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股票基金不看估值,就像買菜不看價格

買股票基金不看估值,就像買菜不看價格



託大盤的福,最近小實盤、華佗組合的表現都挺不錯的。

大家可以比較比較其他達人的實盤組合,兼看則明。

說今天的正題。

三季報結束了,昨天根據Q3財報,我在估值表中更新了A股指數的“PEG3年”、“PEG1年”這兩個指標。

非A股的指數PEG值,一般一年更新一次。

PEG這個指標可以比較好的衡量指數的成長性,ROE衡量的是盈利能力,PE/PB及其分位點是純粹的估值指標,這三個方面的指標綜合來看,可以比較好的衡量一個指數的優異。

同一個指數,不同方面的指標可能存在藍綠不同的顏色,是否能投資,以指數名稱的顏色為準。

即指數名稱是綠色的話,我覺得可以投一些,這個當然是綜合估值數據後的主觀判斷,還請謹慎參考。

對於盈利能力不太好的指數,比如寬基裡的中證500、主題指數里面的中證新能源、中證新能源汽車,這些指數雖然我也標記了綠色,但博弈的基本上是估值波動的機會了。

從最新的財報來看,指數的成長性彙總如下:

1.有明顯反轉跡象的是創業板50,過往3年扣非淨利潤複合增速基本為0,但最近這一年的增速高達140%,一定程度上解釋了58倍的高PE。

2.其他增速明顯的指數:中證醫療160%,農業、主要消費、央視50、中證養老。

3.增速從過去3年的正增長轉為最近1年的負增長有:上證紅利、中證紅利、中小板指、國證醫藥、中證500,基本面50。

中證500的成長性也降下來了,跟之前一樣,個人不太想賺這個估值波動的錢。

4.雙降的行業,即過去3年、過去1年淨利潤都在下降的行業有:環境治理、中證1000、中證傳媒。

廢話不多表了,上最新的估值表:

買股票基金不看估值,就像買菜不看價格

註釋:

1. 綠色(看指數名稱)適合定投,藍色正常持有,紅色高估。

2. 此表按照指數ROE(近3~5年)從高到低排列,排名越靠前,長期收益率越好。

3. 指數估值體系分為縱橫兩類,需結合起來看。縱向指標為PEPB,及其歷史分位點;橫向指標有3個,分別是股息率、ROE(過去3~5年均值)、PEG

4. 縱向指標,其值越低越好,一般認為分位點正常持有區間為20%~80%

。參考分位點指標時,需注意統計週期要在5年以上,才較有參考意義。

5. 橫向指標中,股息率、ROE,這兩個指標絕對值越大越好;PEG可衡量估值與業績的匹配度,一般認為PEG的正常持有區間為1~2,值越小越好。

6. PEG=PE/G,分為PEG 3年,PEG1年。除了中概互聯50、科技龍頭的G1值採用預期法計算,其餘指數的G3G1值均採取歷史值。A股指數的G值為TTM,港美股的

G值按年度計算。

7. 標普醫療保健精選指數、標普生物技術精選指數,數據每週更新一次。


央視50、中證養老,最近一年的成長性優於過往3年,指數名稱標記為綠色。

300醫藥,36.57倍的PE,其分位點處於近10年90%的高位,指標標記為紅色。

日經指數,比較了Wind與Investing,覺得還是東財choice與官網的估值更接近些,所以估值表中的PE換成了東財的數據源,等以後累計的數據多了的話,再加上歷史分位點數據。

買股票基金不看估值,就像買菜不看價格。

估值表的更新,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如果覺得有點用的話,還請幫忙點贊轉發,這也是我更文的動力,O(∩_∩)O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