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長期擔任日本聯合艦隊旗艦的長門號戰列艦怎麼樣?生不逢時

曾長期擔任日本聯合艦隊旗艦的長門號戰列艦怎麼樣?生不逢時

超級戰列艦“大和”

現在提到二戰時期的日本聯合艦隊,最具代表性的軍艦應該是超級戰列艦“大和”了,大和號戰列艦堪稱舊日本海軍的巔峰之作,也是世界海軍史上最強大的戰列艦之一。但在二戰前後的日本,出於保密考慮,大多數人是沒聽過大和號的,在當時的日本國民心中老當益壯的長門號戰列艦才是最能代表日本海軍的軍艦。

曾長期擔任日本聯合艦隊旗艦的長門號戰列艦怎麼樣?生不逢時

“日本造艦之神”平賀讓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交戰國英德之間爆發了“日德蘭海戰”,這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列艦決戰,也對各國海軍發展造成深刻影響。日本海軍總結“日德蘭海戰”的經驗教訓,認為低速、高火力、重裝甲的戰列艦已經難以完成戰略決戰任務,要研發一款新型高速戰列艦,兼顧航速、火力、防禦三個方面,作為新“八八艦隊”的核心,這就是長門級戰列艦,長門號是該級戰艦的首艦。

明治維新以來,日本海軍發展深受英國影響,打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的主力艦基本都是從英國購買,後來日本自造的主力艦也是使用英國人的圖紙,長門級戰列艦是第一艘完全由日本人自行設計、具有日本特色的主力艦,被稱為“第一型純日本血統的戰艦”。長門級戰列艦由“日本造艦之神”平賀讓主持設計工作,於1916年完成初始設計,1917年正式定型,首艦“長門號”於1917年8月28日在吳海軍工廠開工建造。

曾長期擔任日本聯合艦隊旗艦的長門號戰列艦怎麼樣?生不逢時

長門號戰列艦

長門號戰列艦上使用了當時日本能弄到的所有最新技術,首先是雙聯裝410毫米口徑主炮,一共四門,以兩兩疊起來的方式佈置在艦首和艦尾,火力碾壓主炮口徑360毫米的歐美一眾主力艦;其次是安裝了最新式的燃油專燒鍋爐、蒸汽渦輪、4軸三葉螺旋槳推進裝置,最高航速達到26.5節,長時間保持了速度最快戰列艦的記錄;防禦方面使用重點防護的設計理念,加大彈藥庫、動力艙、炮塔等重要部位,以及水平裝甲、水線以下裝甲等易受攻擊部位的裝甲厚度,非重要部位減少或取消裝甲,以減輕船重。

長門號戰列艦上有兩項獨具日本特色的設計,一是塔式艦橋,就是在前主桅採用7根支柱支撐的高大的圓錐結構檣式桅樓,頂端設立指揮所,既方便軍艦遠距離炮戰時的觀測和指揮,還堅固不易中彈受損;二是帶60°傾角的“勺型”艦艏,可以避免勾住鏈系水雷的鏈條,減少艦艇觸發水雷的風險。長門號戰列艦的設計理念基本上被此後日本主力艦繼承,就連著名的大和號戰列艦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放大版的長門號戰列艦。

曾長期擔任日本聯合艦隊旗艦的長門號戰列艦怎麼樣?生不逢時

華盛頓會議

1920年11月25日正式完工之後,長門號戰列艦成為當時世界最大、最快、最強的戰艦,但由於國際局勢變化,長門號沒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一戰結束後,世界沒有迎來和平,而是陷入新一輪軍備競賽中,隨著時任美國海軍部長丹尼爾斯“建設一支世界上最強大、最優秀的海軍”的口號,美國、英國、日本、法國、意大利等國開啟了龐大的造艦計劃。但建設大海軍耗資巨大,各國都被飛漲的軍費開支壓得透不過起來,再加上爆發了經濟危機,列強們都頂不住了,1921年11月在美國號召下召開了華盛頓會議,商討限制海軍軍備,經過近三個月的明爭暗鬥,簽署了《五國海軍條約》,

根據《五國海軍條約》規定,禁止建造標準排水量超過3.5萬噸的主力艦,主炮口徑不能超過16英寸,長門號戰列艦滿載排水量3.9萬噸,主炮口徑410毫米,絕對超標。因此為了避免英美等國的干涉、敵視,日本對外宣稱長門號最大航速僅有23節,以顯示對歐美各國25節航速的主力艦沒有威脅,這樣一來長門號戰列艦在世界上的名聲自然就一般般了。

曾長期擔任日本聯合艦隊旗艦的長門號戰列艦怎麼樣?生不逢時

長門號戰列艦

一戰到二戰之間這段時間,世界相對和平,長門號戰列艦作為日本聯合艦隊旗艦沒有作戰任務;而出於保密考慮,像出國訪問、環球巡航等任務也不會讓它去,可以說長門號在很長時間內與其說是戰爭兵器,不如說是激勵日本國民士氣的“吉祥物”。就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長門號被日本海軍作為戰略決戰的主力艦謹慎使用,在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海戰等戰役中打了個醬油,並沒有投入一線作戰。

而等到1944年,日本海軍連續損兵折將,軍艦嚴重不足,不得不出動長門號戰列艦的時候,美國大批航母編隊已經牢牢控制住了海戰主動權,長門號只能被動挨打,連續被美軍航母擊傷,於1944年11月25日被調回日本本土修整。而隨著戰局日趨不利,日本本土燃料、物資嚴重不足,長門號再也沒有遠航過,只能停靠在橫須賀鎮守府坐等日本戰敗投降。總之長門號戰列艦就是一個紙面數據強大,但沒有任何出色戰績的戰艦,可以說是生不逢時,錯過了大炮鉅艦最後的輝煌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