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抗战初期陈寅恪曾主张降日,不知真假?

在战前和抗战之初,陈寅恪对与日之战,并战而胜之是没有信心的,故而有主和之论,但不是降日。

在卢沟桥事变后不久,陈寅恪曾对吴宓说过这样的话:“中国之人,下愚而上诈,此次事变,结果必为屈服。华北与中央皆无志抵抗,且抵抗必亡国。屈服乃上策。保全华南,悉心备战,将来或可逐渐恢复,至少中国尚可偏安苟存。一战则全局覆没,而中国永亡矣。”我们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到,当时陈寅恪对国民党高层和当时之民众是具没有信心的。

吴宓则对这段话的解释为“寅恪之意,盖以胜败系于科学技术与器械军力,就事实,凭理智,以观察论断”。

就当时情况而言,晚清消亡,民国初兴,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刚刚缓过一口气来,无论军事还是经济实力都很难与日本相抗衡。所以陈寅恪才有求和以图存,而后韬光养晦,悉心备战的政治见解。

其实,陈寅恪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与当时的众多有识之士是想通的。

胡适,大家应该都是比较熟知的(胡适在联美抗日中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在战前也曾发出过“与其战败而求和,不如于大战发生前为之”的呼吁。而一旦战争打响,他们又都表现出了不屈的傲骨和凛然的大义。

所以,当时陈寅恪的主和之议,只是个人的的政治见解和策略不同,和“降日”是绝对不能等同的。

有人说抗战初期陈寅恪曾主张降日,不知真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