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會說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是世界第一水平呢?

鐵戟沉沙


航空發動機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因為世界上只有極少數國傢俱備自主設計製造航空發動機的能力。目前,在軍用航空發動機領域美俄屬於第一集團,而在民用航空發動機方面美歐則處於領先地位。俄羅斯的軍用航空發動機與美國相比各有優劣,但是總體來看,美國軍用發動機還是要比俄羅斯領先一些。

(軍用航空發動機堪稱工業皇冠的明珠)

俄羅斯軍用航空發動機在壽命、重量、加工工藝和維護方面都不及美國發動機,但是他也有自己的長處,俄製發動機比較皮實,而且價格便宜,在一些關鍵領域也有自己的優勢。俄羅斯的軍用航空發動機在推力、三維矢量控制方面有著獨到之處。俄羅斯圖160轟炸機上所裝備的NK-32發動機最大推力達到了245千牛,而美國同類轟炸機B-1b的F101-GE-102發動機最大推力卻只有140千牛。117S發動機所採用的三維矢量控制系統也比美國F119發動機的二維矢量推力要先進一些。

(圖160轟炸機使用的NK-32發動機)

(B-1b轟炸機使用的F101-GE-102發動機)

美國和俄羅斯的噴氣式軍用發動機技術都源於德國。二戰末期,德國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實用噴氣式戰鬥機Me262,一時間令所有盟國戰機難以招架。隨後美蘇開始收集德國噴氣機技術,而噴氣式發動機更是重中之重。不過,兩國關注的重點稍有不同,美國蒐羅了一大批德國專家,而蘇聯則拿到了大量實物,隨後美蘇便分別開始了噴氣式航空發動機的研製。蘇聯主要是仿製德國的技術,但由於蘇聯當時元氣大傷,加上搜羅來的德國發動機不成熟,所以進展非常緩慢。直到蘇聯得到了英國羅羅公司的RD-45型發動機,才仿製出了克里莫夫VK-1型發動機,並將它裝備到了米格15上。受二戰經驗的影響,蘇聯認為一旦爆發戰爭,己方的飛機很快就會被打掉,所以蘇聯強調航空發動機要價格低廉、易於生產、性能可靠,對發動機的壽命和維護性並不重視。另一方面,受限於蘇聯的工業加工水平的影響,致蘇/俄發動機的結構重量通常很大,而且推重比也不如美國同類型產品。

(Me262採用得Jumo004發動機)

(米格15採用得克里莫夫VK-1型發動機仿製自羅羅公司的RD-45型發動機)

美國依靠自己強大的工業能力和科技實力,在航空發動機加工工藝、材料和整體設計方面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與蘇聯相比,美國更看中發動機的性能、重量、壽命和維護性能。美國人認為發動機是戰機的基礎,所以他們在航空發動機研究方面投入巨大,往往是先研製一代發動機,再研製一代戰鬥機。蘇聯恰恰與之相反,認為發動機只是戰機的一個子系統,所以發動機往往根據戰機型號要求進行研製。這種研製模式會導致對發動機研製難度認識不足,因此一旦發動機研製出現問題,就會導致整個戰機項目的延遲。當年中國可也走了同樣的彎路,渦扇6研製了20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最終卻無疾而終,這極大影響了我國一代戰機的研發。

(AL-31與F100發動機相比在發動機性能和使用壽命上都有一定的差距)

(渦扇6發動機)

由於蘇聯工業實力較弱以及對航空發動機研製的偏見,導致蘇/俄製發動機同美國一直存在著差距。如今到了俄羅斯時代,他們已經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開始重視發動機壽命、大修間隔等一系列問題。不過受俄羅斯經濟低迷,航空發動機技術人員流失的影響,俄羅斯的軍用航空發動機雖比其他國家先進,但是距美國還有一定的差距。比如:美國的F119-PW-100發動機大修間隔為4000多小時,使用壽命也達到了10000小時以上,加力推力15.6噸左右,推重比到達了10以上。而俄羅斯計劃為蘇57配備的AL-41發動機,最大推力只有18噸左右,推重比為10,而且為了保證維持性能犧牲了壽命,這導致AL-41的使用壽命只有4000小時。由於AL-41發動機尚未成熟,俄羅斯的蘇57目前只能使用117S發動機,117S作為AL-31發動機的改進型,距離F119-PW-100至少有10年的差距。F119-PW-100從1983年開始研製,距今已經有近20年的時間了,這足以看出美俄之間的差距。

(F22使用的F119-PW-100二維矢量發動機)

(AL-41發動機)

(117S發動機改進與AL-31發動機)

俄羅斯軍用航空發動機整體上遜色於美國,但是要強於其他國家。不過,受經濟不景氣、科研人員流失的影響,俄羅斯在軍用航空發動機領域存在著比較多的困難。雖然通過犧牲部分性能,暫時獲得了還“能用的發動機”,但是下一步的路如何走已經成了俄羅斯面臨的巨大挑戰。隨著美國開始下一代航發研究,以及中國和歐洲對軍用航空發動機的日益重視,俄羅斯還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已經成了未知數。

(中國研製的渦扇15發動機)

(殲10B使用的矢量推進發動機)


戰情解碼


首先明確一個問題,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水平絕對不是世界第一!世界公認的航空發動機三巨頭分別是美國普惠,GE和英國的羅羅,其中美國佔兩家,英國一家。而俄羅斯無論是著名的禮炮還是現在風頭正盛的土星,都榜上無名。有一個事實必須承認,在航空發動機這個領域,美國人的的確確是一枝獨秀。無論是航空發動機機械結構設計,控制系統設計,材料研發,航空發動機推力性能,使用壽命,美國人都領先整個世界。
不能否認,俄羅斯的航空工業非常值得敬佩,在如此嚴峻的經濟壓力之下,依然保持著航空發動機產品和核武器的更新。目前俄羅斯兩家航空發動機公司的代表產品分別是禮炮的AL-31F和土星的產品30發動機,其中AL-31F是用於蘇-27等四代機的,而產品30則是用於蘇-57的五代機配套航空發動機。產品30是目前俄羅斯最先進的航空發動機,但是其技術水平才堪堪超過美國80年代的F-119-PW-100發動機,雙方航空發動機研製水平高下立判。


117S

此前俄羅斯蘇-57戰鬥機使用的AL-41F1發動機,即117S。這款發動機是AL-31F的魔改產品,性能雖然較之前有不少提升,但是依然不能滿足五代機超音速巡航。而產品30發動機則不同,這是俄羅斯土星設計的一款全新發動機,最大推力達到107千牛(11噸),加力推力達到176千牛(18噸),和原本的117S相比,推力性能提升了至少20%。產品30發動機的研製成功,也加快了蘇-57的研發進程,這對俄羅斯航空工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然而橫向對比就可以發現,俄羅斯的產品30發動機技術水平才堪堪超過美國80年代的水平,所謂的世界第一簡直是無稽之談。80年代美國的中堅產品就是現在F-22戰鬥機使用的F-119-PW-100發動機,其最大推力10噸,加力推力達到16噸。推力數據對比之下,就可以發現,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遠遠不如美國。

發動機除了推力之外,還有一個硬性指標,那就是使用壽命。在俄羅斯的理念裡,航空發動機是消耗品,說過分一點就是一次性用品。像著名的3馬赫米格-25“狐蝠”裝備的兩臺R-15B-300加力渦噴發動機,基本上飛行員推一個加力到底,飛個幾分鐘落地發動機就得報廢,幾乎就是一個一次性用品。因為這個理念,俄羅斯航空發動機的使用壽命一直較短。像AL-31F系列首次翻新在600小時左右,總壽命也只有1500小時。而最先進的產品30發動機的使用壽命估計也僅僅能夠追平上世紀80年代F-119的4000小時。F-135發動機

就在全世界都在驚歎美國人航空發動機推力大,使用壽命長的時候,普惠又推出了最新的F-135增推計劃而且取得第一階段成功。如今的F-135發動機最大推力已經從191.27千牛增加到204.12千牛,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臺推力超過200千牛的小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另外一邊的俄羅斯呢?產品30發動機還停留在工程測試階段,都還沒拿到軍方AL開頭的代號開始量產,離真正服役不知還要多久。


其實我覺得,之所以有人會認為俄羅斯航空發動機世界第一,是因為有些人沒有基本的概念,同時曾經的蘇聯的航空工業也的確創下過燦爛的輝煌。當年前蘇聯的航空工業與美國不相上下,米格系列,雅克系列,還有蘇霍伊系列都出了不少經典之作。這些經典戰鬥機都用的前蘇聯自己研製的發動機,雖然粗糙但也皮實耐用,性能出色。但就算如此,前蘇聯在航空領域也終究沒能趕上美國,而且後來俄羅斯航空工業資金不足,人才流失,發展停滯以後,進一步拉開了與美國的距離。很多人看不到這一點,眼裡只有俄羅斯,沒有橫向對比,才會以為俄羅斯第一。

什麼你說我怎麼不提民用大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這個不提了,俄羅斯會被碾壓成粉末的,給它點面子吧。如今世界上造大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沒有哪個國家比得上美國的GE。面對GE的領先,在民用航空發動機領域耕耘數十年的英國的羅羅都要拱手叫一聲大哥。GE9X發動機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性能和加工工藝最先進的大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最大推力達到470牛。僅靠兩臺發動機,就可以推著一架大型客機上天!俄羅斯的大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水平如何呢?估計和美國相差也就3-40年吧。


赤焰噠噠噠


可以肯定的說,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技術絕非是世界第一的水平,世界航發技術水平第一的是美國這個毫無疑問,但是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也很強,這估計就是他會被人誤認為是航發第一強國的原因。

圖為俄羅斯117S三維矢量發動機,裝備在蘇57和蘇35S戰鬥機上。

俄羅斯的航發還是比較不錯的,比如俄羅斯現在已經裝備了世界上現役唯一的三維矢量發動機,117S。117S是在AL41F發動機基礎上修改設計而來,略等於在AL41發動機尾噴外套上一圈機械擺動式的三維矢量噴口,他的推力達到了14.5噸,不論說他粗糙也好、響應慢也罷,除了117S發動機,你找到世界上有第二個已經服役的三維矢量發動機,最接近服役的也只是我國在殲10B上測試的那款矢量發動機。

圖為俄羅斯圖95轟炸機上非常特殊的HK12MB渦漿發動機,在高速狀態下他可以成為渦噴發動機。

俄羅斯的航發也非常具有創新性,性能非常完善,種類繁多。比較有趣的一個是圖95轟炸機上裝備的HK12MB渦漿/渦噴發動機,該發動機有11噸的最大推力,這沒什麼,關鍵是他有兩種產生動力的方式。在巡航階段或者低速飛行階段,他和世界其他渦漿發動機一樣,是依靠渦輪驅動槳葉的旋轉產生髮動機的推力起飛,不過他是兩套葉片,是反轉式槳葉,產生的升力更大,這雖然特殊也還沒有什麼難以置信的。

圖為安124大型運輸機上的D18T發動機。

可是HK12MB發動機在起飛進入高速飛行後,則停止將動力輸出到槳葉上,而是直接將渦輪中的熱空氣噴出,變成一個真正的渦噴發動機,此時他的槳葉依然在旋轉,只不過是自己的低速旋轉,並不產生推力。此時如果環境理想,圖95這架大型轟炸機的飛行速度會接近高亞音速,進入快速突防的模式。該發動機集渦漿的省油和渦噴的動力直接優勢為一體,設計非常巧妙。

圖為D18T發動機和安124運輸機。

俄羅斯研發過的推力最大的航空發動機是安225運輸機上的D18T發動機,或者是圖160轟炸機上的NK-321發動機,這兩款發動機的最大推力分別是23噸和24噸。雖然NK321的最大推力更大,但是那是他的加力狀態,在不加力的情況下最大推力只有13.7噸,而D18T發動機沒有加力模式,在普通工作狀態下的最大推力就達到了23噸,所以說他們誰的推力大都可以。

圖為NK321發動機和圖160轟炸機,一架圖160有4臺NK-321發動機驅動。

相比而言,美國要比俄羅斯強不少。相比於俄羅斯推力最大的戰鬥機發動機117S來說,美國推力最大的戰鬥機發動機是F135發動機,他的推力為18噸,多出117S發動機3.5噸的推力,而且壽命還要比117S更高,操作反應更加靈敏,可以和戰鬥機組成飛火推一體化能力,發動機本身採用全權限數字化操作,有FADEC系統,都比俄羅斯的117S要領先不少。

圖為美國F135發動機。

而美國研發過的推力最大的發動機則是民用航空領域的GE9X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推力達到了47噸,超過俄羅斯推力最大發動機20多噸,基本為他的二倍,而且同樣壽命要比俄羅斯發動機更長,故障更少,不過體積要大不少。這裡只舉了美國航發的兩個典型的例子,其實美國的好發動機還有很多,除了F135,美國的F119發動機推力也比117S要大,F119是F22戰鬥機的發動機,單臺推力為15.5噸,依然比117S這個蘇57和蘇35S的發動機推力要大1噸。

圖為美國GE9X發動機,是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發動機。

所以要說俄羅斯的發動機世界第一很牽強,但是要說俄羅斯是一流航發強國倒也沒錯,但肯定不是第一。


海事先鋒


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就沒有到過世界第一,德國曾經到過世界第一,當今第一的美國和蘇聯,聯合打敗德國之後,洗劫了德國。美國先搶的,搶了人才和技術,當年蘇聯搶了德國的技術和機械。

德意志民族不善於大發明而善於小發明,更善於製造,德國是被公認的工匠之國。當然並不是說德國不善於理論,因為他們的製造技術太強大了,知名度超過了他們的理論貢獻。很多國家把外國進口當做高檔標誌,德國人把德國製造當做高檔標誌,由此可見一斑。

二戰之後,在航空發動機行業,美國第一,蘇聯第二,蘇聯解體後,英國法國有超過俄羅斯的趨勢。俄羅斯主要是資金跟不上,有些後繼乏錢了。同時當年蘇聯的發動機技術很大部分被放在了烏克蘭,技術被分裂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本來世界航空發動機界,第一美國遙遙領先,俄羅斯屬於第二梯隊的領頭羊,還有幾個正在拍馬加鞭。如果俄羅斯一直吃老本兒,再厚實也會後繼乏力的,如果俄羅斯不知道投入,會成為第二梯隊的老末,盼著俄羅斯努力發展吧。



大志遠思想空間


說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世界第一,純粹是無稽之談。

俄羅斯的發動機在:壽命、大修時間、故障率、推力等指標上都遠遠不如美國。比日本、英國、法國也有很大的差距。

在材料製造、精密機械加工、生產工藝、組裝技術上俄羅斯和美國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

俄羅斯的狀況十分糟糕:

俄羅斯的破航母,修理的時候,吊車倒了,還把船塢弄沉了。

又沉了一艘核潛艇。

在敘利亞,俄羅斯派出了航空母艦參戰,十五架艦載機,幾十天內摔了兩架。

俄羅斯在敘利亞的防空系統,對以色列的飛機和導彈毫無辦法。

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很多人的頭腦了懷有:“俄羅斯很強大,尤其是俄羅斯在軍事上很強大”的錯誤觀念。

可能是與長時間的虛假宣傳有關。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俄羅斯、蘇聯一直大量進口西方的精密機械加工設備,俄羅斯自己根本生產不出這些產品。


風華


關於俄羅斯航發,魂舞大漠想,一句話就能說明問題,基本可滿足使用。比歐美差,比我們強,致說是否一流,值得商榷。可以說他所有的型號不盡完美,但經過大量實用以後,不斷改進、調整和提高,大部分都可以達到理想的狀態,就是說始終能滿足使用。不過個別先進型號,如五代戰鬥機的航發,產品30,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要說與歐美的差距的話,這便是差距,與我們一樣,需要時間來完成積累,以實現躍升。可以說他不強,可維護性不高,但經過地面大量維護,可用亦堪用,西方則不然,基本裝上去不用管,而且耐久。與西方不同,蘇俄以前走過的路也與西方迥然有別,只要能滿足於使用就可以,看上去粗糙,用起來性能完全不差,可以說,前蘇聯在技術性能上與西方沒有差距,現在差距拉大了許多。

▲俄羅斯需要時間。僅以整體局面來說,差距當在20年以上,民用航發不能使用,算只有一款M146,也是與西方合作的結果,軍用大推還遠未達到使用狀態,正在使用的三代機航發,在使用壽命上仍有質的代差。差距原因,是國力使然,也是解體以後被耽誤了多年,從根本上來說,研發體制從蘇聯時期就不盡合理,舉國來搞研發,一時是容易保證使用,但在耐久性方面始終有一定的差距。俄羅斯獨立後,在經過十年的遲滯後,技術徘徊不前,八大集團破產的破產,被私營的私營,形不成技術拳頭,只見一刀揮去,而有了現在的三巨頭,土星、禮炮和進步,說清楚,此種重組,是在吸取過去教訓,不過也有強力作用的影子,技術整合還是存在著大量的體制問題。總之需要時間,慢慢來調整,好在大體理清了體制,投入重金健全了實驗設施,這一點卻是重要的,沒有這些,航發即不能向前發展。

▲逆勢而起。資產流失,技術停滯,人才匱乏,一度師學西方,在管理模式和研發體制等方面,借鑑參考,但學來的畢竟皮毛,難以在國內強推,現在被強行改組的雙巨頭,禮炮和留裡卡土星,正在各以優勢項目發展,政府投入並不穩定,還能看到舉國體制的影子,但至少在產業政策上有了穩定的支持,確保了研製的延續性,比如靠政府投入建立了此前沒有的核心機研發研製,預研下一代技術以確保未來不致過於落後。為確保兩家的橫向合作,政府試圖建立一個機制,以避免力量分散和重複建設,錢是一回事,長期規劃指導又是一回事,現在至少看起來是有模有樣了,在經過艱難的一段過溝爬坡後,各種新型號儼然已顯現在非常光明的曙光,也許這都拜改革所賜吧。

▲俄不離中。與中不離俄一樣,兩家相互支持,共同走過了一段技術艱難期,我們需要俄羅斯的發動機,俄羅斯贏得了發展所需要的資金,終得渡過了漫長的嚴冬。如果中俄能合作,或者說,有無可能,將AL-31F-M3/M4的合作繼續,或說採用一種成功合作的模式,共同來促進提高呢?現在看不到這樣的跡象,RC929可以暫時安裝PD35,這樣可加速PD35的成熟,但顯然,我們有著自己的型號。航發必須自主,各國都一樣。我們的C919正在使用西方發動機,自己的CJ1000A正在密集展開實驗,技術上已能獨立,完全沒有任何依賴於人的想法,現在試飛用的是美法賽峰的LEAP-1C,未來也可以成為一種動力選擇,以保證C919銷量,俄羅斯的MC21正使用自己的PD14在試飛,說是足夠成熟,魂舞大漠的看法,恐怕也是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這便是俄國航發現狀的一個縮影吧。


魂舞大漠


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傳承自蘇聯,蘇聯當年的幾種發動機如圖160的HK32三轉子發動機、米格31的D30F6發動機等就推力來說都是超過同時期的美式發動機的,但除了推力,其它性能卻只能用一般乃至差勁來形容,如D30F6的推力雖然達152千牛,但這是犧牲其它性能換來的,長度達7米,以空氣流量達155公斤/秒來看,其直徑小不了,為了適應這臺發動機,米格31硬是變成了46噸的鋼鐵巨獸。HK32也好不到哪去,否則圖160也不會有轟炸機之最的最大起飛重量了,載彈量卻不如比它小的B1B了。至於壽命通常只有美式發動機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妥妥的不低值的易耗品啊。

這還是有亮點的發動機,至於沒有亮點卻滿身糟點的發動機更是一抓一大把,而有名的AL31F發動機除了抗喘振性能相對好一些,能作眼鏡蛇機動以外,對標美國的F110也一無是處,但即使如此,在太行穩定以前,它也是世界唯二的大推力發動機之一,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沒有比較也沒有幸福不是。不過蘇聯的火箭發動機確實牛,只有在這方面,蘇俄的拿手好戲——減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連美國都可進,我國都買不來。但這畢竟不是航空發動機不是。





飛帥


世界第一,無稽之談。無論是發動機的壽命,大修時間,故障率,推力都不如美國。何來世界第一水平一說呢?事實上,俄羅斯發動機的技術直接繼承於前蘇聯。其發動機的各項性能指標之所以與美國發動機有較大差距,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先天條件限制,也就是說俄羅斯在材料,技術上與美國有差距。第二:冷戰時期,前蘇聯認為在空戰時,戰鬥機損失後,發動機也就無用了,因此發動機夠用就行,不需要糾結性能強不強。都說是理念不同,其實主要是前蘇聯的相關材料和技術不行。絕大多數人都以為,前蘇聯的發動機性能指標不如美國,是因為理念不同導致的。但是冷戰時期,明知對方的軍力和自己旗鼓相當,戰爭哪是那麼容易發生的。所以說,不要為前蘇聯的技術不行找藉口。



而俄羅斯的發動機技術直接來自前蘇聯時期的積累,既然前蘇聯的技術都不如美國,那麼俄羅斯的技術自然不如美國了。目前來說,美國的F135發動機的最大推力已經搞到20噸了,反觀俄羅斯的產品-30發動機,技術水平估計超上F119都是一大關,更別提趕上最新的F135了。況且美國的下一代變循環發動機技術積累完全不是俄羅斯能比的。上世紀的F120就是變循環發動機,只不過在當時由於技術太超前,未被選中而已。在變循環發動機技術上,美國更是一騎絕塵,俄羅斯目前沒有看到相關的研究。在最先進的領域,被美國甩開十幾年,可見如今俄羅斯的發動機技術也不怎麼樣。估計在變循環發動機這一技術上,俄羅斯的相關產品估計還沒有中國快,這絕不是吹噓而已。

航空發動機性能的優劣與材料和製造工藝息息相關。無論是材料還是製造工藝俄羅斯與美國都有差距,單晶葉片,粉末盤,渦前溫度等等,沒有長時間的積累,是製造不出來的。說到製造工藝,美國更是遠超俄羅斯。最明顯的是F22的機身工藝與蘇57相比,兩者根本就不是同一時代的飛機。在發動機領域俄羅斯領先美國的也只有火箭發動機了,畢竟一次性的產品。所以說,在航空發動機技術上,美國是世界第一,這是毫無疑問的。估計過不多久,中國在航發領域也將超越俄羅斯。


江山何沉


俄羅斯的戰鬥機發動機,和美製發動機比,有些方面是佔據一定的優勢的。

一、加力更強,噴口可轉45度,使飛機的機動性更好。

二、製造的成本較低,生產週期較短,為在高烈度的戰爭中更能經得起損耗。

有人說美髮動機壽命長,美髮動壽命長是因為對核心機件的經常性更換,並非整機達到所稱的壽命。美F135發動機推力達到22噸,但這是一款中小涵道比的發動機,並非小涵道比發動機。


安平144796971


吹牛逼唄……這誰不會啊!

首先我們不否認俄羅斯在航空技術,尤其在航空動力技術上是有極高的造詣的,但是好與最好之間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俄羅斯目前在航空動力技術上,與歐美國家尤其是美國相差最少也有20年的差距,這是客觀存在的現實,不是別人隨便胡吹就能改變的。


▲目前全世界三大航空發動機製造巨頭中,最大的普惠和通用電氣(GE)都是美國的。

其中僅通用電氣噴氣引擎業務的總銷售額就高達1052.25億美元,是俄羅斯“土星科學生產聯合公司”與“禮炮燃氣渦輪製造科學生產中心”兩家最大的航空動力企業年銷售額的30倍,近乎等於自前蘇聯解體到今天“俄羅斯聯合發動機製造集團”的所有銷售總額。

而具體到實際產品,以專搞小涵道比渦輪發動機的“禮炮燃氣渦輪製造科學生產中心”為例,其最新、最先進的“產品30”第四代航空發動機,其裝機首飛時間要比美國同類產品XF119核心機系列要晚近20年。


▲美國現役的第四代大推力小涵道比航空發動機,基本都是以XF119核心機發展而來,F22上的F119、F35上的F135系列都在其衍生而來的產品。

而等2017年12月俄羅斯“產品30”正式在蘇57原型機“T50-2”號上首飛的時候,美國普惠F-135的第一階段增推計劃已經進行到末期了。

▲2018年3月,普惠正式宣佈F-135噴氣發動機的第一階段增推計劃正式完成,將F135最大加力推力從191.27千牛增加到了204.12千牛,成為了全世界第一款最大加力推力超過200千牛的小涵道比航空噴氣發動機。

而根據土星科學生產聯合體公佈的數據來看,“產品30”的最大加力推力為176千牛,比美國改進型的F-119-PW-100稍強,但遠弱於階段性增推的F-135,(這裡要額外說一下,俄羅斯“產品30”也有階段性增推計劃,但是具體多久可以實現那就是個神學問題了)



▲測試“產品30”的T50-2原型機。

同時俄羅斯航空動力產品在可靠性、維護性方面也遠弱於美國產品,“產品30”現在的首翻時間和大修間隔現在還沒有對外公佈,但從以往俄羅斯的航空動力產品的表現來看,是很難超過美國的。


▲俄羅斯三代機的主力動力AL31F系列,除在涵道比美國同類F-110系列稍小外,在渦前溫度、最大加力推力、首翻時間、使用壽命大幅落後,尤其是首翻時間和使用壽命,AL31F系列只有900小時(使用壽命後續改進型號也不超過1500小時)+300小時(首翻時間),而F110-GE-100早就達到了1000小時的首翻時間和4000小時的使用壽命。

而還只是軍用小涵道比大推力發動機方面俄羅斯與美國的差距,等到了民用大涵道比大推力發動機方面,俄羅斯與美國的差距更大。

▲如果說在軍用小涵道比大推力發動機上俄羅斯還能與美國掰掰手腕的話,在民用大涵道比大推力發動機上俄羅斯連上場的資格都沒有,美國GE最先進的產品:GE-9X是目前全世界推力最大、性能最先進的大涵道比航空發動機,其比涵道比達為10:1、增壓比達為60:1,起飛推力更是驚人的470千牛,而俄羅斯目前最先進的PD-14別說GE-9X了,就連其上一代CFM-56系列都不如(CFM-56-5C4起飛推力達到了151千牛,而俄羅斯正在測試的PD-14“預計”最大起飛推力也只有140千牛)


▲正在進行測試的PD-14

所以俄羅斯現在航空動力工業距離世界最先進水平還是有非常大差距的,不要說美國,就連英國現在俄羅斯都沒法比,畢竟人家英國人還有一家“羅羅”。

當然……我們在認清俄羅斯航空動力工業現實的時候,也要明白造成俄羅斯航空工業今天大幅落後的原因是什麼?

說白了還是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航空工業人才的大量流失和資金投入不足,要知道在前蘇聯時期,蘇聯的航空發動機研製還是基本能跟上歐美的步伐的,可是前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就長時間沒有新的型號投入研發(像根據AL31改進來的117S這種就不要算了)現在俄羅斯正在測試的“產品30”那都是在新千年以後才開始研發的,13年才正式確定技術方案。


▲當初“產品30”剛出來的時候,興奮的普京都跑去參觀,搞在前蘇聯時期,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相對俄羅斯來說我們現在的航發工業要幸福很多,要知道現在“中航發”一年的投入可是過千億的,但是我們的欠賬實在是太多了,過去我們航發隨型號研製的時候,整個大項目才幾十億人民幣,到航發這能有幾千萬就不錯了。

其實說起航發尤其是我國的航發,“小科普”真的是有很多、很多話要說,但是有些問題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的,以後有機會再給大家慢慢講吧……

最後謝謝您的閱讀,祝您生活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