氣。

二是飲水偏多,《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曰:“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短氣病的病機是肺氣不宣,微飲停留。短氣病的病位主要在胸中。短氣病的特點是“亞健康狀態”,是輕微的病症。看似平常人,不影響生活工作和學習,但經常自覺呼吸短促,氣不夠用,總覺房間憋悶,喜歡開窗透風。從虛實來分,多是實證。

學經方,用經方,與經方為伍,治病救人,這是王三虎教授的經方人生,也是眾多中醫人士學醫之路的縮影。跟著王三虎教授一起,感受經方人生,體悟中醫之博大精深。

氣短,氣不夠用,用經方有效

《經方人生》

本書是王三虎教授中醫生涯的縮影、學術淵源的復現、經方學用發展的總結。心路歷程、求學探索、筆記論文、師友交往、臨證感悟、思想火花、困惑選擇、會心之樂,娓娓道來,體現出文獻性、故事性和實用性的統一。本書為中醫愛好者必備的指導性讀物。(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經方人生》(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王三虎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