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必做的併發症檢查及檢查時間(建議收藏)

很多人以為控制血糖是糖尿病工作的重心,其實不是。這就是為什麼有的糖友即使血糖控制良好,仍然不可避免出現了併發症的原因,因為從一開始工作重心就搞錯了。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預防併發症才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關鍵。控制血糖只是預防併發症的一種手段。而要想預防併發症有什麼是比體檢更方便的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糖尿病患者必須做的併發症檢查項目以及檢查時間。

糖尿病必做的併發症檢查及檢查時間(建議收藏)

1、體質指數

體質指數能夠直接反應人體的肥胖程度,很多人只關心血糖數值,卻不知道體質指數更能直觀反映並發展。體質指數不但可作為糖友每日總熱量攝入多少的參考,而且能指導糖友選用降糖藥。

糖尿病必做的併發症檢查及檢查時間(建議收藏)

2、眼底檢查

眼底檢查是檢查玻璃體、視網膜、脈絡膜和視神經疾病的重要方法。許多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病、腎病、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結節病、某些血液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均會發生眼底病變,甚至會成為病人就診的主要原因,故眼有"機體的櫥窗"之稱,檢查眼底可提供重要診斷資料。眼底糖尿病眼部併發症主要與病程和血糖狀況有關。常見的有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眼底出血等,可能會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建議每6個月檢查一次。

糖尿病必做的併發症檢查及檢查時間(建議收藏)

3、血壓檢查

三高常常相生相伴,所以患合併高血壓的糖尿病每天測量一次血壓,有條件的最好每天進行多次測量;血壓正常的糖友最好每週測量一次血壓,畢竟有備無患。

糖尿病必做的併發症檢查及檢查時間(建議收藏)

4、血脂檢查

糖尿病往往同時合併脂代謝紊亂,通過血脂檢查,發現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而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調脂藥物。

建議3-6個月檢查一次。

糖尿病必做的併發症檢查及檢查時間(建議收藏)

5、口腔檢查

糖尿病人發生口腔疾病的幾率是普通人的數倍,而在糖友的口腔疾病中又以牙周病最為常見,患病率可達30%左右。慢性牙齦炎反覆發作,牙槽骨萎縮,久而久之易引起牙齒鬆動或脫落。因此,糖友不能忽視口腔檢查。建議每

6~12個月檢查一次。

糖尿病必做的併發症檢查及檢查時間(建議收藏)

6、尿常規

尿常規是糖尿病患者就診時應該做的一項基本檢查,它能給臨床醫生提供很多信息。尿常規檢查能夠提供包括尿糖、尿酮體、尿蛋白、尿白細胞等多項指標,通過這些指標可間接反映血糖水平,明確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等情況。另外,還能較早地發現糖尿病腎病。建議每

3-6個月檢查一次。

糖尿病必做的併發症檢查及檢查時間(建議收藏)

7、心臟檢查

糖尿病是一種發病時間比較長的疾病,疾病的發生給患者身體的多個器官帶來危害,其中危害最為明顯的就是心臟,很多糖尿病患者出現了冠心病等症狀的發生,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檢查心臟,一旦心臟出現問題,要採取相應的方法進行治療。糖尿病心臟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變、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需要做心電圖、心臟超聲、心臟自主神經電生理檢測。一般建議每

3-6個月檢查一次。另外當患者出現了胸悶等症狀時,也要及時去醫院做相關的檢查,明確病因後再做治療。

糖尿病必做的併發症檢查及檢查時間(建議收藏)

8、糖尿病腎病檢查

在糖尿病中,腎病是非常常見的併發症。約30%-40%的1型糖友,以及20%左右的2型糖友,會發生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的金標準是:尿微量白蛋白≥20微克/分或30毫克/24小時,即可診斷。

建議6個月檢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必做的併發症檢查及檢查時間(建議收藏)

9、周圍血管病變

高血糖對血管的侵害是全身的,患者全身的大血管都有可能受累,下肢最為常見,可表現為足部皮膚髮涼、足部疼痛、間歇性跛行,且皮膚易受感染,潰瘍經久不愈,嚴重者引起壞疽導致截肢(趾)。醫院的彩色超聲多普勒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外周血管病變。建議患者每

6~12個月檢查一次。

糖尿病必做的併發症檢查及檢查時間(建議收藏)

10、神經病變

糖尿病的神經病變,它的症狀比較廣泛,不容易被發現,所以治療起來可能比較困難,難度比較大。60%-70%的糖尿病友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神經損害症狀,如四肢感覺減退、麻木、刺痛;腹脹、腹瀉、便秘、尿瀦留;陽痿、性功能下降;聽力下降、吞嚥困難等。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診斷依據是神經電生理檢查,即神經傳導速度測定及肌電圖。

建議6~12個月檢查一次。

糖尿病必做的併發症檢查及檢查時間(建議收藏)

我們監控定期監控血糖,控制飲食,堅持鍛鍊,說到底是為了控制病情,控制病情是為了使糖尿病不滑入併發症的深淵。因此,防止糖尿病併發症的出現是我們管控糖尿病的底線。定期檢查同樣如此,它就像一面鏡子,能夠真實地反應糖友前段時間控糖的效果,所以保存下這篇文章,然後照著檢查時間做吧。

血糖總是反反覆覆,如何根治?高血壓高高低低,怎麼根除?最近我們新建了一個互助的慢性病友群,病友可以互相分享控糖經驗,專業的主任醫師會從旁指導。想諮詢,學習,問問題的病友,記得看留言,添加時記得寫上“慢性病加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