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離職率高的背後是無奈!不要跟90後談夢想,直接給錢

劉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導讀:

之前一篇“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辭職信火了之後網上出現了很多網友五花八門的辭職信,辭職本來看起來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為什麼會突然讓這麼多網友關注評論呢?很多老闆說現在的90後太難管理,稍微說兩句就辭職了,有些辭職可能連工資都不要了第二天在公司沒看見人,打電話一問辭職不幹了。其實這種現象極大可能是公司的薪酬模式導致。

說到辭職信,自從95後進入職場後,各種辭職信,還真讓人印象深刻。

今天筆者帶大家一起盤點下,那些經典的辭職信。

90後離職率高的背後是無奈!不要跟90後談夢想,直接給錢

江西一名19歲女子從事電商客服工作,但因態度不佳,被老闆唸了兩句,因此遞上辭職信。不過,最讓前輩哭笑不得的是,女子遞交的辭職申請表上竟寫著「我要像風一樣自由」,掀起網友熱議。

90後離職率高的背後是無奈!不要跟90後談夢想,直接給錢

這位同學,不想混日子,因為還沒到安逸的時候...

簡直是95後辭職信的一波清流,三觀還是可以的。

90後離職率高的背後是無奈!不要跟90後談夢想,直接給錢

像夢一樣自由,回家養豬...

有夢想是可以的,不過真養豬了,你會發現可能並沒有那麼自由...

因為,要餵豬,要給豬打疫苗,

還要考慮銷售問題,可能還會面臨環保問題...

90後離職率高的背後是無奈!不要跟90後談夢想,直接給錢

文言文學得不錯,不知道領導能否看懂...

90後離職率高的背後是無奈!不要跟90後談夢想,直接給錢

現在不追劇,不追熱點,都看不懂95後的辭職信了...

職場氛圍如同後宮一樣,確實會讓人很難受

企業管理者,是時候要重視下文化體系建設了

90後離職率高的背後是無奈!不要跟90後談夢想,直接給錢

這個足夠簡潔明瞭,一針見血!

馬雲曾經說過:

員工的離職原因很多,只有兩點最真實:

1、錢,沒給到位;

2、心,委屈了。

90後離職率高的背後是無奈!不要跟90後談夢想,直接給錢

綜上所述,具體分析如下:

錢少事多離家遠,位低權輕責任重,前途渺茫美女少,上班太早下班晚,節假日少福利差,老闆是個小土豪,同事是個大傻逼

據統計:90後平均下來是7個月離職!

也就是說現在的與一般來說的半年就離職一次。

前幾天網上看到一個段子:你為什麼辭職?

腹脹,老闆畫的大餅太大,消化不了!

90後離職率高的背後是無奈!不要跟90後談夢想,直接給錢

有的網友回答得特別妙:

“不是年輕人吃不了苦,而是年輕人不願意當傻子了。”

“不是年輕人吃不了苦,而是年輕人越來越不好騙了。”

“不是年輕人不能吃苦,而是現在的中年老年人,需要用能否吃苦的洗腦方式,

讓年輕人給他們掙錢,並堵死他們替代自己的道路。”

“我為什麼要吃苦,吃苦我能得到什麼?

你剝削了上一輩人的勞動力,還想低成本剝削下一輩的勞動力,

你咋不上天跟太陽肩並肩呢?!”“你們能提供更高的工資,

能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沒有幾個年輕人是不願意吃苦的。

如果你讓我們吃苦,只是為了最好的剝削,

對不起,我們不願意!”

對於以上,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吐槽!

很多網友表示不是不能吃苦耐勞,而是很多公司沒有給到相應的激勵無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很多公司在對員工激勵的時候往往都是以畫大餅的形式,員工並沒有得到實際性的東西。不要跟90後談夢想,90後比誰都清楚自己的夢想,比誰都清楚自己要什麼。

如何讓員工和企業共成長共發展?

首先在薪酬體系上給予清晰的定位和規劃,不但要給員工短期利益,還要給長期利益。讓每一個業務員從進公司的第一天就知道自己的未來和發展方向,時間越久或業績越好的業務員才不會輕易離開企業。

【宏成諮詢獨創--內部盈利3P模型】

1、〖IOP(內部事業合夥人) 〗

以管理層為中心,建團隊做增值,分享增量收益,持續推高盈利。

2、 〖POP(內部項目合夥人)〗

以貢獻者為中心,向內挖掘空間,實現全員經營,共享開源節流。

3、 〖PSP(增值期權計劃) 〗

以核心層為中心,做強做大事業,企業倍增利潤,員工收穫財富。

90後離職率高的背後是無奈!不要跟90後談夢想,直接給錢

如何設計更有價值的股權激勵,重要的操作建議

建議一:一手收錢、一手分錢。

說明:必須想辦法讓員工出錢獲得分紅權、股權。

建議二:高層有股、中層有份、員工入夥。

說明:股權、股份、合夥人是三種不同的模式。高層可得到股權、中層擁有股份、有價值的員工成為合夥人。

建議三:短期做薪酬激勵、年度做分紅激勵、長期做倍增激勵。

說明:員工每月的薪酬有激勵,年底根據入股或入夥的情況獲得分紅,未來企業經營好了,股權和股份可以拿到更多的分享。

建議四:進入有門檻、退出有規則

說明:員工成為股東或合夥人,應該設定相應的條件。有進入更要明確退出規則。相比而言,股權的退出較難,股份居其次,最容易退出的是合夥人。

建議五:投資有收益、貢獻多分配

說明:內部股東同外部投資人不同的是,內部股東投入的不只是錢,還有貢獻和價值,因此,在設計股權激勵時,一定要衡量員工的投資與貢獻兩大維度。投資高、佔股多,收益則大。貢獻多、價值高,也會較大地影響收益。

建議六:權益可分置、組織新生態

說明:股東的權力和利益是可以分開設置的,比如投票權(參與決策權)、文件簽署權與分紅收益權、增值收益權等是可以相對分拆的。其實,很多內部股東並不在意前兩項權力,他們更關注的是收益大小、回報高低。另外,企業可以構建合夥人制度,適當授予內部合夥人一定的參與權和經營權,讓內部合夥人推動企業變革和發展。

建議七:因需而設、以效定型

說明:每家企業適用的股權激勵模式可能各不相同,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設定。當然,選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容易落地、分步實施、效果卓著。、

90後離職率高的背後是無奈!不要跟90後談夢想,直接給錢

本文講述的薪酬模式,在《績效核能》一書中有系統研究和表述,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並附送獨家配套視頻學習資料,前100名贈送諮詢師線上輔導一小時服務,更有機會和本書作者面對面交流。

分享是一種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期待你的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