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阿哥胤祉才是夺嫡野心家?表面文人作风,背后却下刀子

九龙夺嫡是康熙皇帝晚年,他的那些儿子们上演的一场精彩大戏。这里面戏份最多的,当属八阿哥胤禩,戏份最少的,应该就是三阿哥胤祉了。

很多人甚至认为,胤祉作为一位饱读诗书之人,其实压根就没有夺嫡的心思。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他确实参与了夺嫡,而且手段非常高明。

三阿哥胤祉才是夺嫡野心家?表面文人作风,背后却下刀子

01胤祉是康熙众多儿子中,最有学问的一个。

康熙是什么人?那是千古一帝,之所以这么称呼他,倒不是说他当皇帝有多厉害,而是他学习能力超级强大。

他对汉文化的研究,比很多汉人都要高深,此外对西方的学问他也涉猎很深。据说他的自学能力很强,精通满语、蒙语、英语等语言。

面对学问如此出众的老爸,要想在他眼底下得到重视,是不是要在学问方面下功夫呢?一般皇子不敢去碰这方面的东西,因为他们的老爸是个行家,万一你是故作高深,康熙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反倒是得不偿失。

可胤祉却不同,他从小就喜欢读书,而且读书的水平还相当高。这是康熙意想不到的事情,作为康熙活着的儿子里,最会读书的一个,胤祉自然是受到康熙重视的。

可是光会读书也不能成为太子,胤祉必须要做一些事情,让康熙觉得,这个皇子完全可以成为继承人。

圣祖邃律历之学,命允祉率庶吉士何国宗等辑律吕、算法诸书,谕曰:“古历规模甚好,但其数目岁久不合。今修历书,规模宜存古,数目宜准今。”---《清史稿》

所以胤祉开始编书,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历朝历代的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都会编书。

比如说明朝的永乐大帝朱棣,为了体现自己是明君,让人编写了一部永乐大典,基本上涵盖了古今所有文章书籍。乾隆为了把不好的书给删了,又编了一部四库全书,据说被毁掉的书比编入的书还要多。

胤祉想了想,自己的老爸也算是非常厉害的明君了,他没有理由不编写一部书来彰显自己的实力。既然康熙没有提,那胤祉表现的时候就到了,编书的事情就落在了他肩上。

三阿哥胤祉才是夺嫡野心家?表面文人作风,背后却下刀子

02胤祉文武双全,一度曾经被康熙看中。

能够帮助康熙编书的皇子,还真的只有胤祉一个人,所以他当然得到了康熙的重视。康熙也想着千古流芳,自然是对这件事比较感兴趣的。

此外,康熙还是一位骑射高手,在马背上平定了大清的江山。所以胤祉认为,自己的父皇一定也希望他的继承人是马背上的高手。

而此刻的太子胤礽在武功方面平平无奇,这就给了胤祉一个机会。很多人认为读书人不适合练武,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

四十七年,太子既废,上以允祉与太子索亲睦,召问太子情状,且曰:“允祉与允礽虽暱,然未怂恿其为恶,故不罪也。---《清史稿》

因为胤祉深知练武的好处,所以他练武的刻苦程度,比一般皇子要辛苦得多。结果就造成了一个现象,胤祉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练成了文武双全的人物。

曾经有多次,胤祉在猎场上远胜各位兄弟,而且胤祉能够得到跟康熙并驾齐驱,比试射箭的机会,这是难能可贵的。结果是,他跟康熙的水平居然还不相上下,这是康熙非常满意的地方。

所以康熙从此对胤祉十分看中,一般大型的祭祀活动,康熙都会带着胤祉前去参加,这也表明了一点,康熙开始培养自己的这个儿子了。

可惜的是,康熙的寿命太长,人与人之间相处久了,总归会有矛盾,胤祉和康熙在康熙30年的时候就走得比较亲近了,这不是一件好事。

三阿哥胤祉才是夺嫡野心家?表面文人作风,背后却下刀子

03胤祉利用大阿哥扳倒太子,又顺道扳倒大阿哥,结果却出人意料。

我们十分熟悉这个场景,当时大阿哥胤褆在太子胤礽失宠被废掉以后,俨然成了丧心病狂之人,他疯狂地打击太子派系,甚至建议康熙皇帝杀掉太子胤礽。

康熙甚至都感到十分吃惊,不过太子胤礽这次的行为的确十分过分,康熙一时间并没有表态,而这个过程中,三阿哥胤祉的表现可谓是一针见血。

在大阿哥扳倒太子胤礽的整个过程中,胤祉都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这表示他默许大阿哥胤褆这么做。其实那些皇子们谁都想扳倒太子,只是不敢做而已。

既然大阿哥扳倒了太子,那么胤祉的手段就出现了。当时康熙非常生气,认为胤褆不是人,居然要杀掉自己的亲弟弟,而胤祉这个时候落井下石,告诉康熙大阿哥曾经魇镇过太子胤礽。

六年六月,允祉索苏克济赇,事发,在上前诘王大臣,上责其无臣礼,议夺爵,锢私第。---《清史稿》

这可是皇家最忌讳的事情,因为这件事,大阿哥胤褆彻底被废,圈禁终生。三阿哥胤祉这一招实在是狠毒,把前面两位哥哥都给搞下去了。

这么一来,康熙的儿子当中,年纪最大的,可就是他三阿哥胤祉了。再加上他文武双全,处处都得到康熙的认可,所以他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胜任太子的位置了。

而康熙的脑子非常快,他立刻察觉到一件事,为什么三阿哥胤祉早就知道了魇镇这件事,却时至今日才肯说出来?这件事分明是对太子有害的事情,为什么三阿哥胤祉不早点说呢?

主要原因就是,三阿哥胤祉希望太子因为这件事被扳倒,这么一来,这件事又会成为扳倒大阿哥胤褆的证据。康熙愤怒之余,怒骂胤祉的书都读到了狗肚子里,从此胤祉是从。

三阿哥胤祉才是夺嫡野心家?表面文人作风,背后却下刀子

04胤祉起跑太早,后期自然就乏力了。

我们在备战高考之类的考试时,会发现一个现象。提前一年备战的朋友,很多时候,未必就有提前半年备战的朋友考得好。

当然人的学习方法是一方面原因,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起跑时间的问题。提前太早备战,到了后期,整个人其实都有些麻木了,说不定发挥得还没有花一半时间备考的人好。

长跑比赛中,先发力的选手,在后期可能还真的赶不上后发力的选手。这就是比赛原理,胤祉显然是不懂得这种比赛原理,所以他最终输得很惨。

早在康熙30年,15岁的胤祉就已经成为了康熙的宠儿。文武双全的胤祉深得康熙宠爱,大小祭祀活动,胤祉都有份参加。

这的确是一个好现象,如果康熙只做30多年皇帝,胤祉或许的确可以成为他理想的继承人,可是康熙足足做了61年皇帝。

后面这31年,到底会发生些什么,谁也不知道。而且决定谁来成为继承人的时间,恰恰就在这后面31年里。

这是胤祉所没有料到的事情,一般人做皇帝做个30年已经相当厉害了,谁能想到康熙能做61年皇帝呢?所以胤祉是起跑太早,结果在后期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反倒让名不经传的四阿哥胤禛讨巧了。

三阿哥胤祉才是夺嫡野心家?表面文人作风,背后却下刀子

​总结:胤祉空有文武双全的名头,可为人处世却远不及其他皇子。

胤祉读书很好,学问是没的说的。在武功方面他也十分突出,所以武艺高强。这两点都是康熙所喜爱的,所以年少的胤祉深得康熙的喜爱。

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康熙会逐渐讨厌自己的这个儿子呢?主要也是在这两方面,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文武双全的话,那绝对会让一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可是胤祉是康熙的儿子,是极有可能成为继承人的那个人。如果胤祉只是文武双全,并且一直都只在这两方面专长的话,当皇帝是远远不够的。

当皇帝必须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沉默寡言的四阿哥胤禛则做得很到位。他虽然文武并不出众,可是他能够干实事,这就是他最大的特点。

而胤祉成天就是书本里的文章断句,或者是猎场上的游刃有余,这些不足以让他成为一名合格的皇帝。

光靠讨好康熙,就想坐上太子的位置,胤祉的想法有些天真了。康熙在冷静观察后,最终还是决定放弃胤祉,这是理性战胜感性的体现。

《雍正王朝》

《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