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让习总书记念念不忘的红军师长,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2014年10月31日,在福建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故事。

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提到陈树湘。

那这位让习近平总书记念念不忘、多次提及的红军师长陈树湘,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他是让习总书记念念不忘的红军师长,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陈树湘烈士塑像



陈树湘早在1921年的时候,便与在长沙清水塘从事党的秘密工作的毛泽东结识,在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之后,于1922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陈树湘参加北伐军叶挺部,同年9月随部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来便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参加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的斗争。

他是让习总书记念念不忘的红军师长,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时空的声音 黄俊鹏

演绎陈树湘烈士下达动员令



1934年10月,陈树湘率部参加中央红军长征,担任全军总后卫,同国民党追兵频繁作战,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连续突破国民党军第一至第三道封锁线。

中央红军虽然连续突破了国民党军的三道封锁线,却暴露了大转移的战略意图。于是,蒋介石调集数十万大军,在湖南、广西交界处的湘江沿岸,精心设置了第四道封锁线,企图利用湘江这道天然屏障,对红军布下了前堵后追、左右夹攻的“口袋阵”。

红军长征以来最危急、最激烈的一次战役——湘江战役打响了。

他是让习总书记念念不忘的红军师长,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湖南道县 陈树湘烈士牺牲地



陈树湘率领红三十四师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终于掩护了全军于12月1日渡过湘江。掩护任务完成后,三十四师立即赶往界首渡河点。



但这个时候,湘江沿岸的各个渡口已完全被敌人封锁,负责后卫任务的红三十四师失去了过江的机会。

他是让习总书记念念不忘的红军师长,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按照中革军委的命令,部队东返湘南发展游击战争。而此时的红三十四师,团以上的干部只剩下师长陈树湘和一零零团团长韩伟。

此时,陈树湘师长命令韩伟率师主力继续突围,自己率101团余部百余人做“最后的掩护”。

当时,没有增援部队,没有粮食,更没有补给弹药,“最后的掩护”意味着将要面对的是极其危险的境地了。

陈树湘在最后对韩伟说了一句话:“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他是让习总书记念念不忘的红军师长,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就这样,陈树湘和韩伟两人各自率领部队进行突围,韩伟在完成掩护师主力突围任务后,仅剩下了30多人,他命令战士们分散突围,并率领五名干部将敌人引到崖边,最后从庞岭和宝界岭的大山上跳了下去。

可是另一边的陈树湘在与敌人的激战中遭到了袭击,不幸腹部受伤,在道县落入敌手。

在敌人的担架上,陈树湘不愿屈服,便忍着剧痛,撕开自己腹部的伤口、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当时他只有29岁。

他是让习总书记念念不忘的红军师长,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就这样,红三十四师6000将士以几近全军覆没的代价,完成了中革军委的任务,保存了中国革命的力量。

幸运的是,韩伟在跳崖时被大树拦下,成为6000将士中寥寥无几的幸存者之一。

韩伟的儿子韩京京则用了27年的时间在追寻红三十四师的6000多名将士。那么,最后有多少人生还?生还的将士又是怎样追忆当年的那场战争?他们的后代又是怎样传承红三十四师精神的呢?

他是让习总书记念念不忘的红军师长,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陈树湘战友韩伟之子韩京京接受访谈



今晚9:20,江西卫视《跨越时空的回信》将请来韩伟的儿子韩京京为我们现场讲述湘江战役那段让人永远铭记的历史,以及他27年来对红三十四师将士的追寻路!



今晚9:20

江西卫视《跨越时空的回信》

讲述陈树湘、黄公略两位烈士的感人事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