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原因,是否与服用抗抑郁的药物产生的副作用有关?

秘境密津


抑郁症病人,严重者会有自杀企图

抑郁症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和言语动作减少为主要症状的情感障碍性疾病, 严重患者甚至出现自杀观念或自杀行 为(包括自杀企图和自杀死亡)。

抑郁症的治疗方式有多种,目前主要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其中抗抑郁药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症的主要药物,抗抑郁药物中,很多在改善抑郁情绪的同时,对焦虑症、强迫症、惊恐障碍等精神障碍也有疗效。

抗抑郁药的种类很多,如选择性 5- 羟 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SSRIs)、选择性 5- 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类(SNRIs)、三环类(TC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类(MAOIs)等。其中 SSRIs 多 数不用于儿童和青少年。

可能比较意外:国外研究表明,抗抑郁药可能增加儿童、 青少年及 25 岁以下成年人自杀(包括 自杀观念、自杀行为)的风险,尤其是 在治疗的头几个月。

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抗抑郁药引起的自杀风险在不同年龄段存在差异:18~24 岁人群抗抑郁药组自杀风险更高,65 岁以上人群抗抑郁药组自杀风险相对较低。

追踪其发生机制,考虑可能与抗抑郁药的拟5-HT能有关:

一、拟5-HT1A受体:药物激动该受体,会抑制患者快动眼睡眠,增加患者失眠风险

二、拟5-HT2A受体:患者可出现多巴胺的间接减少,进而出现情感迟钝、健忘、高催乳素血症等风险,所以在治疗抑郁的同时,可能给个体带来相应的副作用。这其中,尤其某些抗抑郁药物的半衰期较短,故难以维持患者的持续的情绪稳定状态,所以,对于不配合服药的青少年来说,某些药物导致其自杀风险较高。

三、有些个体症状好转之后骤然停药,使患者出现了撤药反应,加重了原有的抑郁症状或使疾病复发。

尽管如此,大家也无需恐慌,毕竟出现的都是个例,而且如果做到以下这些,该风险将会被大大降低

一、对所有使用抗抑郁药的患者进行密切监测,观察是否出现临床症状恶化。我们可以观察这些内容:行为异常改变(如出现新的症状)、是否出现自杀观念,尤其自杀企图。

二、在药物治疗的前期,或者在改变剂量、治疗方案时应加强监测。 直到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止,包括医生和家属。都不可以放松警惕。

三、如果发现异常(包括情绪异常、思维和行为的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否改变治疗方案。

四、抗抑郁药物的停药可能出现撤药反应,骤然停药可能引起一些躯体和精神症状,如头痛、头晕、失眠、多梦、焦虑、烦躁、无力、静坐不能等。 所以药物应该逐渐减量,

五、严格遵从医嘱服药:如一些抗抑郁药不用于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应禁止服用。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关注,我将持续更新相关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