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存款“去偽存真”意在降低銀行負債成本

近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的通知》,自2017年開始爆發式增長的結構性存款業務終於迎來嚴監管。“《通知》的最大意義在於對結構性存款進行了界定,這非常重要,決定了後續的監管規則怎麼去明確。”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武雯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目前銀行結構性存款現狀如何?《通知》出臺的政策意圖何在?下一步,結構性存款的規模、利率又將如何變化?針對這些市場廣泛關注的問題,《金融時報》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專家,比較一致的看法是,《通知》的出臺具有深遠影響,通過“假結構”的出清和“真結構”的迴歸,銀行負債成本趨於回落,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將繼續增強。

結構性存款“去偽存真”

“今年一季度,超過1.8萬億元結構性存款流入銀行,平均每天有200億元,季度規模增量創新高。而且,當季的新增規模已超過去年全年增幅,其利率也由此前的3%上調到4.3%左右,是普通定期存款利率的兩倍以上。”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銀行中心特聘研究員楊榮表示。

然而,這其中,“假結構性存款”佔有相當大的比例。什麼是結構性存款?“假結構”又假在哪裡?中信證券研究團隊認為,“假結構”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為衍生品工具設置不可能執行的條件,導致衍生品交易不可能觸發;另一種將觀察區間條件設置得較為寬鬆,縮小最低與最高收益的差距,表現出類似固定收益的“剛性兌付”情況。

“這種‘假結構’雖然在短期內能夠緩解銀行流動性壓力,但同時加大了資金再流動的成本,加重銀行負債端的負擔,間接推升了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武雯坦言。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則認為:“不少銀行用‘假結構性存款’作為保本理財產品的替代,對老百姓來說強化了剛性兌付的概念,這對落實資管新規以及投資者教育是非常不利的。”

為此,《通知》明確了結構性存款的定義:“結構性存款是指商業銀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產品的存款,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或者與某實體的信用情況掛鉤,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相應的收益。”

此外,市場上存在的另外一種“假結構”,則表現為業務准入的不合規。目前,中資商業銀行開辦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的資格分為基礎類和普通類,其中,基礎類只能從事套期保值類衍生產品交易。要想開展結構性存款這類非套期保值類交易,需取得普通類資格。《通知》首次明確,“商業銀行發行結構性存款應當具備普通類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

意在降低銀行負債成本

為何銀行結構性存款會出現爆發式增長?事實上,銀行正是在吸收儲蓄的壓力下,開始推行結構性存款的。而近兩年的爆發式增長則與經濟下行壓力、銀行負債端承壓、資管新規的落地不無關係。

“2018年以來,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銀行存款競爭不斷加劇,尤其是中小銀行攬存壓力更為突出,加之資管新規要求打破剛性兌付,作為保本理財的替代品,結構性存款憑藉其高收益的特徵,成為銀行‘攬存’首選。”武雯分析認為。

然而,結構性存款高速發行的負面影響也在慢慢顯現——銀行存款端成本高居不下,甚至不斷上行,嚴重阻礙了利率市場化的傳導。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團隊發現,根據上市銀行2018年年報和2019年半年報數據,吸收存款的平均利率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不斷上行,2019年上半年表現得更加明顯。

“走高的存款端成本導致了銀行負債成本的剛性,這也是為什麼今年年初以來,雖然包括利率債等資產端收益率都在快速下行,但負債端成本的下行卻一直比較緩慢。”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分析員陳健認為,加強對結構性存款的監管,有助於引導銀行存款和市場利率迴歸到合理水平,從而進一步打開資產端利率下行的空間。

“在銀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價中,資金成本佔比超過70%。只有有效控制負債體系融資成本,才更有利於引導LPR下行。此次監管層對於結構性存款的規範,其中最重要目標是通過引導負債成本下行,實現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民生銀行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峰預測,樂觀估計,若“假結構”全面整改,則目前10萬億元量級的結構性存款付息成本有望下降2.1%,能夠明顯推動銀行體系負債成本下降超過10bp。

結構性存款規模和利率或將下行

“從我們與北京地區的銀行交流來看,今年8月份以來,‘假結構’其實已經很難繼續做下去,大多銀行都在考慮向‘真結構’轉換。展望未來一至兩個季度,我們相信變化會更加明顯,銀行的結構性存款會減少,而‘真結構’的成本會比假結構更為‘便宜’,整體存款成本持續下降。”陳健表示。

“未來,銀行發行結構性存款的積極性將有所降低,預計結構性存款的規模和利率都會出現階段性下降,但更加有利於結構性存款市場的長遠健康發展。”武雯認為,對於中小銀行而言,迫切需要加大自身負債業務結構的調整,一方面需要配合使用大額存單,做好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的接續工作;另一方面,需要紮實提高自身的金融研究能力和市場交易能力,穩健發展結構性存款。

多數專家表示,未來的結構性存款領域就是比拼各家銀行設計“真結構”的能力,尤其是“固收底倉+內嵌期權”這種模式的設計能力。一方面,銀行要保證固收底倉收益的穩定性;另一方面,需要根據經濟環境設計定價合理和有一定吸引力的期權產品,這無疑對銀行的大類資產配置和研究能力是一個考驗。但反過來,也會加強銀行與非銀機構的合作,藉助非銀機構的大類資產投研能力以及產品設計能力來提升“真結構”的結構性存款的吸引力。或許,一片藍海正在打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