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就是學習70%中醫內容+學習30%西醫內容?陳可冀院士對這種兩個半磚頭的培養模式深深憂慮……

點右上角“關注”,知道更多

陳老今年已年屆九十,但仍然耳聰目明。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但陳老仍然心繫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如激情澎湃的“九零後”。這也真應了那句話: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我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採訪陳老,是關於中西醫結合醫師執業的問題,他百忙中耐心細緻地為我講解了一個多小時,不僅指出了問題的根源,還指出瞭解決問題的方法。我為此寫出了一個整版的報道,這篇稿件不僅得到了《中國中醫藥報》等同行媒體的轉載,更在管理部門和行業中引起廣泛關注。

陳老的憂慮,深深記在我的心上:如今,中西醫結合學科人才的培養機制存在問題,即無論“西學中”還是“中學西”,都面臨難以就業的現實問題!他認為管理部門有責任出臺政策,讓更多願意學習中醫的醫生沒有後顧之憂。

時至今日,陳老仍奮鬥在中醫藥發展的第一線,支持中醫藥的探索與創新,不懈推進各種中醫藥研究,如雙心醫學研究、中醫藥降壓降脂研究、茶飲研究等,身體力行,推動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與精進。

中西醫結合就是學習70%中醫內容+學習30%西醫內容?陳可冀院士對這種兩個半磚頭的培養模式深深憂慮……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陳可冀院士

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中流砥柱

2007年前後,社會上颳起一股廢除中醫藥的歪風,並引發全社會爭論,大有要把中醫藥事業打倒在地的勢頭。

陳老旗幟鮮明地站了出來,撰寫了專門的文章:《堅持傳承、創新、現代化和國際化的戰略目標》,旗幟鮮明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並坦誠地指出中醫藥事業面臨的問題,如何完善的建議。我們又配合此文,多方採訪專家,發出了“中醫存廢再起爭論”的專題評論。

2018年,以“開放包容促進傳統醫學現代科學更好融合”為主題的“第七次陳可冀院士學術思想傳承座談會”上,陳老就“學習70%中醫內容,學習30%西醫內容,合起來就是中西醫結合醫生”這種兩個半磚頭的培養模式深深憂慮,並疾呼中西醫結合發展需要培養“安、專、迷”的專業人才。

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指南針”

在陳老的學術生涯中,主筆出版過眾多對中西醫結合事業產生深刻影響的專著、指南、共識,著作等身。

《醫師報》編輯部一直有一個夢想:希望能由報社發起、專家出面,找到“證據和中醫藥個體化並不矛盾”、“希望挖掘發揚證明中醫藥療效真實性、準確性、可重複性,防止偏移的方式方法”,出臺一個指南,為中醫藥的循證醫學之路出力。

2014年,我帶著初步方案找到德高望重的陳老提出這個想法時,沒想到陳老欣然應允,認為有出指南的必要。不僅如此,陳老還當場確定了指南的名稱、主筆班底、編委成員、大致內容、結構。尤其在主筆人員的確定方面,陳老除了自己親自擔綱外,還選定有豐富國外從醫經驗、又擅長循證醫學的劉建平教授,和他一起擔任。而編委構成,囊括了中醫、中西醫結合、詢證醫學等多個方面的近百名專家,可謂陣容豪華。

指南的撰寫,難度遠超預想,在原計劃的數月內,陳老具體到每一個章節、每一個細節,都通過電話、郵件,與主筆、編委們進行詳細溝通,最長的一次,電話打了一個多小時。

最終,歷經一年時間、十易其稿、三次大範圍徵求意見,《中醫藥與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方法指南》定稿,共88頁,發表於《中西醫結合雜誌》,同時獲人民衛生出版社正式出版。

《指南》出版後,陳老在接受《醫師報》採訪時說:作為中醫藥的故鄉,中國要有危機意識,積極爭奪此領域的國際話語權,提高競爭力。《指南》的出版,正是致力於為從業人員進行高質量的臨床試驗研究,提供高級別循證醫學證據和方法學指導。

歡迎合作與投稿,我們的工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中西醫結合就是學習70%中醫內容+學習30%西醫內容?陳可冀院士對這種兩個半磚頭的培養模式深深憂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