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聯網”之“道”與“術”

前言:莊子曾說:以道馭術,術必成。離道之術,術必衰。

在中國傳統文化及習慣中將 技、藝、術、法、道 依次排列,整體是由實到虛的遞進,就像是對樂器使用的不斷精進,“技”只是能演奏出聲音;“藝”是將旋律演奏的好聽;“術”是駕馭自如;“法”是“準則”可調音律;“道”是陰陽平衡更為“虛”的意境。

而對於企業而言,道與術該作何理解?以“BAT”為例,阿里巴巴的遠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是道,支付寶從淘寶拆分是術。“百度一下你就知道”這是道,搜索、百科、貼吧、百家號這些具體產品是術。騰訊的“科技向善”是道,微信、QQ是術。

“道”是應時代而生,50年前互聯網始於美國的阿帕網,那個時候人們只談工業如何精進,不會去思考互聯網能帶來什麼。互聯網在上世紀90年代還未普及時,“紅及一時”的金山軟件公司做的事情是讓人們學會使用計算機,或者更好地使用計算機。二十一世紀初互聯網普及之後,才有了各種互聯網企業,電子商務的“火苗”才剛剛點燃。當通信傳輸技術達到4G時,手機智能終端發生了質的改變,甚至無需SIM卡只要接入局域網,那麼這個世界都與你有關。

“視聯網”之“道”與“術”


隨著5G時代的到來,物聯網、智聯網、智慧城市、視聯網應運而生。在視聯網領域,極鏈科技作為「AI+視頻」行業的獨角獸企業,是全球視聯網-視頻商業操作系統構建者。

對於“視聯網”而言,“以視頻為核心的下一代互聯網生態”是道。

以視頻為核心的下一代互聯網生態“和“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同屬於願景,區別在於前者是用技術賦能於視頻,而後者長期以來用技術賦能於店鋪、商家、企業等。為什麼“視聯網”要賦能視頻?

簡單來說,作為一種信息載體在相同單位時間內視頻可以傳遞的信息更多,明顯優於文字、圖片、語音等。比如,書畫作品多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出現,我們通過眼睛來獲取信息;音樂則存儲與CD唱片、音頻格式中,我們通過耳朵獲取信息;電影是看、聽的結合,沉浸感、代入感會更強烈,引起的情感共鳴更為濃厚。5G時代視頻行業或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一組數據顯示:2017年視頻數據佔有互聯網總數據量的73%。讓這73%的視頻數據發揮更大價值,就是視聯網發展的核心之一,也就是“視聯網”之道。


“視聯網”之“道”與“術”


整個“視聯網”的落地需要多方面的產品支持,也就是“視聯網”之術VideoAI、Video OS、Video OS Open、ASMP等。

VideoAI作為視聯網的底層技術引擎,對視頻內場景、物體、人物、人臉、品牌、表情、動作、地標、事件8打維度進行數據結構化,32軌跡流同時追蹤,通過符合推薦算法將內容元素信息升級為情景信息,直接賦能視聯網商業化場景。

在VideoAI的基礎上,Video OS小程序生態、開發者生態、AI營銷生態等正在形成。所謂的小程序生態可以理解為是整個視聯網生態中直接面向用戶的服務端,同時由五種模式構成,包括信息模式、服務模式、購物模式、社交模式、遊戲模式。


“視聯網”之“道”與“術”


信息模式,就像是視頻版的“知乎”、“百科”,區別在於前者是基於搜索的信息服務或知識社群,而視聯網信息模式更多是從視頻內容出發的。同時也大致分為兩類,一是緊密貼合視頻內容的標準信息+用戶互動,二是視頻內容以外的信息服務,比如視頻中的地標介紹、景點介紹、歷史介紹等。

服務模式,可以理解為特定場景下的用戶需求的滿足,比如在看《速度與激情》時我們會對視頻裡的車感興趣,在看綜藝節目時我們會對視頻裡的景點感興趣。相對應的購車類平臺、旅遊類平臺可以通過小程序直接服務到用戶。

購物模式,是大家比較常見的類型了,由於網購習慣的形成,隨時購物也是用戶的需求,尤其是對於同款、聯名、周邊類商品的需求可以在視頻購物小程序當中直接滿足。在這個過程中,商品的質量有更高的保證,另一方面用戶的觀看體驗也有保障。

社交模式,不同於傳統視頻中的彈幕,而更有話題性,比如圍繞明星、劇情的討論,可以更好的提高互動效果,且節目方也可以有更多的方式通過線上及小程序和用戶進行互動。

遊戲模式,輕量化遊戲的重要出口,當下IP授權遊戲越來越多,通過遊戲模式可以針對性的推廣引流。另外各種輕度小遊戲,可以無需跳轉即可通過小程序在線體驗,可以大大提高用戶的轉化率。

除了觸達用戶的五大模式,還有服務於廣告主、平臺方、品牌方、開發者的多種解決方案。視聯網之“術”的核心即“服務”。“以道馭術,術必成”,在互聯的基礎上,隨著技術的成熟,所帶來的服務模式不斷迭代,而以視頻為核心的互聯網時代,“視聯網”或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