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显圣志传14:两显圣救沈氏父子

关帝显圣志传14:两显圣救沈氏父子

话说嘉靖丁巳年,锦衣卫经历,绍兴人沈炼,字贞余,一生为人耿直,无所忌讳。当时江西人丞相严嵩和他的儿子严世蕃,专权误国,杀害忠良,朝中大臣没有一个人敢侧目看他父子二人。满朝的官员没有一个不去趋炎附势,谄媚他们,晚上送金,白天送银,天天如此。当时有几位名卿大佬,上奏皇帝,弹劾他父子二人,如阁老夏言,天官李默等都反而被严嵩父子陷害,而死于非命。于是哪里还有人敢说个不字。

先时,沈炼考中进士,还没有当官,在草野间,心中抱了许多不平,经常题诗说:

彩笔会随雁塔名,葵心矢向日边倾;

豸冠未获倚仙杖,且听西湖十里莺。

他常说:“我沈贞余,肝肠如雪,意气如云。”后来他历任溧阳、茌平、清丰县令,为官清廉,颇著政绩,为百姓所称道。他被提拔到京城,从来没有贿赂过严氏父子,严氏父子厌恶他,这就是:

生平报国心如火,岂向东风化作灰。

沈炼一向雅慕关将军和诸葛武侯的为人,更醉心武侯的前后出师表,与关将军的辞曹一书。

关帝显圣志传14:两显圣救沈氏父子

一天,沈炼在京邸中闷坐,读关帝辞曹书,书中有:“日在天之上,普照万方;心在人之内,以表丹诚。夫道之在天者日也,其在人者心也。心常在则名不朽,而气若生。”他把这八句反复吟诵,说:“真是千古不磨灭的语言,天上没有太阳,就变成黑夜;人没有赤心就心灵暗钝。暗昧的人是因为做了不忠,不孝,不悌,不守信用的事情,杀人利己,明抢暗骗,无恶不作。”又读武侯的前后出师表,读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哭说:“这是我一辈子为国的肝肠。”沈炼的存心就是这样。沈炼当上了锦衣卫经历,心中想到:“严嵩父子的恶,神人公愤,只因朝廷宠信他,我官职微小,说了也没有益处。要找个机会,才好下手。这两个大奸臣留在朝廷一天,就危害国家一天。我应该拼死弹劾他一本,学习张子房在古博浪沙推击大铁锤,刺杀秦始皇,虽然没有击中,也给世人作为好榜样。”于是沈炼上奏弹劾严嵩父子,历数严党专擅国事,排斥异己,遍引私人居要地,吞没军饷,战备废弛,致东南倭患猖獗,北方俺答寇掠京畿等十几条罪状,严嵩看见奏疏,更加对沈炼咬牙切齿,于是通过朝中议政,以沈炼诽谤大臣,沽名钓誉,让锦衣卫重打一百杖,贬到保安州(今河北涿鹿)为民。后人有山坡羊曲同情他:

短疏披陈忠义,指做无端狂悖。

三闾远放,生憔悴,时事非忧,君心乍灰。

寒蝉比比真多辈,鸣凤寥寥还是谁?

鞭笞孤臣,万死宜边陲,妻孥万里随。

关帝显圣志传14:两显圣救沈氏父子

沈炼的妻子徐氏,次子沈衮、三子沈褒和才满一周岁的沈袠,也一起随父被贬到边远的地方。长子沈襄在家。又有人作山坡羊曲悲咽他们:

不在深闺幽闭,却向边关安置?

裙钗有甚滔天罪?乐唱随。

何如田舍妻,鸾封锦诰添荣贵。

马足车尘,耽禂危流离,家中却怎知?

羁縻何年得放归?

关帝显圣志传14:两显圣救沈氏父子

话分两头,却说宣府卫有一个舍人,姓贾名石,字介夫。他的哥哥为本卫千户已经去世,没有儿子,按照规矩,应该归贾石承袭官职。无奈当权的严嵩,凡是要袭职的人要重重地贿赂他,才可以。贾石因此不愿意去谋这个官,寄情田园,常与妻儿在柳荫树下,看小厮们插秧耕田,经常自吟诗说:

耻将侠骨媚当权,汗马空云奕世传,

五斗微官安足恋,一蓑且卧绿阴畴。

又有仙人吕洞宾用曲咏田畴的光景说:

绿映芳塍,绿映芳塍,香回高陇,杨柳野花开遍。牛羊齐放,草木妆点,牧童儿挂蓑闲眠。

初日到人边,照树林深处,几村庄院,乱水声中有犬吠,山凹裹动炊烟来饷耕夫家,远看许多妇子兢走南阡。

这贾石看了耕田,加上天气融和,不知不觉在柳荫下面睡熟了。他的妻子见贾石睡着了,也不惊动他。贾石梦中走到一座关王庙,关王对他说:“你一向自称忠直,现在有一位忠直的人沈炼来了。”忽然间,陇上田夫相互喊吃饭,把贾石惊醒了。只有妻子在他旁边,他对妻子说:“古怪,古怪,今天一定遇到好人。”他想,沈炼最近弹劾严氏父子,被打了一百杖,可能经过此地。关帝的话,不可不信,于是相邀妻子回家。

沈炼夫妻和孩子来到贾石庄,大雨淙淙,雨停止时,天将要黑,夫人徐氏说:“孩儿可寻一个旅店安歇。”正是:

暮雨潇潇添新潦,四野迷残照人归,柳外桥。

关帝显圣志传14:两显圣救沈氏父子

公子沈衮和夫人与沈炼,慢慢地走出柳桥外,看见一屋檐,他们一家人就在屋檐下检点被雨飘湿的衣服。那贾石被关王托了一个梦,心中放不下,正要看是什么人要到来,忽然看见屋檐下面有一行人,老老小小,举止异于常人。他想,如果是商贾,怎么又带家小?如果是官员,怎么又没有随从?好古怪,你看他:

四顾彷徨,并没有欢笑,何故走荒郊,好似无枝鸟。

贾石走过去问:“官人尊姓,从哪里来?”沈炼回答:“在下姓沈,从京城来。”贾石说:“听说京城有个沈经历,上奏朝廷,弹劾严嵩父子,莫非官人就是他吗?”沈炼说:“正是在下。”贾石说:“原来是沈大人,小弟仰慕多时,有幸在此相会。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寒舍距此不远,等小工担了行李,请您和家眷同到寒舍住几日如何?”沈炼说:“怎么好打搅您呢?”贾石回答说:“不妨。”于是大家离开屋檐,同贾石一起行走,你看这山村景致:

几折疏篱竹径,一弯流水孤村。

冒雨鸟投丛树,随烟客到柴门。

到了贾石家中,分宾主坐下,让妻子接徐夫人到内室。沈炼说:“穷途之中,遇见高贤,三生有幸。”贾石说:“您是忠臣义士,我相见恨晚。”不一会,摆上酒食,欢快畅饮,好像老朋友。贾石把沈炼留在贾家庄,把几间茅屋给他们居住,教子读书。有诗说:

一抹青山黛色,数橼茅屋书声;

物外 无相识,此中更少相迎。

关帝显圣志传14:两显圣救沈氏父子

那天严嵩要打死沈炼,却没有打死他,只得把他流放到保安州。严嵩哪里肯放过沈炼,于是叫杨顺和路楷二人,上奏弹劾沈炼,一定要把沈炼摆布死才肯罢休。二人 得了这个旨意,于是诬陷沈炼与白莲教主萧芹一起建焚香大会,造下符箓与妖术,暗图叛逆。奏本上后,杨顺马上命令罗铠带领刀斧手五十名说:“可速往贾家庄,将沈炼火速拿来,拿来不必见我,直接投入死囚狱中,我亲自发落。”罗铠领命而去,到了贾家庄,拥入沈宅,将沈炼锁住。沈家大小不知道是什么缘故,罗铠说:“我奉杨总督钧牌,前来拿你,不许停留半刻。”夫人哭问:“到底是什么原因?”罗铠回答说:“自己做事自己知道,何须问我?我只管马上缉拿去,送到死囚监狱监禁。”后人有诗叹说:

犴狴狰狞守铁门,愁云低锁贯城昏;

此间日月应难到,那得光明照覆盆。

没有两天,严嵩取旨赐沈炼死,于是沈炼饮鸠而亡。第二天,杨顺和路楷又上奏说:“沈炼虽然被诛杀,他的妻儿一定知道实情,按道理应该连罪。”奏本上奏,严嵩于是下檄文到浙江,逮捕长子沈襄。檄文传到宣府卫,捉拿沈衮、沈褒,小儿子沈袠因为年幼被免。将沈衮和沈褒逮捕,当场用杖打死,说:“使沈家没有后。”沈襄,也被捉拿,发配到杨顺那里问罪,沈襄不肯诬招叛逆,被杨顺严刑拷打,快要打死。沈衮、沈褒的尸骸人们不敢收,狱卒毛义暗暗地将他们掩埋,正是:

偷将香骨埋林樾,一片阴云愁乱写。

关帝显圣志传14:两显圣救沈氏父子

明朝国法,凡是死囚,按例要给一天饭吃,第二日将被处斩。狱吏把饭端来给沈襄吃,沈襄自知将要被杀,只得强迫自己吃饭,坐以待毙。忽然沈襄闻到一阵香风,头上彩云飘舞,关圣云中说:“我汉寿亭侯关某,沈襄你忠义之子,因此我特来救你。你不会死,马上会被释放。”狱卒听见关圣的吩咐,没有不惊讶的。先前杨顺路楷妄杀平民冒功,升官时,当时有人作菊花新曲讥讽说:

千村兵火痛伤心,四野全无鸡大音。

将帅毒民深,更比那虏人犹甚。

沈炼当日曾经有诗讥讽说:

云中一片虏烽高,出塞将军已著劳。

不斩单于诛百姓,可怜冤血染霜刀。

这天,刑科给事中吴时来,上奏一本,弹劾杨顺说:“杨顺领军饷六十万,敌寇至,竟然按兵不动。桃松寨是鞑靼一个祸水女人,杨顺失策接纳她,还夸她盛德。鞑靼酋长辛爱来要桃松寨,杨顺张皇失措,被鞑靼打败。而宣大御史路楷,接受杨顺贿赂,不仅不将实情上报,还想方设法帮他蒙混过关。兵部尚书许论治边不力,他们结党营私,请求惩罚他们。”奏疏上呈,杀沈襄的事情于是暂时停止了。

圣上嘉靖皇帝正在设醮祈福,看了奏疏,龙颜大怒,下旨用枷锁将杨路二人解押到京城问罪。锦衣卫骑马急去,严嵩一时间难以救护,沈襄也上书为父亲伸冤。圣旨下来,将杨顺和路楷二人即日腰斩。沈炼因为忠言获罪,非常值得可怜,追封表彰他的忠直。他的妻子徐氏召回原籍,所没收的家产由府县如数退还。沈襄替父伸冤,人称他为孝子,他本来是诸生,当了一年多的廪膳生员,恩准他为贡生,授知县的职位。沈炼的遗骨让他的儿子装殓送还乡,并赐谕祭奠。后人有诗咏说:

一报深冤恨已偿,只悲遗骨在边疆;

明朝又是尘沙道,雪暗云黄各断肠。

吏部选派沈襄为湖广安乡县令补录,沈襄的母亲徐氏,他的妻子闻氏,弟弟沈袠原来分隔两地不得相见,现在在一处团圆。正是:

兰玉凋零信不通,天涯聚首泪西风;

今朝再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关帝显圣志传14:两显圣救沈氏父子

沈襄为安乡县令,修建关帝庙,早晚礼拜。后来穆宗降诏说沈襄敢做敢为,一身正气,赠光禄寺卿,他的一个儿子为大学士。后人读沈炼一家的事迹,有临江仙词一首说:

石火电光权与势,笑他枉自强梁。

怎知节侠与忠良,生前波浪险,死后姓名香。

万事到头多反覆,放宽些子何妨?

急须躲离是非场,

红牙低按月,绿醑浅飞觞。

注:许论,人名,明朝官员。

明朝又是尘沙道,明天早上又要开始在尘沙飞舞的道路上跋涉。

据《三言两拍·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记载,上帝怜沈炼忠直,沈炼去世后授北京城隍之职。

蔡氏 白话译文

热文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