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好雞苗的管理?雞苗管理方法介紹

雞苗指的是剛出生不久的小雞仔,對於養雞來說,雞苗質量的好壞對於養雞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影響。在養雞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雞苗的原因而造成各種意外事件。因此,對於養雞戶來說,做好雞苗的管理就顯得十分重要。那麼,應該怎樣做好雞苗的管理呢?雞苗的管理技術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雞苗的好壞關係到以後產蛋的高峰,所以前期的雞苗育雛尤為重要。

怎樣做好雞苗的管理?雞苗管理方法介紹

  一、合理飼養

  雞苗一般在孵出後24~26小時開食。開食後可將小米、碎玉米等飼料,撒在紅色或綠色的塑料布上面,讓雞苗練習啄食,3天后再逐漸換為配合飼料。飼餵次數,一般1~45日齡每天飼餵5~6次;46日齡以後飼餵4~5次。每次不宜飼餵得太飽,要少喂勤添,以飼餵8成飽為宜。隨時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1~4日齡,最好飲5%的溫紅糖水,以利於雞苗腹中剩餘蛋黃的吸收利用。飼餵時要隨時注意飼料的消耗變化,飼料消耗過多或過少,都是雞苗患病的先兆。

怎樣做好雞苗的管理?雞苗管理方法介紹

  二、加強保溫

  保持育雛室適宜的溫度,是育雛成功的重要條件。雞苗剛出殼後,身上絨毛稀少,抗寒能力極差。雞體新陳代謝旺盛,而採食量少,而體溫調節中樞尚未健全,自身所產生的熱能不能維持生理熱的需要。因此,育雛必須搞好人工保溫工作。一般初生雞苗,室內要保持33~35℃,以後每週降低約2~4℃。待30~40日齡後,才可停止人工保溫。目前人工保溫所用的熱源有煤爐、保溫炕、電力保溫傘、保溫箱、煙道、紅外線等。養雞戶可根據自己的現有的實際條件而宜,確保育雛室溫度適宜。

怎樣做好雞苗的管理?雞苗管理方法介紹

  三、溼度調節

  雞苗適宜在相對溼度60~65%左右的環境條件下生活。如果育雛室溼度過大,可勤換墊料,不讓飲水打溼墊草,同時還可以通過加強室內通風,來降低溼度;如果溼度過小,可在熱源上燒水,或在人行道上撒水增溼。

怎樣做好雞苗的管理?雞苗管理方法介紹

  四、合理光照

  在雞苗1~2日齡,可採用24小時全天候光照,使雞苗熟悉環境,以便於吃食、飲水。但照明燈光不宜過亮,一般以每20平方米安裝1盞25W電燈泡為宜。至3~14日齡,只夜間餵食時開燈即可,白天不必開燈,以便於雞苗休息以促進生長髮育。2周齡後,如果天氣溫暖晴好,可降雞苗放到室外去活動。但開始時活動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半小時左右為宜。以後活動時間可逐漸延長,使雞苗的到充足的陽光和充分的運動,以增強雞體的抗病能力。

怎樣做好雞苗的管理?雞苗管理方法介紹

雞苗養殖

  五、飼養密度

  育雛室的飼養密度不宜過大,一般以每平方米麵積飼養1~7日齡的雞苗20只左右為宜。以後隨著日齡的增大,逐漸減少飼養只數。育雛室內如果飼養密度過大,不但容易造成雞苗生長髮育不良,發病率提高,而且還會增高死亡率和殘次率,從而降低飼養效益。

怎樣做好雞苗的管理?雞苗管理方法介紹

  六、通風換氣

  育雛室應特別注意通分換氣。1只雞苗一分鐘要呼吸50次以上,呼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氣體。同時,雞糞中還不停的釋放出氨氣。如果育雛室不及時排除這些有害氣體,換進新鮮的空氣,就會導致雞苗生長髮育不良,感染呼吸道疾病、瞎眼等。育雛室通風換氣與保溫是一對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辦法就是:

  1、窗戶不安玻璃,釘白紗布或塑料布,隨時起釘,讓室內進行間斷的通風換氣,即可通風,又可保溫。

  2、在每天中午氣溫高時,進行開窗通風換氣。

怎樣做好雞苗的管理?雞苗管理方法介紹

  七、保持環境安靜

  雞苗非常膽小怯弱,對周圍環境的微小變化,都非常敏感。外界的任何干擾都會雞苗嚴重的驚群,致使雞苗互相擠壓而引起死亡。因此,育雛室要注意保持環境安靜,防治貓狗等進入驚擾;拒絕參觀。因為參觀不僅驚擾雞苗休息,而且還會傳染疾病。

怎樣做好雞苗的管理?雞苗管理方法介紹

  八、搞好防疫

  雞苗常患的疾病主要有:白痢、球蟲病和新城疫(即雞瘟)。預防這些疾病,除了保持育雛室清潔衛生,室內外用具和飼飲用具天天清洗消毒外,還要對症進行藥物防治:

  1、雞白痢:預防雞白痢,可在雞苗1~20日齡時,在飼料內添加.03%的土黴素或合黴素。

  2、球蟲病:預防球蟲病,可於雞苗21日齡開始,在飼料裡添加0.04%的痢特靈,喂3天,停2天,反覆飼餵到15~45天。

  3、新城疫(即雞瘟):預防新城疫,可在雞苗15日齡時,用雞新城疫Ⅱ系弱毒苗滴鼻。

怎樣做好雞苗的管理?雞苗管理方法介紹

  以上就是關於雞苗的養殖管理技術的介紹。從上面我們知道,相對對養殖成年雞來說,其實做好雞苗的養殖管理更加不容易,一方面由於雞苗的身體系統比較不完善,其抵抗力遠遠不如成年雞,因此患病率和死亡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由於雞苗受飼養環境的影響較大,也就是說雞苗更依賴於養殖環境,因此養雞戶有必要對雞苗的養殖環境進行相應的管理,這樣才能幫助雞苗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