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重度狭窄患者治疗后,老人说“脑瓜清亮了”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气温渐降,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开始逐渐增加,患者轻则头晕、恶心,重则影响意识和肢体运动。

近日,即墨人民医院收治了几名脑血管重度狭窄的患者并做了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前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作性肢体无力、麻木、言语功能障碍,术后症状消失,效果理想。

70多岁的刘大爷近几个月来总是反复出现左侧肢体乏力麻木,头痛头晕,劳累后甚至出现左侧肢体不能活动,短暂性脑供血不足反复发作,近日到即墨人民医院就诊,通过脑血管彩超和MRA检查显示:右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行介入脑血管造影检查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直接在局麻下行介入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术中通过球囊扩张并植入支架将即将要闭塞的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消除。术后刘大爷头痛头晕症状和肢体乏力、麻木症状都没有了,并且感觉头脑清楚,不迷糊了,用他自己的话说“脑瓜清亮了”。

60多岁的王大妈症状较刘大爷更多,反复出现右侧肢体麻木乏力,发病时伴有言语不清的语言功能障碍,反应迟钝,来院就诊,颈动脉彩超未发现明显异常,MR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C4段狭窄。行介入脑血管造影检查示左侧颈内动脉C4起始部重度狭窄,直接在局麻下行介入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术中通过球囊扩张并植入支架将即将要闭塞的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消除。(见以下视频)术后王大妈的肢体麻木乏力症状没有了,再没出现言语不清的症状,反应明显好多了。

脑血管狭窄早发现、早治疗,不仅能缓解临床症状,更重要的是降低了脑血管急性闭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几率,降低致残致死率,改善生活质量。

脑血管狭窄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造成脑血管狭窄的原因很多,动脉硬化狭窄者往往为40~80岁的中老年人,颈椎病也是脑血管狭窄的诱发因素。脑血管狭窄使得脑内血流减少,脑细胞就会缺血死亡。随着狭窄程度的加重或血管闭塞会表现出责任血管区域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常见的头晕、头痛、呕吐、视听减退、言语失利、突然跌倒、肢体麻木、甚至偏瘫,失语,意识不清、严重者昏迷及死亡,临床上又称缺血性脑血管卒中发作,俗称“中风”。而此时即使经过最佳的治疗,多会留下肢体的残疾或其他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编辑: 刘守龙]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8862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