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长荡湖“水八鲜”,你吃过几样?

溧阳长荡湖,美食之湖,尤以水中“八鲜”而享有盛名,“八鲜宴”堪称江南美食一绝。“八鲜宴”皆选湖鲜上品,精心烹调,香气浓烈,鲜嫩诱人,品尝者皆赞叹不已、回味无穷。

溧阳长荡湖“水八鲜”,你吃过几样?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四季,长荡湖畔都飘溢着浓郁的香味,那是生活的味道,那是家乡的味道。辛弃疾云:“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惊窥沙影动。应有鱼虾入梦。”溧阳长荡湖便是圆满地入梦之所。

长荡湖大闸蟹(毛脚蟹)是中华绒螯蟹中的名贵品种,蟹体肥满、鲜而不腥,蟹黄厚实、回味无穷,蟹膏肥糯、肥而不腻,脚毛金黄、肉质细嫩饱满。金秋时节,人们在丰收的喜悦中辛勤劳作,日落而归,蒸上几只毛脚蟹,闻着蟹香沐浴更衣后,便可享受这来自大自然的美味了。

溧阳长荡湖“水八鲜”,你吃过几样?

剥开蟹壳,橙黄的蟹黄便映入眼帘,让人忍不住就想一口吞下去,就着加入了生姜丝、醋、白糖和香菜的调味料,二两小酒抿一抿,那滋味,怎可一个“美”字了得?

诗仙李白早就有诗云: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而另外一边,婆娘已准备好一盆放入了香菜末的清水,净手过后,沁人的清香带领着淡淡的腥香包围着指尖,顿时又有了入了《红楼梦》中贾府的满足感,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长荡湖,一斛水中半斛鱼。大鱼如柳叶,小鱼如针锋。水浊谁能辨真龙?”张籍的诗让常年住在长荡湖边的人口耳相传,并以居住于此而自豪。

溧阳长荡湖“水八鲜”,你吃过几样?

青虾最方便的做法,就是清水放盐煮熟,但遇到个头大的,也可以做蒜泥青虾。下面铺上一层龙水粉丝,将背上划了口子的青虾平铺其上,再涮上蒜泥,清蒸七、八分钟,便香气四溢,令人垂涎三尺。孩子们总是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捞一只,又一只……还没到大家伙儿正式上桌吃饭,盘子里的青虾已所剩无几了……

溧阳长荡湖“水八鲜”,你吃过几样?

小时候,甲鱼(团鱼)是稀罕物,每回吃甲鱼那都肯定是在酒席上,或者遇上了什么好日子。女人和娃娃照例是没份的,只有待家中男人吃罢,才能捡些残羹冷炙,风卷蚕食般一扫而光。

而今,甲鱼已然摆上了日常餐桌,老百姓只要想吃,没有吃不着的。甲鱼看起来难以下手,掌握诀窍,实际上是很容易烧的。首先,劈开背壳;然后,将甲鱼其他部位切成块,并放入大蒜子、生姜,入锅煸炒;再加入酱油、盐等调味品红烧至熟;最后装盆成型,盖上背壳,一盘让人垂涎欲滴、入口即化的红烧甲鱼就可以上桌啦!

高中毕业出远门上大学,最想念的,是父亲烧的桂鱼(鱾婆子)。哪怕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海边,周围是吃不尽的海鲜。

溧阳长荡湖“水八鲜”,你吃过几样?

桂鱼的肉,很劲道,极富韧性,是父亲难以言表的爱,坚强而有力;桂鱼的肉,很细腻,没有刺,是母亲绵绵缠绕的爱,柔情而包容;桂鱼的肉,鲜嫩爽口,酸酸甜甜,是那忆不尽的童年,令人回味无穷。

溧阳长荡湖“水八鲜”,你吃过几样?

昂公鱼是长荡湖边长大的孩子们最熟悉的美味,它肉质细腻,极富营养,能有效帮助人们补充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昂公豆腐汤是抱在手里的小娃娃最贴心的下饭菜,操作简单又美味可口。

当然昂公也可以红烧,将锅烧热,放入昂公煸炒,放入水和生姜、蒜子等调味品,最后加入事先煎好的小块豆腐,一刻钟后撒上葱花起锅,满满的农家味道便充满了鼻息。

溧阳长荡湖“水八鲜”,你吃过几样?

白条是春末夏初时节上市的名贵淡水鱼,肉白如玉、形似弯刀,在水中倏忽游弋,充满了仙侠气息,宛如湖中小白龙。白条是接待贵客时的一道佳品,据做厨师多年的姑父说,白条要用盐水、生姜、葱泡两个小时,因为它容易缩水,可能出锅时的大小会让人大跌眼镜。

溧阳长荡湖“水八鲜”,你吃过几样?

鲶鱼虽四季都有,但以金秋时节的鲶鱼最为肥美,且鲶鱼有补虚催乳的作用,特别适合产妇食用。豆腐作为最佳搭档,是锦上添花的好材料,饱满的豆腐里充满了鲶鱼的香味,而鲶鱼紧紧偎依着豆腐,两者相得益彰,让人百吃不厌。

溧阳长荡湖“水八鲜”,你吃过几样?

当春姑娘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向我们盈盈走来,万物复苏,痴鱼像个福气团团的胖娃娃,也出现在了长荡湖里。它体态小却虎头虎脑,头大尾细,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是开春时不可多得的一道菜肴,可红烧,可清蒸。要想取得河鲜的原汁原味,还是清蒸更为妥当。痴鱼用盐水浸泡后清蒸7-8分钟,浇油,撒葱花一气呵成,滑嫩的白色鱼肉上,鲜绿的葱花更显苍翠欲滴;开裂的鱼肉中蕴含着着葱花的清香,眼鼻所至,满心欢喜。

另外,还有痴鱼烧菜苔、痴鱼炖鸡蛋,那自然又是另外一番风味。

溧阳长荡湖“水八鲜”,你吃过几样?

只因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平常人家难以企及的“八鲜”, 现已走入了寻常百姓家,皆美味独特,让人食之难忘。长荡湖不仅为人们提供滋补的湖鲜,还因着人们对它的有效保护,回馈给我们一幅幅优美的图景:湖面宽阔辽远,湖水碧波荡漾,湖下水草繁茂,芦苇树林间,白鹭点缀其中,形态各异,唯美灵动,让人移不开眼,挪不动步,恨不能在此悠然筑庐,挥洒余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