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位太子,一半即位,为什么还说明朝皇位继承超稳定?

二十二位太子,一半即位,为什么还说明朝皇位继承超稳定?

如果你出生在明朝,母亲又恰好是皇后,加上你运气爆棚是长子,那么恭喜你,不日就将顺利继承大统······的机会也只有二分之一。

明朝册立、追封的皇太子共有二十二位皇太子,顺利即位的只有十一位。人生好难?

其实明朝的皇位继承相当稳定,历任皇帝基本都恪守祖制(主动或被动),万历皇帝那样久久不立太子的奇葩并不多见,甚至最后也向祖制妥协。

二十二位太子,一半即位,为什么还说明朝皇位继承超稳定?

另外十一位太子中,有九位中途夭折,死后被追谥为太子。

还有两位比较特殊,一位是建文帝的太子,一位是崇祯皇帝的太子,都在战火中失踪,下落不明。

这样看来,只要你身体健康,事实上由太子当上皇帝,有高达85%的概率。

那么,明代的皇位继承为何这么稳定?

01

吸取元之教训,重启“嫡长子继承制”。

为了解决贵族内部权利、财产的分配问题,嫡长子继承制度在西周时代就出现了。

它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明确了继承顺序以及权利义务,有效避免了家族内部斗争,对权利、财产的稳定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元璋称吴王的时候,长子朱标就被立为王世子。朱元璋称帝后,世子成了皇太子。皇太子是国之储君,乃是“国本”。

二十二位太子,一半即位,为什么还说明朝皇位继承超稳定?

朱元璋出身贫苦 ,初时“目不知书”,但随着个人地位、权势的不断增长,他对以往历朝的各种典章制度,包括皇位继承制度,都进行了认真研究。

尤其是元朝的历史教训,让朱元璋认定皇位继承的稳定,是保证皇朝长治久安的根本,必须制定严格的条令,才不会引起皇族内部纷争,引发宫廷政变。

为此,朱元璋制定了建储家法,严格遵守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

但是,由于帝位交替的复杂性,明代皇位继承又大致分为四种形式:

一、嫡长子继承。这是皇位继承的基本原则。

朱元璋的立长子朱标为储,后又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储,就是依照这一原则。朱家后世子孙也基本严格遵守这一原则。

二、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规定:“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如果皇后没有儿子,就得“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了。

万历皇帝的皇后无子,恭妃为其生长子常洛,郑妃为其生子常洵。万历与郑妃情投意合,想立常洵为太子。

二十二位太子,一半即位,为什么还说明朝皇位继承超稳定?

万历先是将郑妃升格为贵妃,想“子凭母贵”,来取得合法的继承权。

朝中大臣们却并不买账,纷纷表示反对。

万历心灰意冷之下,与朝臣们僵持了十五年,最终还是妥协。

万历的例子,就是典型的“无嫡立长”,即使皇帝本人有易储的意思,终究不能更改祖宗之法。

二十二位太子,一半即位,为什么还说明朝皇位继承超稳定?

三、皇帝死后无子,采取“兄终弟及”原则。

明朝历史上,“兄终弟及”的例子只有嘉靖帝与崇祯帝两个。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浪死了,没有留下子嗣。

张太后就与当时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商量,用遗诏的名义迎接朱厚熜继承大统。

朱厚熜是兴献王朱祐杬的长子,宪宗的孙子,孝宗的侄子,武宗的堂弟,按照继承顺序来说,没有什么问题。

二十二位太子,一半即位,为什么还说明朝皇位继承超稳定?

可朱厚熜继位后,关于他生父的尊号问题却引起了大麻烦。

礼部认为,朱厚熜当追尊孝宗为父,尊兴献王为皇叔,如此一来就合乎礼法。嘉靖帝大怒,他认为应当追尊自己的生父为皇帝,这样自己继位也是理所应当。

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大礼议”,最终以嘉靖帝胜利告终。

天启七年(1627),明熹宗死了,这位喜爱木工的皇帝也没有留下子嗣。信王朱由检是光宗第五子,熹宗的弟弟,按兄终弟及的原则,朱由检继承了皇位,也就是崇祯帝。

二十二位太子,一半即位,为什么还说明朝皇位继承超稳定?

四、非常时期,皇位继承也采取“国赖长君”的方式。

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御驾亲征,在土木堡被瓦刺军俘获,皇太后孙氏命郕王

朱祁钰监国,又立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

朱见深当时只有二岁,瓦刺军却虎视眈眈,群臣于是上疏请求皇太后:“车驾北狩,皇太子幼冲。古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请速定大计以安宗社”。

两岁的孩童无力承担国家的重任,郕王便以“国赖长君”的名义继位,也就是景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

二十二位太子,一半即位,为什么还说明朝皇位继承超稳定?

问题来了,皇太子是朱见深,景帝自己的儿子怎么办?该由谁来继承帝位?

景泰元年八月,英宗被放回北京。兄弟相见,英宗一再表示自己退位赋闲的意思,景帝也一再表示自己谦让帝位的意思。

不过到手的权利哪有那么轻易放手?景帝也只是说说而已。

景帝三年,景帝废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储。照这个剧本走下去,朱家的皇位又要改换一脉了。

没想到在景泰八年,英宗趁景帝病危,又发动“夺门之变”夺回了皇位。

02

明代皇位继承的特点:册立早、在储时间长、超稳定性。

第一,册立太子的时间相对较早。像英宗被立为皇太子时只有2岁,宪宗、孝宗、神宗被立为太子时都是6岁,熹宗则是3岁时被册封。

这其中有什么考虑呢?及早确立太子,表明国家有了“储君”、“副主”,朝廷后继有人,可使一姓天下名正言顺地沿袭下去,这在稳定内外人心,巩固国家统治的方面有很大作用。

二十二位太子,一半即位,为什么还说明朝皇位继承超稳定?

同时,较早册立太子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后妃、宦官等一些野心家的非分之想,从而减少了一些统治集团内部的明争暗斗。

像唐高祖时期,诸子拉帮结派、发展个人势力,清圣祖时的骨肉残杀,明代皇子间基本没发生过。

历史上由于没有早立太子,导致皇族内部动乱和国政不稳的事,明代也基本没发生过,这都与始终贯彻“早立太子”这一制度有关。

二十二位太子,一半即位,为什么还说明朝皇位继承超稳定?

第二,在储时间较长。太子在储的时间又叫“养德”,这段时间储君要读书学习,修养自身德行。

明代称帝的十一位皇太子中,除了熹宗朱由校因为光宗驾崩,而以皇长子身份迅速即位外,其余十人,养德时间多数在十年以上,甚至更久一些。

在储十年以下的只有惠帝朱允炆、英宗朱祁镇、神宗朱翊钧三人而已。即便是时间最短的朱翊钧也在储五年。在储时间最长的是仁宗朱高炽,长达二十一年之久。

当然,明代太子在储时间长,也与册立较早有关。

太子在储时间长,一方面使得太子有了更多时间学习礼乐道德、文史知识、治国安邦之策,另一方面也使其有充足的时间,熟悉政务和参与政务,为将来治理国家打下了良好基础,这在明初体现的尤为明显。

二十二位太子,一半即位,为什么还说明朝皇位继承超稳定?

第三,严格遵循祖法下的超稳定性。

明朝历史上只废过一次太子,就是前文提过的“景帝易储”。除此之外,皇储只要能顺利长大成人,当朝皇帝驾崩后基本都能即位,可谓“超稳定”。

景帝易储事件中,景帝虽然早就有易储的心思,但是祖制在那,他不好自己提出来。汪皇后明确表示反对易储,结果被景帝废黜。

景帝在太监王诚、舒良的怂恿下,重金赏赐大学士陈循等人,“用以缄其口,然犹未发也”。

二十二位太子,一半即位,为什么还说明朝皇位继承超稳定?

恰好这时,为私仇杀人的土官黄派亲信袁洪入京,袁洪洞察到景帝的心意,便上奏请改易东宫,以图为黄免罪。

景帝大为高兴,当即召集群臣廷议。在司礼监太监威逼下,为了自保,群臣只好签署改立储君的联名状。皇太后见到联名状,也只好同意。

纵观易储事件,除了景帝本人,大多数人实际上不愿易储,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他们或多或少都受一个共同因素——祖制的影响,这也是明代太子“超稳定”的重要原因。

03

过犹不及,超稳定性制度带来的危害。

在明代,上到皇帝官员,下到庶民百姓,都十分清楚未来人主是哪一位。

即使皇帝没有正式下诏册封太子,给他皇太子的名分,人们仍可以轻易预测、断言太子的不二人选。

穆宗与熹宗在其父皇的在世时,并没有得到太子的名分,但他们长子的身份不可改变,所以他们理所应当为皇位的继承人。

二十二位太子,一半即位,为什么还说明朝皇位继承超稳定?

朝野上下都视他们为储君,皇帝本人也从未(也不能)否认他们继承人的身份,只是出于各种原因,不肯为其正名。

如果皇帝不愿立长子为储,想要打破传统,改易储君,大臣们也常常挺身而出,以“祖制”与皇帝抗衡,从结果上看,皇帝一般也不能更改祖制。

然而,帝位传承中的稳定,固然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潜藏的危害却也不容忽视。

这种“立嫡不立贤”的继承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无法保证国家的最高权力,始终传递到精明强干、能力出众的皇子手中。

二十二位太子,一半即位,为什么还说明朝皇位继承超稳定?

一旦登上皇位的,是一个昏庸无能或者胡作非为的嫡长子,那么对国家的危害也是无穷的。

嫡长子继承制,也决定了皇帝选择继承人范围之狭窄。

这不但使朝廷选择明主的机会变少,还使储君迷信自身权利的合法性。

他不需要做任何努力,尽可以胡作非为,也能继承皇位,那么又何必费那么多事呢?

明代中后期“问题皇帝”频出,武宗荒诞、神宗后期怠政、熹宗昏庸,都与他们迷信自身地位的不可动摇有关。

二十二位太子,一半即位,为什么还说明朝皇位继承超稳定?

明前期的皇帝,朱元璋不必说,朱棣当皇帝时43岁,朱高炽47岁登基,朱瞻基27岁即位,都是成年人了,并且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一段时间了。

而宪宗、孝宗、崇祯即位时仅仅18岁,熹宗年方16岁,武宗时年15岁,神宗才10岁而已,英宗更是只有9岁,

这些长于深宫中的小皇帝,除了知道亲近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宦官,哪里懂得执掌朝政呢?

这不仅是一个时期的动乱、一段历史的劫难,甚至会导致一个王朝的覆灭。

小结

朱元璋费尽心机建立东宫制度,对储君的尽心培养放在哪朝都算少见。

朱标死后,他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对朱允炆扶植和培养也算呕心沥血。

他一死朱允炆就着手削藩,随即发生了靖难之役,朱家嫡长子一脉就此旁落。

开头没开好,明朝中叶以后的皇帝,又有几个是守成明主?又有谁认真地按照朱元璋的《祖训》和家法去做呢?

之所以会演变成这样,就在于嫡长子继承制本身——不可能持续培养出好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