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可以养活150人:德国农业的秘诀有什么?

一个农民可以养活150人:德国农业的秘诀有什么?

这张照片被叫做“不变的德国”,展现的是二战以后德国人修的房子,完全是中世纪式晚期巴洛克时代和洛可可时代的风格。

二战结束后,德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成了一片废墟,德国人非常心疼,他们把当年的照片找出来,把当年的设计图找出来,按原样一座座地重修起来。今天你跑到德国去看,大多数城市都没有什么现代建筑,几乎全是巴洛克、洛可可时代的风格。

全球范围内,“德国制造”优势并不在价格上。你跟日本人可以谈价格,但你跟德国人谈价格,一刀都砍不下来。“德国制造”的优势在于它的质量,它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它优秀的售后服务。德国企业发展的一般产品都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难度,别国一时无法制造出来的产品。

德国人生产的工业制造品,大到挖地铁的掘进机,小到文秘工作中的订书机,从 质量上讲都是世界第一。

除了我们所熟识的宝马、奥迪、阿迪达斯等品牌外,德国还有2300多个世界级名牌。德国的工匠精神在农业上也成绩突出。

一个农民可以养活150人:德国农业的秘诀有什么?

德国农业居世界一流水平,一个农民可以养活150个人。除了采用精细化工业、大量的机械和信息化操作以外,德国农业的秘诀到底还有什么?

德国农业协会(DLG),是欧洲领先的畜牧业、农业、食品行业发展组织之一,其组织的德国国际畜牧展览会(Euro Tier)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畜牧业展览盛会。

“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览会”作为中国入世后境内举办的最高水平的国际性畜牧业展览会,正式与Euro Tier 展览会强强联手,共同打造“Euro Tier China”。

来EuroTier China一探究竟吧

同期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大会”由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主办,本届会议以“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全产业链企业的责任”为主旨,将安排全体大会、专题平行论坛、参观集约化畜牧展等活动。

如何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如何实现食品产业链的循环利用,如何保证食品生于自然、归于自然,保留食品的天然属性是无数专家、学者、企业家、畜牧业从业者关心的问题,在这里你将接触到德国先进的理念,业内领先企业的成功案例。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既要治标又要治本,既要短期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遏制食品安全问题,又要立足长远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走低碳、绿色、可持续的生态之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并非一朝一夕,有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而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其实还是科技和创新的局限性。从人类社会的角度去理解,以消耗自然资源、破坏和污染自然环境为代价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是问题的根源,建立一个平衡、可持续、可循环的畜牧业是杜绝食品安全的根本解决路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