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雞有什麼了不起,有本事你燒雞架啊!--戲說諸城美食

沒錯,咱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雞架。雞架,顧名思義就是雞去除了雞肉之後的骨頭架,跟古人所說的"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有些相似,但就是這麼一些不受人待見的下角食料,經過諸城吃匠們的巧手加工,搖身變成了極具特色的地方名吃,並有了一個相對文雅的名字—諸城燒雞背。

燒雞有什麼了不起,有本事你燒雞架啊!--戲說諸城美食

燒雞隨處可見,但燒雞背恐怕就只諸城有了。

說到這裡,可能好多人不知道諸城是哪,先簡單做一下介紹:諸城,古稱密州,位於膠東半島東南部,現直屬山東省,由濰坊市代管,與青島經濟新區接壤。

諸城燒雞背製作的關鍵在於那鍋老湯,所謂老湯其實就是由蔥、姜、蒜等佐料配置而成的秘製配方,新鮮雞背經過簡單浸泡沖洗之後,除去雜脂及內臟,然後在裝有老湯的鍋裡文火慢煮,直至雞背熟爛後撈出。然後將鍋底放入紅糖、小米,放上蒸格,蒸格上放煮熟爛的雞背,蓋鍋等半個時辰左右即製作完成,在燻烤過程中,紅糖和小米焦化後的燻味便會入味雞背中,雞背也變成了焦紅色,打開鍋蓋香氣撲鼻而來,刺激著你的味蕾,恨不得馬上就大開吃界。

燒雞有什麼了不起,有本事你燒雞架啊!--戲說諸城美食

燒雞背的吃法也有很多講究,比如"放下架子,才能端起架子"、"可以戴手套,不戴手套抓起來吃更香"。每次上這個菜的時候,酒店都會準備一次性的手套,防止油水沾到手上,但諸城人吃這個可沒這麼文明,都是上手直接抓著吃,大快朵頤,猛一頓吃後就只剩下漱出來的雞骨頭了。從高檔酒店的食客到普通餐館的酒友,從寫字樓的白領到工地的搬磚民工,對於燒雞背的吃法都是一個樣。

燒雞有什麼了不起,有本事你燒雞架啊!--戲說諸城美食

要說這燒雞背其實也真是沒啥肉可吃,吃的就是它那骨頭裡都透著的香味。早些年經濟比較困難的時候,長輩們吃燒雞背都是連細小的骨頭都一起嚼碎吃下的,只有那些嚼不碎的,比如脊柱類的稍微大一點的骨頭才會被漱乾淨肉之後扔掉。現在的吃燒雞背,與其叫做吃,不如叫吮更確切一些。不在吃肉,重在品味。

燒雞有什麼了不起,有本事你燒雞架啊!--戲說諸城美食


燒雞有什麼了不起,有本事你燒雞架啊!--戲說諸城美食

燒雞背也是諸城人待客的必備之菜,有次北京朋友過來做客,我選了家做燒雞背比較有名的酒店,落座之後,先上菜就是每人一個燒雞背,我裝作認真的對朋友說,"快吃吧,就這一個菜,吃完了我們就走",朋友一臉的愕然,見我說的這麼認真就信以為真低頭吃了起來,一邊吃一邊大讚,吃完後又把我的拿過去吃了起來,這時其它的菜也陸續上來了。"不是就這一個菜嗎?怎麼又上來這麼多?不要不要,只要這個燒雞背就夠了",朋友一邊說著一邊還不停往嘴裡送雞背,引得在座的人哈哈大笑。臨走的時候還不忘囑咐我,多準備幾個燒雞揹他帶回北京吃。

燒雞有什麼了不起,有本事你燒雞架啊!--戲說諸城美食

當地有句俗語叫:"雞背就酒,越吃越有",可見諸城人對其的喜愛。美酒還得佳餚來配,想起了古代東坡先生遊歷密州時所發出的感慨:"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能觸發先生如此寫作靈感的,除了美酒之外,估計這燒雞背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酒菜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