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孩子的教育问题很让人头疼。尤其是天性顽劣的孩子。

这些孩子更容易厌学、调皮捣蛋惹是生非,许多家长苦于没有恰当的教育方法,又忙于工作,就把他们丢到了管理严格的寄宿制学校。

因为在传统的认知中,孩子虽不怕父母,但是怕严厉的老师,“严师出高徒”,很多家长相信学校越严格,对孩子越好。他们希望,通过几年的管教之后,孩子可以变得乖巧听话。

可是从拳打脚踢、冷嘲热讽下爬出来的孩子,他们是真的焕然一新,还是只是屈服于权威和武力呢?

《放牛班的春天》: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

豆瓣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以导演7岁时所看的一个音乐片《关夜莺的笼子》为创作灵感,再加上他对现实教育状况的思考,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孩子们被家长放弃,送到男子寄宿学校“池塘之底”」的故事。

这部电影上映于2004年,在第2年就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提名、金球奖提名,虽然过去了15年,影片中的教育理念,对于现在的家长和老师来说,依然很有借鉴意义。

01 学生组对比:自由成长与实验品的结局差异

身处“池塘之底”,皆是淤泥,意味着黯淡无光、冰冷无情,也意味着没有自由空间,一切皆是校长说了算。

可同样是调皮捣蛋、成绩不堪入目的孩子,但他们的结局千差万别。

其中的代表就是音乐才子莫翰奇,与冥顽不化的坏学生孟丹。

《放牛班的春天》: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

孟丹被误解有偷窃行为,因此被警察带走,他想方设法逃出来,用一把火毁了这个学校,不用想,最后肯定会被抓回去;而莫翰奇获得了音乐学院的全额奖学金,最终成为了国际著名的演奏指挥家。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距,是因为他俩的人生方向,从一开始就是不一样的。

莫翰奇是因偷窃、性格孤僻,多次被公立学校开除,所以母亲把他送到了这所池塘之底,虽然他来自单亲家庭,但母亲还是真心疼爱他、会去学校看望他的。

再加上音乐老师发现了他有了不起的音乐才华,格外重视他,给他提供了关爱。

《放牛班的春天》: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

而孟丹无父无母,从一开始就被当成了实验品,他存在的价值就是对科研作出贡献。

孟丹被送进池塘之底的第1天,感化院(类似于少管所)的医生就对校长说:“这是一个天生孤僻、心理变态、喜欢撒谎的孩子,他有高度依赖、破坏、暴力的倾向。经过智力检测表的测验,他处在智障的边缘线上,我们送他来,就是为了研究他对自由环境的适应能力。”

德西医生(估计是精神科医生)是做科研的,他觉得研究一个问题孩子如何融入群体非常有趣,而孟丹只是他的一个工具,一个让他获得科研成就的实验品。

《放牛班的春天》: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

从一开始,这两个孩子就受到了学校态度迥异的对待。

莫翰奇被当成普通孩子,老师们对他抱以极高的期望;而孟丹被特殊对待,老师们对他则是警惕、防备、排斥。

心理学上的自重感效应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周围人的理解、接纳、尊重,这对应的是需求层次理论里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不管是听话的孩子还是调皮的孩子,都有这样的需求。

莫翰奇的处境,让他的这个需求得到了满足。他自由又健康地成长了起来。

《放牛班的春天》: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

孟丹就没这么幸运了,他反对这种不公平的被歧视的教育方式:

他靠近被惩罚的莫翰奇,想让他跟自己并肩作战; 他拉拢郭和颐,想让他跟自己一起做坏事,成为自己的支持者; 他欺负贝比诺,在学生中树立权威,发泄心中的不满。

他渴望得到老师们的一视同仁,也渴望同学们的认可和接纳。

但最终没人看到孟丹的呼救,也没人理解他的处境。

《放牛班的春天》: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

是孟丹天性太顽劣,难以管教吗?莫翰奇一开始不也被当成坏学生的代表,天天罚做清洁、关小黑屋吗?

当校长老师们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孟丹,把他当成魔鬼一样严加防范时,他自然就拼尽全力,冲破地狱,去人间为非作歹。

02 老师组对比: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的不同

学生受到不同对待的背后,暴露出来的是老师们的教育理念之间的冲突。

校长主张俨然正色的管教,通过孩子们的行为来判断他们的好坏,镇压孩子们的贪玩、调皮的天性,操控孩子们的发展,代表的是心理学上的行为主义学派。

而音乐老师马修认为,要顺应孩子们的天性,给予他们温暖和爱,让他们调动自己的积极性,自主学习、不断进步,帮助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代表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放牛班的春天》: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

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曾说:“如果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保证能够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训练成乞丐和盗贼。”

在他看来,环境决定一切,基因或者遗传的作用微乎其微,只要创造一定的条件,任何角色都可以被「复制」出来。

可是在电影开头,我们就从校长的管理方式中,看到了行为主义的失效。学生们弄伤了麦神父的眼睛,偷老师柜子里的乐谱,校长在,他们文静乖巧、安分守己,校长一走,他们放飞自我,天下大乱。

《放牛班的春天》: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理念让他们学会了审时度势,恃强凌弱。他们不是机器,被挤压的情绪,总有一个时间会爆发出来。

人本主义学派,成为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后第三大心理学势力。它倾向于教育人性化,它反对教育工作者只通过一个行为而把人做出优劣之分,给他贴上好与坏的标签,把他粗暴的分为好学生或者坏学生,人本主义学派认为每个人都是有思想、有认知、有情感的

马修老师是学音乐、教音乐的,在多年的音乐熏陶中,他深深地领悟了音乐对人的情感的影响、情操的陶冶,可以说他,在无形中早就内化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

所以当他看到孩子们在偷偷唱歌时,决定组建合唱团,让他们通过系统而专业的音乐学习,更深层次地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促进他们情感和性格上的柔化,从而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

《放牛班的春天》: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

通过马修老师到学校前后的对比,可以看出,人本主义学派比行为学派更有效。因为人本主义更强调人的心理感受和本质的一致性,它把受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放在了平等的地位上,强调引导孩子,发展他的人性,帮助他找到人生的价值。

而行为主义学派强调的服从、管制、武力、惩罚等字眼,会有什么负面影响呢?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

皮鞭不只会降低孩子的尊严,也会毁损孩子的心灵,会在心灵中投入最阴郁、最卑鄙的阴影:畏缩、怯懦、仇视人类和虚伪。

《放牛班的春天》: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

03 孩子的成长,需要从教育中获得什么?

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家长深以为然,所以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强调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他们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提升孩子成绩单上的分数,培养各种才艺技能,在大学期间又让他们学编程、学管理、学金融,哪个赚钱、哪个热门,就让他们从事哪一个行业。

这些家长以为自己是在为孩子好,但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跟风。

《放牛班的春天》: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把人的终生目标剖析得很深刻:

“大部分内容,把学习展现为联想、技能和能力,这些对于人的性格、个性或者人本身来说,都只是外在的作用,而非本质的。人性的哲学,衍生出关于学习、教学和教育的新概念,这一概念认为,人的目标,教育的目标,教学的目标,从根本上都是关于一个人的自我实现,完全实现一个人,达到人类或者特定的某个个人能达到的最高高度。简单来说,就是帮助一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人活着的目标,不是为了模仿他人,活得跟别人一样光鲜体面,也不应该是为超越他人而活着,而是要成为最好的自己。

《放牛班的春天》: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

成为最好的自己,从心理学上讲,指的就是自我同一性。埃里克森把人的发展简略地分为8个阶段,在成年前最重要的两个阶段,分别是6~12岁的自信对自卑阶段,和12岁到20岁的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阶段。

6~12岁,也就是小学期间,儿童需要建立自己的自信,而自信是从哪里来的呢?通过他在学校的学业、人际交往、困难处理能力的最真实的感受,对自己的能力建立初步的印象。

而12岁到20岁的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阶段,是整个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这个理论最出名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明确自己到底是谁,他们想要搞清楚自己的形象到底是什么,他们想要在家庭和社会面前,树立一个自己满意,又能被认可的良好形象。

《放牛班的春天》: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

比如,我到底是成为一个传统的无才便是德,还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比如,我是应该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是应该为了跟朋友们打成一片,逃学打架上网?

这个阶段,孩子们会通过各种方式体验不同的角色,老师和家长可能会看到,有的孩子今天穿的清新阳光,明天就风格怪异,早上还喊着要摆脱束缚做自己,晚上就乖乖在家学习等等不一致的行为。

这个过程是他们为了进一步确立自己的形象,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而必须经历的一个探索阶段。这个探索阶段,还没有大学毕业后的职业探索这么细致,这只关乎他们的个性、风格和自我形象。

《放牛班的春天》: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

如果自我同一性能获得健康地发展,他们就能在自我和环境间找到平衡与和谐,对于以后的自我实现,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04 教育工作者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什么?

由于文化、环境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教育工作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他们并不总是乖巧懂事、成绩优异、反应灵敏。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是好孩子,没有了前途和未来。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自己的路。

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很有潜力的,他们亟待挖掘。

《放牛班的春天》: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

因此,教育工作者承担的应是「引路人」的角色,而不是「工厂操作工」的角色。

郑渊洁说,教育不是管理,而是示范和引导。

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而不是把他们加工成一个个符合期待的工艺品。

只有找到真实的自己,做回真实的自己,他们才能获得感知幸福的能力。

《放牛班的春天》: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

而让孩子获得感知幸福能力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1]安妮塔·伍德沃克.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王沛,刘峰.社会认同理论视野下的社会认同威胁[J].心理科学进展,2007.

[3]王杭,江俊,蒋存梅.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