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給他不行嗎?"老人幫孫子搶孩子的玩具,寶媽處理方式太機智

父母應該要教會孩子怎麼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公共道德。但是生活中往往會有一些父母忽視素質的培養,違背這些公共道德,觸犯到他人的合理利益。這會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也是對孩子素質教育的一大挑戰。


"你這孩子真小氣!"老人幫孫子搶女兒的玩具,年輕寶媽機智處理

林媽媽是一個年輕的寶媽,她前幾天帶女兒小玉去超市購物,逛到玩具區的時候,小玉看上了一款玩具,它在售貨架上面只剩下最後一個了。孩子就求媽媽買一個,媽媽看她成績也不錯,而且也很久沒給她買玩具,於是就同意了。

她和孩子剛拿了玩具,帶孩子正在結賬的時候,一個老太太也帶著孫子過來看玩具。她的孫子往售貨架上看了看,又看了小玉手裡的玩具,說:"奶奶,就是她手上的這個!只有最後一個了。"老太太二話不說,想直接從小玉的手裡搶過來,沒想到小玉把玩具從拿著改為抱著,老太太搶不到。

老太太又採用了別的招數,說:"你這孩子真小氣,這是我孫子昨天看上的,他很喜歡這個玩具,讓給他不行嗎?你們老師沒有教你們分享嗎?"說完還叫他孫子一起上來搶。小玉緊抱著玩具不放,都快要哭了。

林媽媽對老太太的這種行為感到不齒,她從女兒的手裡拿過玩具,讓老太太停止搶的動作。她說:"老太太,做人要遵守社會的秩序,我們先拿了這個玩具,你們後面上來就搶,你們是強盜嗎?還說我們家孩子小氣,那你不小氣的話,把你的錢給我們啊,分享一下啊。"老太太說:"你是我的誰啊,憑什麼給你啊?"媽媽機智地反駁說:"對啊,那我們也憑什麼給你啊?"

她轉頭去跟女兒說:"小玉,我們不能像這個奶奶一樣做,知道嗎?別人的東西是別人的,不能一見到別人的東西就搶,如果你在外面搶人家的東西,那就是不好的行為。"

老太太被懟得說不出話,有些人聽到爭吵就圍了過來,老太太自知理虧,連忙拉著孫子就走了,還數落了孫子一番。不得不說,林媽媽的處理方式太機智了,不僅回懟了老人,還順便教育了女兒,並且還維護了女兒的自尊心, 一舉多得。


當孩子的東西被搶時,父母要怎麼去做才合適?

1. 讓孩子先處理

家長讓孩子知道,對於他自己的物品,他擁有不分享的權利,所以別的小孩搶了自己的東西,要先自己去拿回來。如果孩子實在是拿不回來,讓他去求助家長幫忙,家長這時候就要保護孩子,通過合適的辦法把孩子的東西拿回來。

2. 不要因為別人的錯誤行為而讓自己也跟著犯錯

有的孩子喜歡搶別人的東西,如果自己的孩子也學習模仿這種壞行為,這就有很大的不利影響。家長要給孩子做好道德教育,以別人的錯誤當做自己的警戒線,不要跟隨別人的錯誤,同流合汙,變成一個品行不好的人。

家長要機智地根據實際情況來維護孩子和自身的合理利益,維護公共道德,給孩子做一個正確的表率,讓他在這種反面教材中加深對自身素質的培養。

今日話題:當你孩子的東西被搶時,你會怎麼處理?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