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紅蛋白檢測不等同於血糖檢測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不等同於血糖檢測

糖尿病病人往往有幾個疑惑:血糖測定和糖化血紅蛋白的測定有什麼不同,是否應該分別檢測,測定的頻率是多少?每天測血糖能不能偷懶?專家介紹,血糖或是糖化血紅蛋白檢測需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測定時間也有要求,不可混淆或是輕視。

糖化血紅蛋白是血糖控制的金標準

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都進行過或聽說過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查,但仍有部分患者對這個詞瞭解甚少,分不清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和血糖檢測的區別。糖化血紅蛋白實際是指被葡萄糖糖化了的血紅蛋白(即血色素),通過測定血液中糖化血紅蛋白的含量,可以反映一名糖尿病患者在過去的2~3個月的時間內糖尿病控制狀況的好壞,而每天所進行的血糖測定僅僅放映了檢測當時的血糖變化。血糖測定可能需要每天多次,但糖化血紅蛋白一般間隔時間稍長,大概頻率在3~6個月。

糖化血紅蛋白和血糖測定的主要區別可以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概括。例如,患者每天早餐前測定血糖水平即空腹血糖水平,值為130mg/dl,這個值在安全範圍內,但如果測定糖化血紅蛋白時發現為12%,這說明在過去的2~3個月內平均血糖水平接近270mg/dl,這暗示您將來發生糖尿病併發症的危險性非常高。同時也說明了儘管空腹血糖值合格,但一天其他時間的血糖值卻嚴重超標了,這時您就需要通過合理的運動和飲食調整等手段來治療和控制血糖了。因此,糖化血紅蛋白常常被看作血糖控制的金標準,也是臨床醫師評估糖尿病血糖控制好壞的重要手段。糖化血紅蛋白的高低是由全天24小時的血糖決定的,因而一日多次的血糖監測更能準確反映患者血糖變化的全貌,一次血糖監測影響因素很多,如果根據一次血糖測定結果調整治療,往往會出現偏差。理想的自我血糖監測,應當是每天多時點測定血糖。

每天定點檢測血糖是健康的必修課

每天多時點的測定血糖對於自我監測和控制血糖來說固然理想。然而,從經濟學和病人依從性方面考慮,這樣做並不現實。我們只能通過選擇一天中具有特定意義及代表性的若干時點,測定其血糖值來反映全天血糖的變化情況。

血糖監測的時間和頻率,則要根據患者病情的實際需要來決定。

1.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應每天自我檢測4~7次,直到病情穩定,血糖得到控制。當病情穩定或已達到血糖控制目標時可以每週監測1~2天每天5個或7個點的血糖。

2.使用胰島素治療者在治療開始階段每日至少測血糖5次,血糖達到控制目標後每日監測血糖2~4次。

3.使用口服藥和生活方式干預的患者,血糖控制達標後每週監測血糖2~4次。每天7個點的血糖為三餐前及三餐後2小時和睡前血糖。

除以上幾點外,有下列情況時尤其應加強監測:①開始使用胰島素(尤其帶胰島素泵者)治療的患者。②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③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④有低血糖發生的患者。⑤藥物更換或調整劑量的患者。⑥懷孕的糖尿病患者。⑦出現了一些異常情況的糖尿病患者,如:生病、手術、外出、激動等。另外,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還要進行隨機血糖監測。例如,糖尿病患者在運動前後和飲酒之後容易發生嚴重低血糖,病人在感冒發燒、情緒波動、自我感覺不適時,都需要加強血糖監測。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不等同於血糖檢測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不等同於血糖檢測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不等同於血糖檢測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不等同於血糖檢測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不等同於血糖檢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