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井陉有个“狼窝”,记者实地探访!

井陉县于家乡狼窝村是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村庄,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该村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独具风格。承载时代记忆的古戏楼、古廊房、古学堂等,见证了狼窝村的文化传承。

独具匠心古建筑

狼窝村位于井陉县西南,距离县城15公里,隶属井陉县于家乡。据李氏族谱记载,明万历年间,李氏一族由井陉县乏驴岭迁此居住,后陆续迁入梁氏,与另一支李氏族人以开荒种地为生计,共同生活于此。后来又有高、马两姓族人相继迁入。因此地荒无人烟,经常有狼群出没,沟边多有“狼窝”,人们便以狼窝为村名延续至今。这样算来,狼窝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河北井陉有个“狼窝”,记者实地探访!

建于明清时期的古阁

狼窝村的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尤以分布于旧村不同方位的明清古建筑匠心独具。

村内有清风巷、北斗巷、福寿巷三条古巷。清风巷位于村东口,拱门东依高氏古宅,西连李氏古宅,为砖石结构,条石砌墙,石板拱券,砖瓦飞檐,匾额书“陋巷清风”,字迹苍劲有力,显示为“光绪二十九年修建”。巷旁石礅、石座排列整齐,内通古道,外映古槐,两旁建筑古朴,巧夺天工,清风徐徐,令人赞叹不已。沿古街自下而上,经北场李氏古宅,跨石板坡小道,街左便见北斗巷拱门依房墙立石柱,石券脸、石飞檐,砌石匾上书“光联北斗”,该巷先直后曲形似北斗,共八院,俱是梁氏旧宅。福寿巷在北斗巷上校院对面,由于排场的大门,俗称“老大门”,石头迎峰,青砖砌垛,木头插梁,灰瓦盖顶,槐木大门,拐角门墩。门口宽2米、高3米,匾书“寿山福海”,字迹苍劲,建筑气势宏伟,构造古朴大方,现存石礅一副。但见门内布局合理,四套院落,各成一家,亦俱是梁氏后人,进门第一户门楼题“山岚成趣”,可惜因年久失修,现已倒塌。

河北井陉有个“狼窝”,记者实地探访!

古朴的民居

狼窝村的古戏楼也不可不提。据创修碑记载,古戏楼始建于大清咸丰三年二月,它的建成改变了狼窝村有戏无楼之憾事。戏楼在三间地窑上用三行大石头做基础建起舞台,砖木石结构,硬质木头插梁,四梁八柱,青砖拔角,坐南朝北,青瓦盖顶,飞檐斗拱。狼窝村的戏剧剧种为晋剧,自清代始,村里便成立了晋剧演唱队,后又有戏班、文艺宣传队等,长年到矿区、山西等地巡回演出,人称“井陉第二晋剧团”。在这座古戏台之上,狼窝村的新戏、旧戏交替登台,场场叫好,热闹非凡。

本报记者 杨惠玲/文 张晓峰/图

文化底蕴有传承

狼窝村不仅石头建筑古朴典雅令人称赞,而且也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村,为井陉县“四大文化村”之一。村里的古廊房、古学堂,都见证了该村的文化传承。

狼窝村的古戏楼对面就是古廊房,廊房后是一所学校,这是狼窝村最早的学堂。只见石头台阶、砖门柱、砖合券,门额上砖雕“国民学校”字样。门内有石券窑,正房三间,厢房四间。学堂大门临街,后院有石房六间,院落宽敞,鹅卵石铺地。这是狼窝村的开明绅士梁素墩投资兴建的。1917年,梁素墩筹资买地聘请教师,建成了井陉县南第一个私立学堂“楸荫山房”(后改为“国民学校”),一改狼窝村没有学校的历史。梁素墩自任校董,建校舍30间,置课桌椅50套,打旱井两眼,全部费用由他一人承担,学生不分男女、不分贫富、不论本村与外村的,均可免费读书。这所学校的规模在当时可谓不小,能容纳60多人听课。梁素墩对狼窝村的无私奉献为狼窝村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村内人才辈出。

河北井陉有个“狼窝”,记者实地探访!

井陉天路边上的狼窝村


如今的狼窝村学校位于村北最高处,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狼窝人高瞻远瞩、自力更生,兴建起独具风格的阶梯式教室,每间教室长10米、宽6米,间隔10米。当时六个生产队各建一个,石墙瓦顶,三角架木梁。下面一排依山势地基券窑,上面盖楼,尽显狼窝村石匠的功力。最上面的正堂引人注目,前厅四方石块做柱子,浮雕眉毛边,拱券上记载着建成的年代。门外两棵柏树亭亭玉立,记录着岁月的沧桑。曾有一年,学校有学生400多人,小学、初中、高中俱全。学校建筑合理的布局、坚固的结构、一步一步高的风格,成为狼窝村一处具有对称美的特殊建筑。

和睦邻里传佳话

狼窝村民风淳朴,从村子“串院”“共门”等建筑形式及村人自古至今和睦相处即可见一斑。

“串院”就是依山势、依坐向串联在一起的院落,即排房式院落。这种建筑格局在狼窝村尤为突出。“陋巷清风”古巷就是典型的串院居住方式,一户挨一户,院院相连。由于生活上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邻里交往日益频繁。古人云“谁家东西也不可能置全”“家家难挂无事牌”“帮人就是帮自己”“河滩石头总有一磕”“你争我占两败俱伤”,久而久之,这样朴素的为人理念在村民的心中扎下了根,和睦相处的风气就逐渐形成并延续至今。

河北井陉有个“狼窝”,记者实地探访!

“陋巷清风”古巷。

“共门”的现象在狼窝村也比比皆是,有多家共门、多院共门。“多家共门”一般是指本家族兄弟较多,另家立灶,仍居住在一个院子里,共走一个大门。“多院共门”是一个门里有多个院落,如“老大门”就较为典型。当时老大门里住着七八家,并非同姓,起初胡同口也没有“老大门”,偶有东西丢失,免不了互相猜疑。某日一位老者召集各户,商量建“老大门”一事:各户摊钱,共建此门。大家积极响应,一呼百应,于是清代同治年间建成“老大门”。自此以后,失窃现象销声匿迹。

在“串院”的兴建过程中,为了省料省工、坚固经久,既节省每户占地,又扩大房屋空间,从而形成了邻里两家“共墙不共地”的现象。改革开放后,狼窝村在新建的排房中,这种建筑方法仍在延续。

狼窝村祖祖辈辈邻里和睦的传统,在儿孙的骨子里扎根。随着女儿的外嫁、狼窝人外迁,狼窝村这种和睦相处的风气被传为佳话。

来源 |石家庄日报 杨惠玲/文 张晓峰/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