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颜母故里话颜母

散文:颜母故里话颜母

散文:颜母故里话颜母

散文:颜母故里话颜母

颜母故里话颜母

从邹城市区东北行六十多里,处于邹城、曲阜、泗水三县接壤的村庄,就是颜母庄。该村原属邹县田黄公社,1968年因修建尼山水库划归曲阜市。

颜母庄四面环山,东有小山、十八盘山和凤凰山,西与尼山相邻,北依颜母山,南隔小沂河与律庄山口相望,西南面隔着尼山水库与昌平山遥望,是个有山有水的风水宝地。全村共有249户,811人。

颜母庄是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出生地,孔子的姥姥家,因此得名颜母庄。村中原有一石碑,刻有"颜母故里"四个大字,为晚清康有为书写,康有为曾两度到此,并亲自提笔两筒,一筒是"古昌平乡"(现该石碑在尼山书院),一筒是"颜母故里"。据说,抗战时期,日寇曾经到此,见村口立有该石碑,便深鞠一躬绕道而行,去了附近的关庄村进行了野蛮的烧杀抢掠,颜母庄得以幸免于难。1958年兴建尼山水库,村庄原址被水库淹没,石碑不知去向。

村附近著名的文物遗址有祭祀孔子母亲颜征在的"颜母祠"、颜母洗手的"扳倒井"暨"孔圣泉",现位于距颜母庄仅2里地的邹城市田黄镇宋山头村内。

相传孔子母亲颜征在17岁时与60岁的叔梁纥结合,在颜母庄村西山坡树林下草地上生下孔子。因此这片树林被称作文德林,生孔子的草坡被鲜血染红,至今仍是红色,称为"红草坡"。尼山书院位于曲阜境内,距宋山头村约2里路,是孔子给颜回等众弟子授课的地方,夫子(即孔子)洞和尼山书院相邻。相传孔子出生后不久,被放在此处避暑乘凉,有关孔子"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便源于此处。生下孔子后,因叔梁纥嫌其相貌丑陋而被抛弃在山坡,后被母虎叼往洞中喂养,夏季炎热,有老鹰翅膀遮阴纳凉,故有"鹰打扇、虎喂养"之说。颜征在扔下孔子后十分悲痛,常到尼山寻子,后在山洞中找到孔子,将其抱回家中。途中口渴难耐,遇一水井,便说井倒下来就好了。果然那井立刻倒下,井水自溢而出,颜征在便喝了井水。至今在宋山头村北仍有一口扳倒井,并立有石碑。该水井原是泉水上涌自流,"文革"时期被炮炸毁,断了水脉,从此不再自流。扳倒井造型独特,井水清甜甘冽,养育了孔朝历代子孙,百岁老人在此多见,每小时自然流量达10余个立方,干旱年份流量不减,经省地矿局鉴定,含有伪偏硅酸、锶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后人为了纪念颜征在,在宋山头村北兴建了颜母祠,祭祀孔子母亲。祠堂三间,始建于明弘治三年(1488年),颜母祠古建筑物、古碑等保存完好。 2018年9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