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3年、5年和10年,会发生哪些并发症,如何做到早发现?

爱情小精灵


有了糖尿病问题,我们总是强调要好好的控制血糖,可控制血糖的最终目的,很多朋友却并不清楚——糖尿病控制好血糖的最终目标,就是控制好血糖,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获得更好的健康预后,减少糖尿病带来的健康危害和健康风险,实际上,如果能够合理的控制好血糖水平,很多糖尿病人也完全可以和正常一样过的健康而长寿!

纠正一个误区,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几率,与糖尿病的病程长短确实有一定的关系,但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点,比如说3年会发生哪些并发症,5年会发生哪些并发症,甚至说得了糖尿病,还能活多少年这样的说法,会发生哪些并发症,预期寿命还有多少,很多时候取决于对糖尿病的干预早晚,长期的血糖控制达标情况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简单给大家介绍下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最常见的可以分为两大类,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

大血管并发症主要是指糖尿病带来的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增加。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人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比例约为32%,其中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心衰。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是严重影响糖尿病人预后的并发症,大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人的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等问题,会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增多,最终引起血管内壁的炎性反应以及功能障碍,影响血管内壁的健康,同时糖尿病还会影响身体的脂质代谢过程,导致血脂代谢的异常,使脂质更易于在血管内皮下方形成堆积,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糖尿病是心血管健康的独立风险因素,想要控制好心血管疾病风险,控制好血糖尤为重要。

说完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再来说下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就更多了,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都属于微血管并发症的范畴。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而统计研究发现,亚洲地区的糖尿病患者出现肾脏并发症的几率更高,我国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了慢性肾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血糖代谢的异常,糖尿病引起的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等,都是导致肾脏健康发生损伤的影响因素。

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也是工作年龄段人群不可逆致盲的第一影响因素,几乎绝大多数的增殖期的视网膜病变,其病因都是因为高血糖的长期影响,高血糖引起的多种代谢过程,都会引起微血管的损伤,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闭塞,血管支撑性减弱等问题,都是糖尿病导致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理。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病引起的慢性并发症,病变可能会影响到中枢神经以及周围神经,通常以周围神经居多,实际上,我们常见的糖尿病足,就属于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及血管病变的外在表现之一。其作用机理之一,就是因为高血糖使得葡萄糖在神经细胞外形成堆积,被体内的相关酶分解成山梨醇和果糖,而神经细胞中不含分解果糖的酶,就会导致这2种物质沉积于周围神经,导致神经细胞内渗透压增高, 神经细胞水肿及纤维变性坏死。因此,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也与高血糖的长期控制不良有着密切的关系。

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关键是要“早”!

随着对糖尿病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医学越来越强调对于糖尿病的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重要性。

实际上,对于血糖代谢来说,如果能够从发现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的糖尿病前期阶段,就开始加强血糖的控制,是更好的减少新发糖尿病几率,并且减少后续发展成糖尿病后,减少并发症的最佳做法。

如果知道血糖不正常了呢?如果等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等典型糖尿病症状时再去检查血糖,还是有点晚了,还是建议有条件的朋友,应该每年进行血糖检查,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或体重超标肥胖等有高危风险的朋友,更应该加强血糖的定期测量,血糖的升高往往不是一下子升高的,及时的发现血糖的升高趋势时,就通过生活上的饮食控制,加强运动等方面对血糖进行干预和控制,不但能够减少新发糖尿病的发生几率,减缓糖尿病的发展进程,即使一定时间后转变为糖尿病问题后,对多年后的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

这个话不是凭空说说的,我国涉及11万人筛选,通过几十年跟踪的糖尿病预防研究——大庆研究,从数据上证明了这一点,具体的数据就不分享了,这项大型糖尿病前瞻性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尽早的进行生活控制干预,能够明显的减少糖尿病的发病几率,而尽早进行血糖代谢干预的人群,在发展为糖尿病以后,其健康获益仍然是长期的,在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也要明显低于未积极进行生活干预的对照组人群。

因此,想要控制好糖尿病,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尽早的进行对血糖升高问题进行早控制,早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定期监测血糖,在发现血糖出现升高趋势时,就及早的加强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把血糖尽可能的控制好,即使发展为糖尿病问题,也要积极的重视,在生活调理的同时,合理用药把血糖指标控制好,才能够更好的减少糖尿病对身体带来的并发症和健康危害。


李药师谈健康


我妈妈就是一位糖尿病患者,从确诊二型糖尿病,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了,一开始口服降糖药物,到现在的注射胰岛素,好在血糖水平控制的还算可以。

前三年并没有明显的并发症,主要是体重的下降,谁见了她都说她瘦了,还有就是很容易感觉到饿,有时候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有可能会感觉到低血糖,好在后面一直比较注意,血糖水平稳定了以后,也就很少出现这种情况了。

如今最主要的并发症就是周围神经病变,她的胳膊经常会疼,有时候腿也会感觉到疼,好像是针扎,又好像是虫咬,也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好转了一些,但是并没有完全消失。

当初发现糖尿病的时候,因为她总觉得自己容易饿,而且还容易口渴,水喝多了就会经常上厕所。一开始没注意,以为是工作太忙太累导致的,后来一直消瘦,一查血糖竟然高到了十五点多,确诊了二型糖尿病。

想要早发现,一定要养成健康体检的好习惯,就因为工作太忙,虽然自己就是医生,却一直没有做好体检,所以才发现的那么晚,如果发现的早一些,可能会控制得更好一些。


妇产科女司机飒姐


说起糖尿病,还是比较关注的,因为我的妈妈就是糖尿病患者,而且从确诊二型糖尿病到现在也有快20年了,甚至妈妈家还是糖尿病的高发家族,妈妈这一辈一共5名成员,只有一个舅舅不是糖尿病了。

糖尿病3年、5年和10年会发生那些并发症呢?

其实糖尿病就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所谓的遗传基因主要是遗传易感性,这一点和抑郁症的遗传是相类似的,对于我而言,因为妈妈的高发家族,加上我的体重,以及我运动很少的行为特点,我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可能要比普通人还要高的多了,所以好像也应该控制一下自己的体重了。

关于并发症,老妈得病快20年,目前正在注射胰岛素,确实也出现了一些轻微的并发症,比如曾经有过眼底出血,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那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很不理想。当医生的治不了自己的家人,家人也不会听我们的,反复叮嘱要按时服药,但还是偷偷的更换了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只是说吃了保健品自己的血糖都降下来了,后来证实也是骗人的。

所以在我看来糖尿病的并发症并不是因为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出现的,确实可能出现,但是否出现,以及并发症的严重与否,最主要还是要看血糖的长期控制情况,如果血糖始终控制的很理想,比如通过运动和饮食的方式调整自己的血糖,甚至连药都不用吃。

另外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血管病变,想我妈妈出现的眼底出血就是微血管病变,而大血管病变主要指的是心血管和脑血管的病变。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也就是微血管和大血管的病变,最好的办法就是严格控制血糖。

其实就像我说的,糖尿病和抑郁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有遗传易感性,都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症状,相比较而言我觉得糖尿病更好控制,因为晨起测个指尖血糖就知道血糖的具体数值了。所以既然完全可以通过服药、饮食和运动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血糖,那为什么我们不好好的控制血糖,不管是3年,5年,还是10年,都远离糖尿病的并发症呢。

我不是糖尿病专科医生,但我是糖尿病家属,有问题可以大家一起讨论下,多学些知识总是有用到嘛。


我说精神


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陈立夫都是糖尿病,却不妨碍他们活过百岁而且基本没有并发症。关键在于调理方法要得当,给你一些建议,不一定能让你彻底康复,但一定可以让你少走弯路。

糖尿病主要有四种类型,一型,二型,应激型和妊娠期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来自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二型与胰岛素相对不足,高脂血症相关。这里面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应激型糖尿病,又称作特殊类型糖尿病,以前仅特指少量烧伤病人等情况,但是现在发现,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有明显应激反应。大量的应激型糖尿病被错误的归入二型糖尿病,用胰岛素相对不足这个思路来治疗,盲目降糖,过度控制,大量运动,反而令血糖和身体状况恶化。糖尿病一定要先识别糖尿病类型再做对应调理。

很多医生一提糖尿病就说胰岛素不足,胰岛素抵抗,却不理解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只是不断加大降糖药或胰岛素剂量用来降糖,忽略了身体的升糖激素——肾上腺素、胰高糖素的作用,这是不合理的做法。很多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胰高糖素异常升高,或者称为胰高糖素血症,这其实是身体在进行主动升糖动作,在胰高糖素作用下,胰岛素必然受到抑制。

很少有人注意压力带来的血糖影响,但是最新的糖尿病研究已经证实,持续紧张与压力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诱因!当我们处于压力状态,大脑为了保证正常运转,需要消耗大量血糖,身体会出现低血糖状况。糖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一旦低血糖情况发生,身体会启动低血糖应激反应,胰高糖素升高,胰岛素作用受到抑制,肝糖元分解出血糖,肌肉中的蛋白质以及脂肪都会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为血糖,提高身体的血糖储备。

如果低血糖情况反复出现,身体会处于战备状态,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拥有最强的升糖作用),持续提升胰高糖素——身体最主要的升糖激素,用来规避低血糖风险,(低血糖比高血糖危险的多,短期的低血糖就会有致命损害)导致血糖居高不下。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警惕可能发生低血糖的情况,每一次低血糖,都会使下一次应激反应更容易出现,也会使血糖储备变得更高。这就是为什么普通人血糖2.8以下才会低血糖,而糖尿病人血糖3.9就会低血糖,有的应激反应严重的人,甚至血糖降到5就会低血糖!

如果日常饮食控制严格,又服用阿卡波糖类“糖吸收抑制剂”,容易造成肝糖原储备不足。缺乏了肝糖原的调节作用,运动或者情绪激动,都极易发生低血糖。有的医生建议节食,建议运动降糖,建议血糖严格控制,却不懂防范低血糖风险,即使口袋放两颗糖,也抵挡不了低血糖对身体的伤害,当你感觉低血糖,伤害已经发生。最危险的是,你可能没有机会拿出口袋里的糖!

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糖对于身体的重要性!一旦糖缺乏,身体进入低血糖状态,即刻就会损及大脑、心脏等重要的器官!高血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长久的高血糖,可能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但是,低血糖却是时刻可以要人命的!

任何人都应该知道低血糖的危险!与高血糖不同,低血糖的危险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呈现,并且,如果低血糖得不到及时解决,身体各个器官都会持续衰竭!比如肝肾功能衰竭,昏迷,蛋白质脂肪被迫通过糖异生转化成血糖,产生大量尿酸丙酮酸导致酮症酸中毒,而这些,也正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疾病,与多种日常因素息息相关。医疗对糖尿病的影响只有8%,所以,除了药物控糖,更要从能量代谢,激素调节,甚至细胞营养利用的层面来分析血糖高的各种可能。

怎么判断自己是应激反应导致的血糖高?

要看你有没有下列低血糖症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以及脑功能障碍的表现,初期表现为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躁动、易怒、行为怪异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出现惊厥、昏迷。

如果经常饥饿,心慌,易怒等症状,或者突然血糖异常升高,那么很大可能有应激反应。进一步可以检测肾上腺皮质激素(GC)和胰高糖素含量。

调理糖尿病要均衡营养,全面调理,饮食,运动,情绪,呼吸,放松训练等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不要只注重降低血糖,更要消除低血糖应激反应,避免身体主动升糖。

Vista血糖调理五原则:

第一,调节血脂

我们在北京延庆的疗养院帮助大量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减肥降低血脂,血糖可以恢复正常。原因在于血脂高的状态,身体利用血糖的效率大打折扣,换句话说,高脂血症患者需要更高的血糖才能满足身体需求,需要做的是降低高血脂而不是降糖。

要注意不要吃大量精致米面类食物,这种食物升糖过快降糖也快,然后过量的糖会转化成胆固醇,这才是血脂高从而影响糖代谢最容易被忽视的原因!

第二,定时进餐

糙米、杂豆、鱼、肉、蔬菜都要均衡摄入。不需要节食,务必远离低血糖状况,杂豆和糙米因为富含纤维素或者直接补充纤维素,可以让糖和脂类缓慢吸收,不会出现血糖和血脂的过山车变化。补充维生素B族,帮助身体正常实现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

第三,筛查应激反应

这一点至关重要!否则身体在急需血糖时会大量释放胰高糖素来提升血糖同时抑制胰岛素作用。导致应激反应的可能情况有:熬夜!长期加班劳累(包括脑力劳动,大脑需要大量的血糖来提供能量),紧张!恐惧或者压力等负面情绪。饮食作息规律,注意休息和放松!很多人都不懂如何放松,即便睡觉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需要学习春山步疗和自我放松导引等放松训练。

第四,注意检测血糖

又不要过于强调低血糖。要明白糖尿病人需要的血糖要高过一般人,只有消除了应激反应和其他原因导致的胰岛素抵抗,血糖自然会回落。如果通过药物调节过低,反而会激发身体调高血糖的动作,加重肝脏负担。

第五,坚持腹式呼吸

缺氧与有氧,糖代谢获得的能量有19倍的差异!很多人呼吸太浅,前半口气还没进去,后半口气已经吐出来了,没有实现气体交换,身体实际处于长期缺氧状态。能量不足也会导致身体主动升糖!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糖尿病人都有疲乏无力的症状。练习吸气时鼓肚子,可以满足足够的氧气供应。足量的氧气可以帮助身体实现正常代谢反应,让能量充足同时减少了对身体有害的代谢废物。

现在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并没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却普遍有疲乏无力等能量不足状况,说明更多的是血糖代谢问题和能量利用问题,一味的降糖只会加重能量不足恶化病情。

最后,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可能至始至终都在制造身体对高血糖的需求,而你所用的药物可能更进一步加快了这种发展趋势,如果你愿意停下来,听一听身体的声音,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你会发现,血糖紊乱状况很容易改变。


之前在疗养院指导慢病康复,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等多种慢病非药物调理方法,都在我的悟空问答,可搜索查看。有血糖问题咨询,可留言。

vista专注非药物调理,给你的全是干货!在悟空的303个回答。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点赞关注转发!


vista营养师


得了糖尿病会怎么样?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的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我们先看看近来历史上哪些人有过糖尿病:

1. 十大元帅之首朱德:做操做了60年

朱德总司令在有二十年糖尿病的情况下活到了90岁的高寿,与他平常爱运动有着很大的关系,他坚持最好的运动就是做了长达60多年、自创的体操,被大家称之为“朱德操”。

2.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写“一笔字”星云大师也有糖尿病,但他每天坚持书法写作。

3.周恩来总理妻子邓颖超: 坚持散步降血糖1953年,49岁的邓颖超被查出了糖尿病,邓颖超在自己的文章中记载,她当时的体重是十年来最高的体重,既然根源从这里来,就从这里治疗。

糖尿病是由什么病因引起的呢!

1.遗传因素 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

2.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原因。

糖尿病的表现:

多吃多喝多尿少体重,乏力肥胖

糖尿病有些什么样的并发症?

分为五个方面:

1.心血管病变 心脏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

2.脑血管病变: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萎缩等。

3.肾血管病变:主要表为糖尿病肾病.

4.下肢动脉病变:主要表现为糖尿病足

5.眼底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的可以导致眼底出血和视网膜脱落。

我们体内不仅有降血糖的胰岛素,还是升高的血糖 的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二个是相辅相成的。长期的高血糖容易造成酮症酸中毒,那么我把血糖降低点是不是就好些呢?并不是这样的,太低了反不好,血液里面能量太少了,整个人都 没有能量来供应,是会死人的。为什么我会交代有些病人口袋里面准备糖果,就是为了防止低血糖。

如何来判断自己血糖降得过低了呢?

低血糖最早出现的症状有: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麻木和无力,同时有头晕、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错乱等神经症状。继续发展,则出现剧烈头痛、言语模糊不清、答非所问、反应迟钝、眼前发黑、视物。


刀儿匠一李


糖尿病的并发症与哪些因素有关?

糖尿病并不一定发生并发症。如果空腹血糖小于6,餐后血糖小于8,一般来说并发症几乎没有。如果空腹血糖小于7,HbA1c小于6.5也是可以二十年左右无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主要引发的病因是高血糖,如空腹血糖8到10或者更高一些,可能五年左右会引起其他疾病。糖尿病人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减肥、适当运动、服用降糖药物等方式来控制血糖稳定,如果还希望再活二十年以上应空腹血糖小于7。

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有神经末稍病变、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

1、视网膜病变:最容易发生的神经末梢病变,发病概率最高。开始时视力下降,严重者可以导致失明。初发糖尿病应进行眼底检查,方便以后对照发现病情进展变化。

2、肾脏病变:属于微血管病变。肾功能下降,甚至肾衰。化验尿常规可以帮助早期发现。

3、神经未稍病变:如手指、脚趾麻木,皮肤刺痛等。

4、糖尿病足:大血管病变,如下肢浮肿、脚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

5、高血压,心脏血管病变。

6、由高血糖引起的多种癌症。

但是上述六种,只是高血糖引发的并发症。而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呼吸睡眠低通气综合征,病因不明,此征发病率达百分之七十左右,即糖尿病病人睡眠时低通气时,血红细胞携带氧气量不足即Osahs,在血糖控制很好时也会发生,只是症状有轻有重。最轻的缺氧,一年只有一到二次明显缺氧。一般症状一夜发生十次以上缺氧,引发睡眠中间多次觉醒。严重时经常呼吸中断,无法完成一个九十分钟睡眠周期,并且需要:带呼吸机或者吸纯氧、用制氧机或者需要临时输血提高血红蛋白浓度。因此,睡眠缺氧才是糖尿病人第一影响寿命的并发症,并且无特效药。



汤之铭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证”,进一步分,可以分为:上消、中消、下消。

主要的表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疲乏等主要特征的综合症状。

主要是和肺、胃、肾有关,和饮食习惯也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说3年、5年、10年具体会发生哪些并发症?

每个人都不一样的,所以很难有准确的、统一的“答案”。

如果已经发现或者确诊为糖尿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其实早发现,或者早点儿预防反而是更关键。

如何预防呢?

第一、保持适度的运动。

可能有的朋友会问:什么才是适度?

就是运动后,第二天不感觉疲劳为度。

运动的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但是一定是有氧运动,比较舒缓的运动。

特别激烈的运动和无氧运动都不建议去做。

第二、就是饮食了。

多素、少荤、少食、多餐。

第三、就是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要熬夜,早睡早起,戒烟、戒酒。

第四、控制体重,特别是腹围。

这些都是我们预防糖尿病的基本方法,也是很有效的方法。

如何提前发现糖尿病

主要有以下这几个表现:

多尿

口渴

体重减轻

容易疲劳

视力减退加快

性生活质量下降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远离糖尿病。健康生活!


谭王页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慢性病,需要终身携带。正如题目所说,与之战斗三、五、十年乃至终身。而且并发症作为糖尿病的“杀手锏”,是人群健康的重要威胁。伴随着3年、5年、10年等时间的延长,并发症的出现概率会越来越高,并发症的严重性也越来越大,但这不意味着到3年,到5年一定会发生。因此,在这里我主要说说并发症都哪些?该如何及早发现?

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表现在全身微循环的障碍,可以发生在心脏血管、脑血管、眼的视网膜、四肢周边血管及肾脏,也可引起神经病变: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俗称“糖尿眼”;
  • 糖尿病肾病:俗称“糖尿肾”;
  • 糖尿病周边神经病变:下肢、手臂、手指出现剧烈疼痛刺痛、烧灼、麻木感,持续性异感痛,会影响生活品质,睡眠、情绪(焦虑、忧郁);
  • 糖尿病足:俗称“糖尿脚“;
  • 心血管疾病,俗称“糖尿心”;

如何及早发现

  • 自我监测,控制好血糖,及时发现血糖异常

  • 学会体检,尽量包含糖尿病容易累及的器官

  • 提高警惕,了解常见并发症,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及早就医,定期复检。遵循医嘱,合理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高山话健康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造成的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涉及的因素比较多,但是首要的因素就是患者血糖的水平。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在两三年之内就可能发生慢性并发症,如果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有可能终身都不发生并发症。在我印象当中,宋美龄好像就有糖尿病,由于血糖一直得到良好的控制,宋美龄活过了100岁!

所以题主提出的三年五年十年会出现什么并发症,这个还真的就不好说,完全取决于患者的血糖水平如何。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两种。

急性并发症发病急,有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危及生命。最常见的就是低血糖,虽然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偏高,但是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当中却非常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糖发生时有心慌,出汗,手抖,头晕等症状,严重时会昏迷。所以糖尿病人要常备小甜点,以备不时之需。还有酮症酸中毒、高血糖危象等,有多饮、乏力、恶心、休克等。

重点讲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高血糖主要损害血管神经,引起各个器官功能障碍。影响大血管时,主要表现为血管堵塞性病变,象冠心病、脑梗等,表现为胸闷心慌气短,头晕晕厥偏瘫等症状。影响到下肢血管时,出现脚的感觉异常,末梢皮肤溃疡,直至整个脚感染坏死。影响到小血管时,主要损害眼睛和肾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只有视物模糊,严重时失明。糖尿病肾病早期无症状,只有尿常规出现蛋白尿。晚期则是尿毒症。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是末梢神经感觉异常。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器官功能已经出现不可逆的损伤。所以重在预防以及早期发现。预防其实就是要注意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治疗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检测和糖尿病教育五项措施,只要执行到位,大多数糖尿病人的血糖都难有效降低控制,也就能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同时注意定期体检,可以发现隐匿期的糖尿病并发症,及早干预,能挽救器官功能。

我是福爸,临床营养师,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就点个赞呗😜 关注我的头条号,获得更多营养健康资讯。


福爸聊营养


得了糖尿病5年、10年和20年,会发生哪些并发症,这个还真没有一个准确的研究数据。因为每个人的血糖控制情况不一样,出现并发症的时间自然也不一样。但若要问,有多少比例的糖尿病人会出现并发症,还是有个参考数值的。具体如下:

  1、糖尿病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

  2、病程在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肾病的发生概可达到10%-20%。

  3、在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中,20-40%的人会出现视网膜病变,8%视力丧失。

  4、糖尿病足的发生率高达15%,即便截肢存活率也非常低下。

  5、病程为5年、10年、20年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的概率分别可达到30%-40%、60%-70%、90%。

  

  这组数据看起来还挺吓人的,主要是因为我国大部分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状况较差,有相当一部分人还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甚至有的人明知自己有糖尿病也不在乎,最终招致了各种并发症,自食恶果。

  那么,糖友该如何做,才能远离并发症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预防并发症的最好办法,就是积极控制血糖,并定期检查身体各项指标。很多人觉得检查就是浪费钱,对糖尿病人来说,检查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糖尿病人需要定期做哪些检查呢?

  1、血糖、血压、血脂

  有些人可能会说,我就是糖尿病,查血糖不就够了吗,为什么还要我去检查血压和血脂呢?

  这主要是因为“三高”之间,容易相互影响,通常患了三高之中的一高,那么,离另外两个也不远了。因此,需要经常检查,及早预防。

  

  2、糖化血红蛋白

  这是糖友必须做的检查之一,它可以反映近期三个月来糖友控制的血糖情况。如果该指标偏高,就需要及时调整控糖方案。

  3、肾功能检查,尿常规、尿蛋白与肌酐比值、血肌酐等。

  4、下肢动脉病变检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筛查等。

  5、心脏检查,标准12导联心电图、卧位和立位血压等。

  

  6、神经检查,四肢腱反射、音叉震动觉等。

  7、每天自查足部,如发现异常请及时就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